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的本土化与创新化发展

2017-04-12臧然然

视听 2017年7期
关键词:奔跑吧兄弟本土化兄弟

□ 臧然然

电视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的本土化与创新化发展

□ 臧然然

近年来,综艺娱乐节目开始在我国盛行,并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追捧,但大多数节目都是从其他国家引进的,并没有做好本土化和创新化的研究,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2014年推出的《奔跑吧兄弟》犹如一批黑马,一播出就取得了不俗的收视,虽然与原节目相比已经做出了一些改变,但是还需要让外国模式成为真正的中国制造。本文首先介绍了《奔跑吧兄弟》的发展现状,进而分析了节目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探讨了《奔跑吧兄弟》的本土化和创新化发展策略。

电视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本土化;创新化

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然而发展速度非常快,近几年已经呈现出“井喷”之势。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模仿性严重、创新性不足、存活时间短等。2014年浙江卫视播出的《奔跑吧兄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些问题,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性,但是在本土化和创新化方面仍然需要再提升和优化。

一、电视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的发展现状

2014年浙江卫视从韩国SBS电视台引进《Running Man》,译为《奔跑吧兄弟》,自推出以来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无论是话题量、收视率还是微博热度都名列前茅。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制作团队和常驻嘉宾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从导演到摄像、后期都采用了国内顶级的制作团队,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尤其是第一季还引进了韩版《Running Man》的原班人马,跟拍Angelababy的摄像更是刘在石的御用摄像,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节目的娱乐性。其次,作为一档为观众制造欢乐的电视真人秀娱乐节目,它的核心看点就在于别出心裁地营造出的笑点。节目中的七位明星个个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爱耍宝的队长邓超、大力士李晨、女汉子Angelababy,都放下了偶像包袱在节目中展现真实的自己,让观众耳目一新的同时笑料百出,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奔跑吧兄弟》第一季、第二季收视率持续走高,因其营造的轻松愉悦的娱乐氛围留住了一大批粉丝,创下娱乐节目破4的优异成绩,被其他各大节目纷纷效仿。然而从第三季开始,节目收视率出现下滑,尤其第四季更是遇到了后起之秀《极限挑战》,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奔跑吧兄弟》从引爆网络的第一季到如今正在播出的第五季,既为观众带来了很多惊喜,同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以保证节目的发展性和生命力。

二、电视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的不足之处

(一)迎合受众口味,广告植入明显

电视娱乐节目的受众基本以18—30岁的人群为主,这个年龄段的观众大多是学生或刚进入职场的上班族,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猎奇心较重,《奔跑吧兄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受众的口味,例如多次炒作邓超和孙俪的关系、出现范冰冰时就起哄李晨等。明星用什么、穿什么,网上也出现众多同款,引发观众纷纷讨论和效仿,带领了不好的社会风气。节目中广告植入的现象非常明显,例如在第三季第一集节目中共有12个广告植入,优信二手车、美丽说、安慕希、中国人寿、苏宁等赞助商更是层出不穷,为了突出品牌而进行的刻意拍摄和剪辑,更是让很多观众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原版节目《Running Man》中也有广告品牌,但是其重心始终放在节目内容和游戏环节上,并没有影响到节目的正常进行。

(二)缺乏创新意识,模仿痕迹严重

《奔跑吧兄弟》作为引进韩国版权的一档节目,初期可能会在视觉和心理上给观众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支持率,但是要想在中国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要保证节目形式和内容有足够的创新。第一季和第二季节目开发了一些新的游戏,例如,“楚汉之争”中将参与人员分成两队,分别代表“车”“马”“炮”等棋子,根据象棋的规则进行比赛;“东厂大战锦衣卫”从明朝历史获取了灵感,由皇帝派发两队寻找玉玺的任务,这既保证了节目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又融入了我国古老的象棋文化和制度文化,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然而,第三季中有很多游戏环节和游戏设计与韩国原版节目极其相似,模仿痕迹非常严重,例如指压板、听歌识曲、演唱会对决、写字板等活动,有些节目也只是改变了游戏形式,在实质内容上并没有变化,创新方面大打折扣,让很多观众感到失望。

