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研究

2017-04-12徐新新

电脑与电信 2017年7期
关键词:终端设备教学资源农民

徐新新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互联网环境下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研究

徐新新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移动学习是一种依托无线网络和智能终端设备,让学生者能够选择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农民大学生的培养则是教育部推广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推广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移动学习的特点和农民大学生的培养,然后分析了移动学习在农民大学生培养中的优势,最后就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实施进行了探讨。

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培养;实施

1 引言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世界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化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也已经逐步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根据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至2016年12月份,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3.2%。在当前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的重要课题。而农民大学生作为提高农村地区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将移动学习的方式应用到农民大学生的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移动学习与农民大学生的培养

2.1 移动学习的特点

移动学习是指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和无线网络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移动学习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进行学习,而且移动学习有利于教学者和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和沟通,是未来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移动学习有几个方面的特点;

(1)信息化特点。移动学习的基础是数字信息化,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也随之出现。移动学习方式需要有一个移动学习平台,平台中包含有海量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在学习平台中获取资源、交互学习。平台中的信息化资源以及交互学习的方式,都是移动学习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因此,可以说移动学习具有信息化的特点。

(2)超越时空限制。传统的学习是以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的,教师必须要到课堂进行授课,而学生必须要到课堂进行学习,这种方式无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了限制。而移动学习则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只要有空闲时间,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3)学习工具的便利性。移动学习所依托的两个重要工具是移动终端设备和互联网络,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已经基本普及,无线网络和4G网络也已经大范围覆盖,学习者随身携带移动终端设备来进行学习的方式可以轻松实现。

2.2 农民大学生的培养

农民大学生的培养最开始是于2004年教育部启动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利用广播电视大学的远程教育方式来培养农民大学生。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目的是要为农村地区培养致富带头人,致富带头人必须要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会管理,同时还要求要留得住,用得上。农民大学生的培养,能够激发农村地区的内在动力,促进农民的自我发展。

农民大学生的学员都是生活在农村基层,他们的劳动时间都较长,但是学习意愿非常强烈,学习的目的也十分明确。虽然农民大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各有不同,但是都是希望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掌握实用技术、提高经营和管理能力。但是,农民大学生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年龄偏大、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时间较少、学习环境较差等问题,因此,必须要有相应的措施,针对农民大学生的特点来组织安排培养工作。

3 移动学习在农民大学生培养中的优势

3.1 学习方式灵活

农民大学生到学校和课堂进行学习的方式十分不方便,特别是在某些偏远的山村,到课堂进行学习无疑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农民大学生的主业是从事农业生产,当农业生产繁忙时,也无法抽出时间来课堂进行学习。因此,移动学习的方式显然更利于农民大学生的学习。农民大学生可以在空闲时间来进行学习,当遇到没有弄清楚的知识时,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和教学材料,这种灵活机动的学习方式非常契合农民大学生的学习。

3.2 学习资源丰富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是使用纸质教材来进行教学,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纸质教材不但显得枯燥乏味,而且无法有效地阐述那些晦涩难懂的内容和知识点,因此,纸质教材明显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而移动学习平台可以提供的教学资源则非常丰富,可以是文本资源、图片资源、PPT、视频和音频等,这种多媒体的教学资源能够激发农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能够更好地描述那些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和知识点,由于农民大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来对农民大学生进行教学,能够让农民大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相关知识。

3.3 提高学习积极性

移动学习平台的教学资源丰富,可以为农民大学生提供海量的教学资源,农民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来选择相应的教学资源来进行学习。由于学习者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他们的学习也会更加认真,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会积极主动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说,移动学习可以提高农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也会大大增强。

3.4 资源共享性

在网络上,有着众多的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而且网络平台和学习平台本身具有很强的资源共享性,农民大学生可以获取的学习资源十分丰富,农民大学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源来进行学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4 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实施

当前,智能终端设备、无线网络和4G网络都已经普及,绝大部分农民大学生都已经具备了移动学习的条件。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只有少数农民大学生利用移动学习的方式进行过学习。究其原因,是因为农村地区环境闭塞,人们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新的事物。这就要求在农民大学生中推广移动学习,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实施方法,让农民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移动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从内心接受移动学习这种方式,并且在移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4.1 培养农民大学生的移动学习意识

