APP下载

努力开拓高校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

2017-04-12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12期
关键词:资助精准培训

文 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校教育精准扶贫是指高等院校以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为主要帮扶对象,对其进行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资助的一种精准对接扶贫方式。探讨云南高校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展教育精准扶贫的做法、路径和经验,可为高校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高校在边疆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优势

高校是边疆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主力军。边疆民族地区具有多民族聚集、文化差异大,贫困人口基数大、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贫困程度较深、教育扶贫困难大等特点。高校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才、学科、教育、科技、信息等资源优势,是提升人力素质、消除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

高校具有教育扶贫的优质师资力量。高校高层次人才聚集,拥有丰富的教授、专家和大学生等高素质人力资源,广大师生是开展精准扶贫重要的实践主体和优质智力资源。高校参与教育精准扶贫主要实施“一帮一”或“二帮一”干部与贫困户结对教育帮扶模式,其中,“一帮一”指一个校领导帮扶一个贫困户,“二帮一”指两名中层干部帮扶一个贫困户,能有效实现教育精准帮扶;高校针对扶贫点的致贫因素、贫困程度和资源特点等,充分发挥高校专家、教授和大学生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实施教育扶贫、人才扶贫和脱贫致富技能扶贫等,能有效发挥高校优质师资的作用。

高校具有教育扶贫的优势学科平台。高校拥有不同领域的学科资源,可为教育扶贫的产业培育与发展提供学科支持;拥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实验场所等物质资源,可为精准扶贫提供基础保障;拥有远程教育和社会关系等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为开展精准扶贫提供高效便捷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

云南农业大学教育精准扶贫实践

云南农业大学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的优势,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教育资源、科研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在人才培养、技术培训、贫困地区招生倾斜、教师支教锻炼、贫困学生资助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扶贫工作。

致富带头人培养与脱贫技术培训。学校充分利用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云南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等培训平台,组织相关学科的教授和专家开展贫困地区农村各类人员的技术教育培训。2016年,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举办了28期培训班,共培训3284人次农村基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与昆明市、迪庆藏族自治州和云南省农业厅、省妇联等合作举办了8期培训班,共培训9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女性农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等;学校社会服务办公室与省科技厅合作举办2期178人“三区”科技人才培训班;学校财务处与省财政厅合作举办1期200人农村会计人员培训班;学校人事处与省人社厅合作实施一年制61人基层人才对口培养计划。在姚安县、南华县开展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各类人员660余人次;在镇雄县,培训了乡土人才、“三区”科技人才和基层干部70余人,培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等300余人;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成立了“中国工程院澜沧院士专家咨询服务站”,举办实用技术培训9期,受训4200多人次。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选派了13名教授、博士,组建了“迪庆藏区科技服务团”农大专家服务队,累计培训600余人次;组织“专家服务团边疆行”系列活动,深入21个县(市、区)培训1万多人次;落实中组部、科技部等科技创新驱动的重大决策部署,派出“三区”科技服务人员717人,培养“三区”本土科技和创新创业人员398人。

高校招生扶贫。在挂钩扶贫、校地合作等工作中,云南农业大学把教育扶贫的内容直接写进学校“十三五”合作规划。在与姚安县、南华县、剑川县、镇雄县等挂钩扶贫点签订的校县合作协议中,以协议条款的方式提出,每年在高考招生工作中,在招生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扶贫点考生给予优先考虑。2016年,学校实施精准扶贫专项招生计划,特有民族本科项目招生60人,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50人,迪庆藏区专项招生50人。

教师支教扶贫。学校人事处自1998年以来,以文件形式要求自1995年以后参加工作的教职工必须到基层参加社会实践锻炼一年,作为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之一。自2002年至今,学校向挂钩扶贫点陆续输送了120余名支教锻炼青年教师,支教锻炼岗位遍布各扶贫点中小学以及各县部委办局等职能部门。2016年,学校选派12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不定期到当地学校开展科普讲座。学校的帮扶干部还借走访、回访等机会,在当地小学为师生们开展农业科普讲座。体育学院帮扶干部还为当地小学师生专门开展了篮球、足球训练课,寓教于乐,致力于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

