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宋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

2017-04-12广州市天河中学李铜玉

师道(教研) 2017年5期
关键词:项羽诗词历史

文/广州市天河中学 李铜玉

唐宋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

文/广州市天河中学 李铜玉

唐宋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以求真、纯美、扬善为核心内容,以意蕴隽永、用语简洁、韵律和谐为追求形式,构筑了一个个绚丽多姿的精神家园,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富矿,具有历史资料、思想教育、能力培养、艺术、命题素材等价值。

一、历史资料价值

唐宋诗词以其神奇的艺术魅力,将政治、经济、民族和对外关系等主要信息贯穿于文化的主要载体 (诗词)中,留下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画面。唐宋诗词既是文学作品,也是历史史料,能反映时代的特征和风貌,具有一定的证据价值、史料价值。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白居易 《琵琶行》)反映了商人为追逐利润而往来奔波的生活;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姚舍《庄居野行》)描述了当时民间经商热的状况。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这样,唐朝夜市的繁华景象便直观地表现在学生面前。 “翩翩来两骑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 《卖炭翁》)诗中 “黄衣使者” “手把文书口称敕”,把皇家采购大员的气势和欺行霸市的嚣张写得淋漓尽致,也说明了东、西两市政府采购的历史真实和长安商业的繁荣,还生动记述了唐朝时市场交易的场景。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唐都长安,其建筑风格、市坊布局、风俗人情已经引起当时世界的关注。唐代城市建筑具备世界领先的水平,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不正是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真实写照吗?

二、思想教育价值

唐宋诗词是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文学作品,是进行思想教育的生动素材。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 (杜甫 《忆昔》)直观、形象地展示了 “开元盛世”时经济高度繁荣的画面,称颂与褒扬之意溢于言表。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 《长恨歌》)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很好地印证了玄宗后期不理朝政,政治腐败的现实,使学生在富有感染力的历史情境中直观、形象地感受开元盛世的富庶与繁荣,又会辛酸,惋惜地感叹玄宗晚年统治的没落、衰败,同时也认清了酿成 “安史之乱”的根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 《春望》)这里不设问,只让学生体会安史之乱期间颠沛流离的百姓生活。 “剑外忽传收蓟北,……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绘了惊闻“安史之乱”被平定,唐军收复了河南河北的捷报后的悲喜交集、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心情,一改以往的颓丧心态,激情如春雷乍响,惊喜的洪流喷涌而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长达八年的 “安史之乱”给北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破坏以及给人民造成的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深刻揭示了人民对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热烈向往。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示儿》)这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的最后号召,它教育和鼓舞了后代无数的读者。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是辛弃疾驰骋疆场的真实写照,有气壮山河之势,激烈昂扬之情。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虽然情绪稍显消沉(老当益壮而又无人赏识),难道我们不该为他强烈的爱国情怀而感动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过零丁洋》)的诗句,让我们有着同样的感动。人生有死,可死的意义却全然不同。文天祥要让自己的忠于国家的赤诚之心永流千古。

三、能力培养价值

唐诗宋词极具风格的逻辑结构和极富想象的表达形式,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忆、表达、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和再创造能力、阅读欣赏兴趣和审美判断能力、思维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 “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我们可以引用三位诗人对大运河的评价加以比较,从中体会历史评价的方法和辩证的观点。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 《汴水》)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李敬方 《汴河直进船》)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 《汴河怀古》)胡曾认为开运河弊大于利;李敬方认为开运河利弊参半;皮日休认为开运河弊大于利。比较胡曾、李敬方、皮日休三人的观点,谁的观点最为公正?这不仅能够吸引学生,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思考、审视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孙文范先生说: “每个历史人物都有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或者说是时代局限性。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脱离其所处的时代,假如用当前的时代价值观来衡量历史人物,就陷入了主观臆断的误区。” 如评价楚汉之争的项羽: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 《乌江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夏日绝句》) “沛公百战保咸阳,自古柔弱伏暴强。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 (张耒《项羽》)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哀叹项羽缺乏百折不挠的精神;王安石则以政治家的眼光指出项羽失却民心,败局无法挽回;李清照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讥徽宗高宗父子的丧权辱国,从另一角度表达了对项羽的赞扬;张耒认为项羽骄横失去民心,由优势转为劣势,失败是必然的,而刘邦 “约法三章”,收揽民心,转败为胜,体现了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转化的哲学道理。四人均是站在不同视角而发出的历史慨叹,耐人寻味。唐诗宋词昭示哲理,启迪智慧,对培养考生的思维能力大有益处。

(本文系广州市教学成果培育育苗项目课题 “文科综合考试背景下的历史学科的多学科渗透研究”(课题编号:M 2015A086)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项羽诗词历史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诗词之页
历史上的4月
梦遇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