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2017-04-12张小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4期
关键词:合格标本血液

张小玲

(重庆市高新区人民医院,重庆 400039)

浅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张小玲

(重庆市高新区人民医院,重庆 400039)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期提高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的合格率。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重庆市高新区人民医院进行临床检验的2564份血液标本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这2564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数量进行统计。通过对不合格血液标本检验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找出导致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并总结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在这2564份血液标本中,有199份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占血液标本总数的7.8%。在这199份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中,有48份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为血液在采集时被污染,占不合格血液标本总数的24.2%。有52份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为送检时间超过了规定时间、检验试剂和抗凝剂使用不规范,占不合格血液标本总数的26.1%。有99份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为检验医生未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检验仪器,占不合格血液标本总数的49.7%。结论:血液标本在采集时被污染、送检的时间超过了规定时间、检验试剂及抗凝剂使用不规范、检验医生未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检验仪器都是导致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因此,血液采集人员与检验人员应进一步地提高对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规范血液标本采集和检验的步骤,从而提高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的合格率。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防范措施

进行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上诊断疾病的重要步骤。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与下一步治疗措施的制定。因此,有效地降低血液标本检验的不合格率十分重要[1]。为了探讨导致血液标本临床经验不合格的原因,本文对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重庆市高新区人民医院进行临床检验的2564份血液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重庆市高新区人民医院进行临床检验的2564份血液标本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有1242份采集自男性患者的血液标本,有1322份采集自女性患者的血液标本。在这些血液标本中,有583份进行呼吸系统疾病检查的血液标本,有421份进行骨科疾病检查的血液标本,有446份进行肝胆疾病检查的血液标本,有221份进行肿瘤疾病检查的血液标本,有495份进行心血管疾病检查的血液标本,有398份进行颅脑疾病检查的血液标本。

1.2 方法

这2564份血液标本均由护理人员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采集后送到检验室,由检验室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检验。对这2564份血液标本采集、运送及检验的环节进行分析,找到导致其中部分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并总结相应的防范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这2564份血液标本中,有199份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占血液标本总数的7.8%。在这199份不合格血液标本中,有48份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为血液在采集时被污染,占不合格血液标本总数的24.2%。有52份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为送检的时间超过了规定时间、检验试剂和抗凝剂使用不规范,占不合格血液标本总数的26.1%。有99份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为检验医生未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检验仪器,占不合格血液标本总数的49.7%。

3 讨论

3.1 导致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

1)部分患者在接受静脉滴注治疗期间进行血液采集。护理人员若在患者进行静脉滴注一侧肢体的静脉进行血液采集,就会采集到被药物污染的血液标本。2)患者患有溶血性疾病、在进行抽血时真空采血器内的消毒剂未完全蒸发,都可导致溶血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的准确性。3)对真空采血器及血液标本储存容器的消毒不合格、未在规定时间内将血液标本送至检验室、血液标本的存放环境不合格等都可导致血液标本被污染,或导致溶血现象发生。4)在进行血液检验的过程中,检验仪器不精密、不准确、检验试剂使用不当(包括使用时间不当及使用剂量不当等)、血液检验样本量不足或过多等都可导致血液检验结果不合格。

3.2 对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防范措施[2-4]

3.2.1 制定严格的血液标本采集和运送制度 医院可设立专门的血液检验小组,由该小组的成员负责血液的采集和送检工作,即严格地按照规范进行血液的采集工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血液标本送至检验室。同时制定监督管理和赏罚制度,通过将具体的工作和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促进其快速、高效地完成血液的采集和送检工作,从而降低血液标本被污染和溶血的发生率。

3.2.2 增加对血液检验工作人力与物力资源的投入 随着临床上血液检验工作量的增加,医院应加大对检验科人力及物力资源的投入,制定高标准的人才选拨制度,通过增加检验科工作人员的数量、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检验仪器来提高血液检验工作的效率,保障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医院应定期组织检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对其进行考核,以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检验操作水平。

3.2.3 对血液标本检验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 1)血液标本检验人员应对送检的血液标本进行初步的判定,对存在明显不合格情况的血液标本(比如抗凝剂的使用剂量错误)应不进行检验,以减少资源的浪费。2)在进行血液标本检验前,检验人员应对检验仪器的精密性进行检查,并严格按照步骤操作仪器,尽可能地减少由客观因素所导致的检验结果不准确。3)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前,护理人员要主动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包括在采血前严格禁食8~10 h、避免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减少或避免摄入酒精及不必要的药物,在采血时保持情绪平稳、生命体征稳定等。对于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检查。

综上所述,进行血液标本检验是临床上进行疾病诊断的重要环节。保证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确诊患者的病情,并为其制定下一步治疗措施的前提[5]。因此,血液标本采集人员与检验人员应进一步地提高对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规范血液标本采集和检验的步骤,从而提高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的合格率[6]。

[1] 周迎端,陈敏,邓茜,等.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97-100.

[2] 孟宇萌.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4):136,139.

[3] 田发东.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商品与质量 ,2016,(45):356-357.

[4] 吕汉叶.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6,11(5):274-275.

[5] 王燕,徐灵玲,杨梅,等.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浅析[J].中外医疗,2014,33(5):23-24.

[6] 刘惠涛.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9):3841-3842.

R446.11

B

2095-7629-(2017)14-0141-02

猜你喜欢

合格标本血液
昆虫标本制作——以蝴蝶标本为例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我是合格的小会计
谁不合格?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做合格党员
血液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