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新闻主义文学化写作方式对人物特稿的影响

2017-04-12袁洁

视听 2017年7期
关键词:主义

□袁洁

新新闻主义文学化写作方式对人物特稿的影响

□袁洁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虽受到了严重冲击,但在传播内容方面,新媒体欠缺精细化、连续性的报道。而这时,新新闻主义的写作以特稿的形式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本文首先对新新闻主义与特稿在我国的发展进行梳理,然后以《惊惶庞麦郎》《汪峰的成功学》和《狷狂黄健翔》为例,探讨文学化写作方式对人物特稿的影响,并对其进行评析。最后,思考新新闻主义视野下人物报道的发展方向。

新新闻主义;文学化写作方式;人物特稿

新新闻(new journalism),又译为“新新闻主义”,其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而实际上其强调的“文学性”“创造性”描写方式在19世纪初便已出现在各类非虚构(non-fiction)类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中。约翰·赫罗威尔在《事实与虚构:新新闻主义和非虚构小说》中又补充了两条,一是内心独白,直接描写人物的思想感受;二是塑造人物,把人物的性格和轶事融合到一个报道中。①

在中国,新新闻主义的说法并未普及,但“特稿”和“报告文学”这两种体裁却十分常见,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媒体间的竞争,满足读者越来越高要求和独特的阅读需求,增强新闻报道的故事性、可读性和深刻性,特稿在我国新闻界应运而生。②李良荣教授在论及西方新新闻主义理论及其实践时指出:“新新闻主义其实为新闻特写与通讯体裁的写作提供了全新的借鉴范式,甚至可以说提供了变异的可能性”。③

国内最早进行特稿尝试的是中国青年报。1995年1月,《中国青年报》推出《冰点》特稿专栏。从2002年开始,南方周末开始刊登一批优秀的都市特稿,靠特稿吸引挑剔的受众眼球,争抢受众。④而《人物》《南方人物周刊》等杂志在人物类特稿写作中最具有代表性,也让其在传统媒体唱衰时谋得生机。

一、人物特稿中新新闻主义文学化之妙

人物特稿的写作契机,往往因某个事件或某个话题而起,人物本身具有关注度或争议性,因此在进行人物报道的过程中十分注重调查性,同时又要通过文学性的语言呈现出来,这就需要两者的平衡。新新闻主义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新闻写作方法的,将文学与新闻相融合的新的写作手法,常常出现在人物特稿写作中。在《惊惶庞麦郎》《汪峰的成功学》和《狷狂黄健翔》三篇人物特稿中,主人公都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作者运用了新新闻主义的写作手法,通过文学化语言形象地还原其性格特点。

(一)写作手法之妙

人物特稿写作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重视细节写作。细节是特稿的主要事实,逼真描写细节,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通过细致入微的细节白描,生动、传神地传达事实的真相,给受众营造想象的空间,深深地打动人心,这正是文字的魅力,纯粹图象的报道,绝不可能产生这样的效果。所有的细节描写都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上,借助文学的手法,但没有超越新闻真实的范畴。细节描写比直接用概括性语言效果要好得多。

特稿以其故事化的形态、丰富的细节,不知不觉地传递着一些道理,读者可从特稿文本的事态信息、情态信息中,读出暗含的观点和思想,体悟出看不见的意图和道理,这便是晓之以理,也是深层新闻价值的实现。大部分特稿中都有几个着力刻画的典型人物,如何让读者觉得这些人物真实可信,有血有肉,就需要记者通过大量的采写直接引语和细节的描写,以此增加特稿内容的真实性,突出人物的性格。

1.象征性细节烘托气氛

房费每天158元,位于转角,不足10平方米,没窗,大白天也得开灯。床脚的被单上,沾着已经硬掉的、透明的皮屑、指甲、碎头发和花生皮。唯一的板凳上堆着他的褐色牛仔布大包。房间的床头,他郑重放了一张歌单,选了5年来写的10首歌,打算出专辑用。

他拎来一袋生花生叫记者吃,然后径直去了洗手间,隔着半透明的玻璃门,一边蹲坐在马桶上一边说,“我要上封面,必须在最前面,拍照也必须把我拍得帅,你不要跟我耍花招。”他要求穿着身上这件价值100多元,买于夜市的花衬衫为封面拍照。

