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元素在不同影像文本中的处境探究

2017-04-12禹雅慧

视听 2017年7期
关键词:山西文本文化

□ 禹雅慧

山西元素在不同影像文本中的处境探究

□ 禹雅慧

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人文景观,近年来,在不同影像文本中,山西元素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吸引了众多重量级导演的垂青。山西影视文化资源不断被发掘,这些影视文本,或模糊、或清晰地体现出许多山西本土元素。这些山西元素到底起了怎样关键的作用,本文针对山西元素在不同影像文本中的处境进行简要探讨。

山西元素;影像文本;处境

早期的影视创作中,关注山西地域的影视作品并不多。随着中国内地电影文化重构新时期的到来,山西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优秀的导演将视角转向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山西。随着山西地域文学作品的畅销,山西也因此成为影视作品关注的焦点。为了契合电影的主题,难免出现或清晰或模糊的山西元素的标签,以量化的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吸引着人们的眼球,镜头语言下山西元素作用于电影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中国电影山西元素的银幕展现

(一)在不同影像文本中,山西元素都得到了重视

中国电影自创作之初地域气质就比较突出,香港、北京、上海等城市特征明显的大都市成为影视作品的主要取景地,比如早期的“香港电影”、“京派”电影、“海派”电影等。以人文视角关注山西地域、蕴含山西元素的影视作品并不多见。随着中国内地电影文化重构新时期的到来,山西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国内地电影文化重构的新时期,山西影视文化资源不断被发掘,众多重量级导演开始将视角转向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山西,山西地域特色影视文化资源不断被挖掘,如电视剧《走西口》《乔家大院》,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赵氏孤儿》等拍摄场景、文本表达、影像造型都是以山西为背景,在新的时期里,山西已经逐步成为重要的影视创作圣地。当然,在影视作品创作之初,许多导演并没有想通过影片展现更多的山西元素,有些导演为了契合电影的主题,有时候还有意剔除山西元素的标签,但不可否认的是,或模糊、或清晰的山西元素,随着山西题材影视作品的增多,开始充斥在各类影片中,以量化的形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对于山西的认识,给电影本身带来收获的同时,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山西,对于传播山西地域文化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山西元素作用于电影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影像中的山西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山西人民的生存状态与精神追求。山西地域影像生产,为更多的人了解山西、喜爱山西奠定了文化基础。时下,文化旅游热潮不断兴起,目前,有一句新兴的文化旅游口号,那就是“跟着电影去旅行”,影视情结使得许多影迷喜欢去寻求银幕中的浪漫。电影在新文化背景下,成为积极推广地域文化、城市品牌的新路径。山西省依托深厚的文化资源,近年来,开发出许多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影视作品,山西题材影视剧的播出量、收视率均走在全国前列,一大批以山西为拍摄基地,以山西人文环境、历史环境为背景的优秀影视剧作,极大地拓展了山西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如《乔家大院》《大红灯笼高高挂》《吕梁英雄传》《八路军》等影视作品,不仅促进了影视产业的长足发展,也极大地提升了山西元素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山西元素作用于电影中所产生的地域影像,使人们能够更深层次地解读山西地域文化的魅力。俗话说:“五千年文明看华夏,地下文明看陕西,地上文明看山西”,山西地域作为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历史底蕴厚重。虽然受历史文化影响,山西地域封闭和保守。但是,完整的地上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不仅吸引了许多导演的垂青,还吸引着众多影迷的眼球,可见,中国电影山西元素的银幕展现,使山西元素作用于电影中,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山西元素在不同影像文本中的处境

(一)潜移默化的山西元素,使影片思想表达更真实、更富有深意

山西不仅拥有完整的地上景观,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说,在华夏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山西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农村题材的影片大量出现。山西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优秀的导演将视角转向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山西,随着山西地域文学作品的畅销,山西也因此成为影视作品关注的焦点。近些年,在影视作品创作中,山西元素不断被挖掘。纵观新时期以来,将山西地域影像推向世界舞台,最早实践成功的当属第四代电影人吴天明的作品《老井》。吴天明把淳朴的山西太行山区诗意化、浪漫化的经历搬上了银幕,他将地域文化与时代记忆巧妙结合,无论是在人物的叙事上,还是在叙事场景的选取中,都力图还原真实。《老井》故事的取材和取景地,体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独特的地理环境,潜移默化的山西元素,使他的作品文本的表达更真实、更自然。张艺谋的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故事放在了山区乔家大院里。那种自我封闭的状态,极度规矩的构图,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气氛。在张艺谋的精心调整下,叙事表现的必要元素——山西元素成为影片视觉冲击的焦点,对于影片氛围的营造、深化影片主题思想,起到了非常直接的效果。张艺谋对山西元素的处理,为影片主题的表达营造了氛围,在山西元素特殊语境下,叙事情节一步步推向高潮。这种刻意营造的山西元素特质,使得点灯、挂灯、封灯仪式变得更加富有深意,为影片深化主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二)镜头下碎片化的元素组合,给山西元素赋予了独特的光环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在影视作品创作中,山西元素也在不断地被挖掘。导演贾樟柯身为山西汾阳人,深谙内地城镇的境遇,他将镜头对准故乡,通过荧屏展现山西小镇各类人群的苦闷、躁动。在影片《小武》中,山西区域元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区域本身所营造的氛围,更好地阐释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小城不仅仅是故事发生地点,其荧屏中出现的场域也是为了烘托某种气氛。山西元素作为被表达的主题,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镜头下碎片化的元素组合,使我们仿佛就置于其中。贾樟柯以这种方式呈现山西元素,没有虚构,旨在还原,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新时期以来,随着山西地域文学作品的畅销,山西也因此更加成为影视作品关注的焦点。山西影视的发展与山西文学的创作密切相关,随着山药蛋派文学作品的流行,有着山西元素的影视作品也呈现出多元的发展态势,除了表现农村生活电影题材外,晋商文化,历史、城市等电影创作资源不断被发掘,如《白银帝国》就是描写晋商文化的电视剧,该电视剧由同名小说改编。电视剧展现了晋商艰难创业与守业的经历,表现了晋商传奇的一生。在山西影视题材中,《白银帝国》体现晋商历史题材中山西元素独有的宝贵资源。正是山西在地理、民俗方面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山西影视作品,也使得山西被赋予了独特的光环。近些年,具有山西元素的影视作品不断被推出,《关公》《刘胡兰》《赵氏孤儿》等艺术加工后的历史题材佳作,使得山西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在影片中显得活灵活现。

三、结语

山西电影的繁荣,植根于山西元素和山西历史文化资源。在影视语境下,这种山西元素在不同文本中的处境,使得山西电影形成别具一格的风格。在不同时期,不同文艺样式的转换,不仅极大地刺激了影视作品的发展,这种隐形的文化元素,也引领山西文艺走向辉煌。

1.王进云.晋商影视剧中精神文化特色的阐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06).

2.曲玉.晋商题材:辉煌过后的反思——山西题材电视剧走向研究[J].文教资料,2009(12).

3.刘明丽.论电影《白银帝国》中的晋商形象[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5(05).

4.王姗姗.晋商题材电视剧的文化艺术特色探索——以《乔家大院》为例[J].电影评介,2015(10).

(作者系山西传媒学院讲师,北京电影学院访问学者)

山西传媒学院2016年度校级青年基金项目 “大众文化语境下山西题材影视作品的现状与突破”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0010。

猜你喜欢

山西文本文化
我在山西等你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谁远谁近?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