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作用
2017-04-12惠州市惠城区马安镇中心小学林茂苍
文/ 惠州市惠城区马安镇中心小学 林茂苍
童谣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作用
文/ 惠州市惠城区马安镇中心小学 林茂苍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德育教学面临一些问题,真正把德育作为教学重点的教师很少,很多教师都习惯了启用 “念台词”模式来进行德育教学。在这样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下,尤其是小学生在德育上很难学到真正的德育知识。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的启蒙时期,如果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小学生并不能真正去理解其中的德育精髓。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童谣进行德育教学,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知识,而且童谣也比较符合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是实施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将童谣与日常生活习惯相结合
在进行小学德育教学时,我们经常强调要讲究卫生,做到饭前洗手,无论学生是在学校用餐还是放学后在家里用餐,都要把这个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位。为了让小学生养成洗手的好习惯,以及能将这个习惯牢记在心,在进行德育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童谣《饭前要洗手》: “小脸盆,水清清。小朋友笑盈盈。小手儿,伸出来。洗一洗,白又净。吃饭前,先洗手。讲卫生,不得病。”这首童谣有趣又顺口,学生喜欢朗诵,天天都挂在口边,时不时脱口而出。在学习完这首童谣之后,我发现在午饭时间,学生都很主动先去洗手才开始吃饭。由此可以看出,童谣不但容易为小学生所接受,且效果比多次强行灌溉教学法要好很多。
低年级的学生处于身体健康成长的时期,很多学生由于吃东西不懂得节制,导致很多牙齿都不是很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爱护自己的牙齿,拥有一口好牙,在进行低年级的德育教学时,很有必要教导学生勤刷牙的观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一起学习 《刷牙歌》: “小牙刷,手中拿,我呀张开小嘴巴。刷左边,刷右边,上下里外都刷刷。早上刷,晚上刷,刷得牙齿没蛀牙。张张口,笑一笑,我的牙齿刷得白花花。”在学习 《刷牙歌》时,教师可以当场示范正确的刷牙方式,让学生边朗诵边跟着老师做刷牙的动作,在欢声笑语的同时也懂得了平时要勤刷牙,爱护牙齿。
二、将童谣与现实情况相结合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要吃得好,身体才能长得棒。经过笔者的观察,发现有部分学生不喜欢吃早餐。学校统一发的课间餐也不吃,经常放进书包里带回家。这个不吃早餐的习惯,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学生来说是大大的不利。为了纠正这部分学生的错误饮食观念和习惯,笔者从网上找到了两首有关于一日三餐的歌谣 《样样饭菜吃得香》: “不吃鱼,不吃虾。不吃菜,不吃瓜。天天就吃泡泡糖,哎呀呀,长成一根小豆芽。又吃鱼,又吃虾,又吃菜,又吃瓜。样样饭菜吃得香,哈哈哈,长成一个棒娃娃。” 《健康饮食歌》: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挑食。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暴饮暴食最不好,从小养成好习惯,身体健康又强壮。”
在学习完这两首童谣一段时间后,笔者发现那部分不爱吃早餐的学生,在吃早餐的时候都吃得津津有味,养成了爱吃早餐的好习惯。
三、将童谣与学习生活相结合
小学生生性爱动,身上有用不完的精力。很多学生在上课铃响了还在教师外的走廊打打闹闹,你追我赶,教师站在讲台上了,学生还未能全部安静下来,迟迟未拿出正确的课本摆在桌面上。针对这一情况,很有必要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上课前集体背诵童谣《课前准备》: “上课铃,叮当响,我们快步进课堂,不挤不碰不吵闹,静静坐在座位上。书本文具放整齐,等待老师把课上。”
在实施一段时间后,笔者发现课前朗诵童谣,当朗诵完之后,学生的心也静了下来,更加容易进入上课的状态。然而笔者发现,在授课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无法集中精神听讲,喜欢发呆或动来动去或说悄悄话,导致课堂纪律很不好。于是我编排这样的一首听歌童谣: “身坐直,手放平。老师讲,竖儿童。看黑板,不乱瞄。保安静,不乱说。定坐姿,不乱动。学知识,要专心。”
这首歌谣就像警钟,时刻在提醒着那些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慢慢地将听课时的坏习惯改掉。在设计歌谣时,不能太长,只有简单、简短的童谣才能让小学生容易记牢。
责任编辑 黄日暖
见习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