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结构化教学 突破学生思维局限性
——谈结构化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
2017-04-12江苏省常熟市莫城中学215556周小兰
江苏省常熟市莫城中学(215556) 周小兰 ●
优化结构化教学 突破学生思维局限性
——谈结构化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
江苏省常熟市莫城中学(215556) 周小兰 ●
数学知识内蕴极强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特征,它的结构紧密、关系链接密切,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初中数学中运用结构化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清晰地把握相关的数学概念、公式和法则,体会到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实用性特征,并内化对初中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从而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创新自己的数学知识和能力.
初中数学;结构化教学;思维
从新结构主义的理论观点来看,学习的本质在于深入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这也是知识掌握的最低要求,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只有了解了学科知识的结构,才可以通过一些深奥的原理而推断出所要知道的个别问题.因而,在初中数学中运用结构化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可以增进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结构性理解,并使其上升为自己内化的知识体系,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结构化教学理论综述
结构化理论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化的表述形式,即:结构化学习也即学习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性.在这种简单的描述之下,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结构化教学就是要从知识点的分散状态下跳出来,要基于教学单元的视野之下,进行知识的规律性发现和本质发现,剖析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从全局的意识和眼光对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而不会陷入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境地.
因此,在结构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控制教学速度,要引领学生逐层剖析和深入,在分析和比较的过程中,寻找到分散知识点之间的异同之处,从而抽离出知识中最为本质的东西,使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和条理化,最终内化生成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而这种结构化教学在数学课程中的应用,也正符合了布尔巴基的一句话:“数学不是研究数量的,而是研究结构的学科.”可见,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结构化教学,可以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禁锢,提升数学思维的品质.
二、结构化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分析
1.优化数学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备课环节中,做好数学概念知识的备课,还要注重寻找数学知识内在的潜在关联和探索内容,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发现数学知识内在的关联,并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从而点燃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知识传输过程中,重视知识“结构化”缺失的问题,可以采用集体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到数学知识结构的探究性活动之中,从而构建学生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数学思维,增强数学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初中数学“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内容中,教师向学生传授新的数学知识,先由配方法的复习入手,再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对其加以配方后,得出复杂的求根公式.学生虽然理解了代公式求解方程的方法,然而却不知道“配方法”和“公式法”之间的关联,也就没有充分理解到数学知识的“结构化”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单纯进行零散知识的学习,没有对既有知识和后续知识进行逻辑关系的分析,没有将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不同解法之间的逻辑结构进行全面的把握,并从解方程的知识结构的角度,进行课堂导入,可以设计如下:“同学们,对于配方法我们已经学习过,然而这种方法需要每道题都重复一遍配方过程,如果我们能用另一种方法,只要直接代入就可以求解,岂不是更好?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之下,联想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无须中间繁杂的配方过程,只须套用配方的结果即可以直接求解.这种导入方法其实也揭示出了配方法和公式法之间的联系,构建了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2.遵循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原则,进行结构化教学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原则,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数学知识的体系、结构和基本脉络,教师要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行全面的了解,要向学生讲清知识重点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对数学重点知识进行整体的感悟,从而找到问题解决的思维和方法.例如:在初中数学的“统计”知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对调查表中的问题进行整体的感悟,要从调查表的结构进行分析,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加以描述,从而学会正确地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用“数字说话”的能力.
3.贯彻数学知识系统化理念,实现结构化教学
在初中数学知识教学中,要贯彻知识的系统化理念,而不能人为地割断课堂知识,否则不仅不能达到优化数学结构化教学的目的,反而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例如:在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的课堂教学内容中,如果教师缺乏数学知识系统化的观念,对教学章节没有全局性的分析,则会采用一课一练的方式,运用判定定理进行解题,然而,这对于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没有起到培养作用.为此,需要在教学中建立起数学知识系统化的观念,首先要对章节进行总导入,由认识世界的一般规律入手,探索最为简单的判定方法:首先,要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条件可行吗?这是由于一个条件最为简单,如果可行的话,是最为方便的方法.随后,再探索两个条件?三个条件?在这个方向的引导之下,学生明白自己探索的意义何在,也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了相关的知识框架,而不是盲目地进行知识学习.
4.实现数学知识的融通性教学
数学知识的结构性和关联性都极强,教师要归纳和总结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突破“纵向”或“横向”知识的界限,用互通的内容将其进行串联,形成一个结构链,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的关联性和结构性特征.例如:在初中数学知识结构中,可以用“1/2”链接不同年级段的数学知识内容,即:线段中点、角的平分线、三角形的面积、梯形中位线等,在这个数学知识长链之中,可以引导学生全面而深刻地把握不同部分的数学知识.
可见,初中数学教学要把握数学知识的关联性和结构性的特点,对数学知识长链进行融会贯通,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于不明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重组,对于突破数学思维定势,生成数学发散性思维有极大的帮助,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丘立峰.课堂组织艺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2]王先国.浅谈数学解证题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3]陈曦.植根于"感悟、发展、探究"的数学课堂[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4]温议凤.优化课堂,激发学习——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有效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G632
B
1008-0333(2017)02-00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