(三)传统元素不足,娱乐现象过度

传统元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体现,也直接影响着收视率的好坏。《奔跑吧兄弟》从韩国引进后,虽然力求新颖奇特,但是依然没有摆脱“拿来主义”,对中国传统元素的融入少之又少,没有把握住核心。例如,第三季节目以“武则天和牡丹花”为主题,采用了传统文化元素,但是所有的游戏环节与这一主题严重脱节,丝毫没有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特点。所谓娱乐现象过度是指,电视娱乐节目本身以“娱乐”为目的,但是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为了娱乐而娱乐,就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节目效果。例如,邓超在节目中一直生硬地强调“伐木累”“what are you弄啥嘞”,难免会让人觉得尴尬。过度娱乐会降低观众的审美品位,达不到娱乐节目本身的目的。

三、电视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的本土化和创新化发展策略

(一)广告根据情景合理植入

《奔跑吧兄弟》的赞助商很多,需要尽可能地去满足其要求,通过广告的形式深化和扩大产品的知名度,但是观众并不会接受这种方式。节目制作团队应该在观众和利益之间进行平衡。首先,一定要以观众的立场为出发点,这是永恒不变的,在保证节目娱乐性的基础之上可以出现广告;其次,应该采用渗透式的方法,不单独或明确出现赞助商的产品,根据游戏环节和情景设置自然而然地出现,用好的笑点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合情合理的广告植入是能够得到观众的理解的。除此之外,还要避免过多利用明星的私人生活作文章,注意引导观众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大胆尝试节目模式的创新

《奔跑吧兄弟》2014年10月开播,至今已经走过五季,也出现了很多优质的元素和有趣的内容,但是在节目模式上仍然需要创新。第一,从人物设定上来说,《奔跑吧兄弟》模仿了《Running Man》的角色配置,队长邓超对应刘在石,全能王李晨对应金钟国,女汉子Angelababy对应智孝,搞笑陈赫对应光洙等,但是每个人的优势并未完全发挥出来。例如在其中一期演唱会对决中,不善于唱歌的李晨就显得非常尴尬,完全模仿容易陷入误区,游戏设置一定要与人物设定高度匹配。第二,打破原有的各种条件限制。游戏的人物可以通过任务卡进行通知,但是对人物的进行方式减少条件的约束,这样能够在竞技和考验的过程中更真实地体现出成员之间的互动、摩擦等,也能够让观众在过程中进行思考,达到娱乐节目寓教于乐的目的。第三,多使用纪实性的镜头表达。可以通过纪实性镜头将成员之间的嬉闹、幽默的语言、诙谐的表情放大,增强电视娱乐节目的氛围,后期再结合不同的情景,配以鼓点强烈的节奏烘托感情,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节目创新的过程中,往往要以受众为中心,敢于打破常规。

(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我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归属感,电视娱乐节目创作中应该融入更多关于传统的、民族的、民俗的东西,才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在形式上,可以选取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新的游戏形式中,例如,将“成语接龙”与体育游戏结合起来,将“各地戏曲”与现代玩法结合起来。这样一方面能够彰显我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体质,带动更多的人投入进来。在内容上,可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从物质方面上升到精神方面,例如,中国的山水、建筑、字画等博大精深,具有自己独特的吸引力,与节目游戏进行融合,一定能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奔跑吧兄弟》在节目形式和节目内容上要想突破韩国的设置,与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首先可以利用大数据调查的方式了解本土受众的心理,从大部分受众的成长经历、兴趣爱好入手,选择能够唤起大部分回忆的传统内容;其次,仔细考察我国各地的历史风光、人文风俗等,还要从庞杂的诗词歌赋、经典传说中提取出精华。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够为受众呈现出一台精彩缤纷的娱乐节目。

1.李杰锋.真人秀《奔跑吧兄弟》的本土化创新[J].当代电视,2016(03).

2.薛倩.国内户外真人秀节目本土化发展与创新研究——以《奔跑吧兄弟》节目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5(10).

3.毛雷.从《奔跑吧兄弟》看模式引进类节目的创新与突围[J].东南传播,2015(08).

4.舒娜.国内明星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5.

(作者单位:广西电视台都市频道)

猜你喜欢

奔跑吧兄弟本土化兄弟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电视节目与微博的融合传播研究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电影宣传方式新探究
跟你做兄弟是会上瘾的
《奔跑吧兄弟》:携手公益一起奔跑
落难两兄弟
恶搞版《奔跑吧兄弟》
《奔跑吧兄弟》搞笑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