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与幼儿教育
2017-04-12河源市直属机关幼儿园廖琳静
文/河源市直属机关幼儿园 廖琳静
浅谈游戏与幼儿教育
文/河源市直属机关幼儿园 廖琳静
游戏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在人类社会中,从小至幼儿的玩耍打闹,到成人的棋牌娱乐,甚至古稀之年的幽默笑谈,无不诠释着它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广泛性及其独具的魅力。而游戏在幼儿世界中的存在则更为普遍。但迄今为止,由于从主观上而言,人们对游戏本质的理解和把握的不同,关于游戏概念的讨论仍没有获得一致认同的操作性定义。在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游戏的概念是: “儿童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而游戏作为幼儿活动的一种模式,具有自身所固有的基本特征。结合幼儿教育游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我国教育工作者把游戏的特征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自愿活动;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游戏在总体上具有以上四个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相互联系,并实际地表现在各种游戏活动中。
一、游戏对于幼儿的意义
游戏之于幼儿发展的特殊价值,使游戏成为幼儿不可剥夺的正当权利。它是幼儿幸福与快乐的砝码,也是幼儿成长的阶梯。游戏给幼儿带来了成长的快乐,也正是因为游戏,才给幼儿以幸福的童年。
我国教育部制订的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提出: “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是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有力手段。”
二、幼儿教育实践中游戏的组织和开展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组织和开展游戏,首先要为幼儿创设开展游戏的良好环境和条件,进而做好游戏开展的各项组织工作,最后还要适当地对幼儿的游戏活动给予合理的指导以及进行科学的评价。
(一)游戏环境与条件的创设
创设游戏的良好条件,既有物质条件的提供,也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创设,既有外部客观条件的具备,也需个体知识能力作为基础。创设幼儿游戏的环境和条件应包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丰富刺激的环境;增进幼儿的知识技能,培养幼儿游戏的能力等。
(二)教育中游戏的实施组织
游戏在内容上包括提供和安排充足的时间,建立合理的游戏常规等。
1.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安排幼儿丰富的活动。充足的游戏时间是保证幼儿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在幼儿教育工作计划的拟定中,要使游戏落实到每天的教育活动里面。从整体观念出发,与其他活动统一安排,确定自选游戏和教学游戏。特别是自选游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位置,需分配一定的时间。在幼儿园里的一日生活作息制度的安排上,上午和下午都可相对固定地各安排一段较长的自选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一日生活的其他环节及零散时间,也应尽可能地利用起来开展各种游戏。
2.建立合理的游戏常规,培养良好的游戏习惯。游戏常规的建立不是对幼儿游戏的限制和束缚,其目的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行为习惯,形成规范。从而保证幼儿游戏的开展得以顺利进行。因游戏类型不同,特点不同,场地和材料的不同以及不同年龄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差异等,对游戏具体的常规要求也不同。因此,游戏常规的建立既要考虑针对不同的游戏活动的性质,也要考虑不同年龄幼儿的心智发展水平。
(三)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
教师对游戏过程的指导是游戏实施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不仅促进幼儿游戏本身的发展,也有助于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指导过程中应理顺以下两大关系。
1.在指导内容上理顺根本内容与基本内容的关系。游戏是幼儿自由自在的活动,其主题内容的产生,玩法步骤等都是由幼儿自己决定的。老师的指导内容应从促进幼儿游戏内容的发生与发展上出发。而这根本性的指导内容通过如下几方面的基本内容来实现:在情感方面的引导,激发并维持幼儿游戏的兴趣;能力方面的引导,启发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指导幼儿提高游戏技能,鼓励幼儿友好合作;在品质方面的引导,鼓励幼儿独立自主、坚持到底;在习惯方面,引导幼儿爱惜物品等。
2.在指导方法上理顺按需介入与间接指导的关系。游戏是幼儿自主性极强的活动。当游戏顺利时,不需要教师的介入。教师介入之后还须进行间接指导。即以引导者、支持者及玩伴的角色融入幼儿游戏中去,使幼儿在无外在压力的情形中受到指导,得到帮助,获得满足,由此推动幼儿游戏的自然发展。
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发展,为我们建构幼儿教育游戏理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背景。教师是幼儿园游戏的组织者,是幼儿园游戏环境中重要的构成因素。教师对于幼儿游戏的关注程度、指导方式直接影响着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为此,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文化水平,掌握与幼儿在游戏中互动的方法与技能,积极促进与引导幼儿的发展。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