要在农民大学生中推广移动学习,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础的就是培养农民大学生的移动学习意识。国家开放大学可以专门建立一门课程,专门向农民大学生传播移动学习的相关知识,包括如何操作移动终端设备、如何接入互联网络、如何获取学习资源以及移动学习有哪些优势等。通过这门课程,向农民大学生展示移动学习,同时,在这门课程中也可以设置一部分实践内容,要求学员以移动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农民大学生的移动学习意识和移动学习能力。

4.2 建立合适的移动学习资源

要让农民大学生真正接受移动学习资源,就必须要建立适合农民大学生的移动学习资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农民大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建立移动学习资源的时候,应该要充分考虑农民大学生的特点。

(1)农民大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固定,而且农业生产也有繁忙和空闲之分,因此,针对农民大学生学习时间分散不定的特点,在建立移动学习资源时应该要将知识碎片化,将整体的知识以知识点的方式进行划分,让农民大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某个知识点的学习。随着学习的推进,应该要在恰当的时机将这些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让农民大学生充分掌握系统的知识结构。这种方式充分考虑了农民大学生学习时间不固定的特点,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农民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2)农民大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而且长期脱离学习环境,让他们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因此,在建设移动学习资源时,应该要做到简练和概括,同时也要做到生动和有趣,在资源内容的建设方面,应该要注重实用性。生动有趣的资源形式能够吸引农民大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简练和概括的内容,则让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充分的注意力,实用性很强的教学资源,能够指导他们的生产实践,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3)建立实时高效的答疑系统。农民大学生周边的环境中,很难有能够帮他们答疑解惑的专业人员,因此,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往往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答,这些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的推广。因此,在建设移动学习资源时,教师应该要将常见的疑难问题构建在一起,建立一个疑难问题解答区,让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查找疑难问题的解答。当学生查找不到该疑难问题时,可以通过移动学习平台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收到询问信息之后应该及时向农民大学生进行解答,同时将该问题和解答内容纳入疑难问题解答区。

5 结束语

移动学习是未来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其具有高效、实时、便捷等特点,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必须在固定时间和固定空间进行学习的方式,这对于空闲时间不固定、不充裕的农民大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在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中应用移动学习,不但可以做到时间空间上的灵活机动,还可以有海量的学习资源供农民大学生选择,指导他们的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能力和素养。但是,在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应该要注意培养农民大学生的移动学习意识,构建适合农民大学生的移动学习资源。可以说,移动学习在农民大学生培养中的应用,让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有机会在“家门口”上大学,对于拓宽农民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能力和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1]王柱国.“四位一体”农民大学生培养实践研究——以湖州农民学院办学实践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3,30(07):107-110.

[2]张吉先,程晓建,王建枫.农民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实证研究——以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3,30(08):106-111.

[3]龚佑臣.教育扶贫视域下“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独特属性及其发展路径探析——基于湖南省“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思考[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6(03):21-24.

[4]吴嘉晖,李建伟,曹荣军.农民大学生网上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4(01):78-80.

[5]于华平,王建枫.关于农民大学生培养的若干问题的思考——以浙江电大的农培项目为例[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6(01):9-11.

[6]王柱国.教育信息化条件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关于创新农民大学生培养的思考[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35(02):54-57.

Study on Mobile Learning of Peasant Students in Internet Environment

Xu Xinxin
(Hun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Changsha 410004,Hunan)

Mobile learning is a way to support students at any time and place,relying on wireless networks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devices.The cultivation of peasant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one village,one college students"program promo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and also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Therefor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mobile learning of peasant students in the current internet environmen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learning and cultivation of peasant college students,and then analyzes the advantage of mobile learning in the peasant students cultivation,final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bile learning is discussed.

peasant college students;mobile learning;cultivation;implementation

G42

A

1008-6609(2017)07-0102-03

徐新新(1981-),女,湖南益阳人,工程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终端设备教学资源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视频监视系统新型终端设备接入方案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应用
车站信号系统终端设备整合及解决方案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基于手持终端设备中软件通信架构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