基础教育和大学生助学扶贫。自2002年以来,学校通过多方争取筹集资金达500多万元,先后为姚安县前场镇兴建小河庆莹希望小学、新村希望小学,有效地改善了前场镇落后的教育教学环境。在全镇共救助大、中、小学贫困生1200余人,为贫困学生捐赠了价值50多万元的学习用品,累计捐赠电脑、电视500余台、教学课桌椅1000余套,科普图书5万余册,捐资助学总数达200多万元。2016年,学校自筹资金100多万元,用于新建姚安县前场镇木署小学校园围墙和学生食堂,还向木署小学捐赠了150套课桌椅、1000多套图书、115套棉被。学校全面实施大学生助学计划,不仅争取国家和学校层面的资助,还积极联系社会资源,积极开展社会资助。仅2016年,学校层面共联系了6项奖助学金,为400多名学生提供了150多万元的资助;学院层面共联系了10多家企业和个人设立奖助学金,为100多名学生提供近20万元的资助。

大学生创新创业扶贫。为帮助挂钩扶贫点生态农产品走出大山,培育成为当地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的农业特色产业,学校将扶贫工作与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委托云南农业大学2014届毕业生创立的云南万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把贫困村的山药、萝卜、白芸豆等特色农产品直接配送到全校教职工餐桌和学生食堂;积极引导毕业生创立的企业把生产基地建在扶贫点上,派出专家教授深入生产基地示范推广生态种植、健康养殖新技术、新品种,给予他们专门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建设大学生农场,让农户在参与发展产业过程中实现脱贫致富,同时让大学生在参与产业扶贫工作中提升创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高校教育精准扶贫的新途径

加强科技研发,持续产出重大创新成果。立足农业院校优势特色学科和重大科研平台,重点联合社会各界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重要资源,组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面向教育扶贫需要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重点开展优质、高产、抗逆动植物新品种定向培育,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深加工、储运和物流,农产品安全生产与清洁农业,农村特产资源开发,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地力培育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持续产出教育扶贫所需要的重大创新成果,精准培养教育扶贫所需求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为教育精准扶贫提供重要的成果和人才保障。

发挥资源优势,开展贫困人口脱贫技能培训。以扶贫点产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综合优势,按照“项目推进,团队扶贫,产业培育”的方式,组装蔬菜种植、林果栽培、药材种植、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本土人才培养、教育扶贫、规划编制、电商扶贫、农校合作等扶贫项目,组建项目团队,明确团队负责人,积极推进脱贫技能培训、乡土人才培养、农业产业化精准扶贫。结合脱贫致富产业发展科技需求,组织专家教授实地举办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带领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和贫困户代表外出学习新技术、新理念。

明确责任义务,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助学贷款在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明确银行的责任,确保需要贷款的学生能贷到款。高校是资助工作的直接操作者,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助学贷款工作中要做好咨询服务、资格认证、诚信教育等环节。结合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对被录取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安排住宿,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并按国家有关政策对符合减免条件的学生减免学费,建立“国家资助+学校资助+社会资助”的复合资助体系,为贫困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资助。

完善保障机制,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扶贫。高校将扶贫工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激励保障机制,吸引优秀大学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和创业,可以通过返学费、给补助、同保障、设基金等方式进行鼓励和引导。为帮助贫困地区的生态农产品走入市场,培育成为当地贫困户增收脱贫的特色产业,应鼓励大学生创业企业对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进行包装推介,与市场对接,构建贫困农户的增收渠道。积极引导毕业生创立的企业把生产基地建在扶贫点上,建设大学生农场,让农户在参与发展产业过程中实现脱贫致富,同时让大学生在参与扶贫工作中提升创业能力。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大学生创业+精准扶贫”模式的有益探索,把广阔的消费市场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连接起来,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真正实现大学生培养与社会扶贫的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资助精准培训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