女服务员正在把旧床单扯下来,一抖,毛发、皮屑泼泼洒洒散在空气里。他起身,冲水,马桶剧烈抖动。

(《惊惶庞麦郎》,《人物》2015年1月刊)

北京郊区一个安静的艺术区中,汪峰的紫色劳斯莱斯就停在门口,挨着一辆黑色的宾利。

(《汪峰的成功学》,《中国新闻周刊》2015年4月23日第705期)

2.直接引语的大量使用

——对澳大利亚队有没有一种不尊重?

——完全没有。你以为我平时说话都像疯狗一样吗?你应该去问一问我的同事,言谈举止,行为,我是什么样的人。

——第一句声音出来,一下子就劈了,疲劳对声音有致命的伤害,你又停不下来。

——那时候的状态,是否和破裂的婚姻有关?

——我没有想过,也许有关系。那是3月份了吧。很失落。可能一个人的离异,丧偶,或者是父母离世,都会让心情有些负担……

——你最喜欢的解说员是谁?

——我自己。

——你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吗?

——看不同的心情。

——你觉得自己业务水平蛮高的?

——不对,是最高的,惟一的。

——好多人会认为你恃才傲物。

——恃才傲物有什么不好吗?

(《狷狂黄健翔》,《南方周末》2006年11月23日第1189期)

(二)价值诉求之妙

1.读者阅读需求的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告诉我们:“人们接触媒介都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进行的,包括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以及必理需求等”。⑤这一理论又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必理因素一一媒介接触一一需求满足”⑥的因果连锁过程。因此,受众在选择某一媒体进行接触时,一定是寄希望于这种媒体能够满足其在某一方面的需求的。在充斥同质化、碎片化内容的新媒体时代,《人物》《南方人物周刊》等杂志的人物特稿满足了读者接收信息的生动化、深度化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其自身的关注度和权威性。

2.记者主观能动性的增强

在信息洪流中,受众很容易迷失自我,他们分不清信息的真假,也常常不能有意识地选择自己需要的消息,而被信息洪流推着走。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消息又是具有同质性的。在送样的情况下,新新闻主义作品并未被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打乱阵脚,不盲目跟风,而是做着各种调査、研讨。《人物》《南方人物周刊》等的人物特稿所表现出的强现场感、强调查性决定了作者必须深入到现场,对新闻事件中的人物进行大量的访谈。在这过程中,记者必须充分调动他的主观能动性,在呈现内容时,结合文学化的表现方式,使得内容更加丰满,可读性更强。这也使得一批特稿记者凭借独具风格的文笔风格而涌现出来,在业界起到示范和影响的作用。

二、文学化写作方式与人物特稿客观性的悖论

当然,新新闻主义文学化的写作手法在形象还原人物的同时,也会引起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其客观性的讨论。

新新闻主义作品正是通过记者在下笔之前的大量走访、调查确保了其作品的广义上的客观。质疑者或许会提出,新新闻主义作品中,大量的人物对话以及场景的再现,难免会出现文学化的成分,而有些作品中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其真实性和客观性更是无从得知。

除此之外,为了烘托气氛而出现的一些象征性的细节的描述更是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但这些却恰好是为了广义上的客观服务的。新新闻主义作者在运用这些写作方式时,一定是为了表达总体上的真实和客观的。

实际上,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做出任何选择时,都是受其价值观和社会生活阅历影响的,所以并不存在完全客观的行为。记者是作为新闻事实的转述者出现的,我们并不能要求每个记者都能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当下成为亲历者,这也正是“采访”这一活动之所存在的价值所在。记者的作用就是通过采访和调查,对新闻事实的全部面貌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将新闻事件的全部过程展现给受众。而新新闻主义作者只是力求在此基础上,能够通过文学化的写作方式,使新闻事实更富有画面感和可读性地传递给受众罢了。因此,新新闻主义作品实际上是对广义的新闻客观性的挥卫。⑦

三、新新闻主义视野下人物特稿发展方向

(一)准确性与文学性并容

我们常说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需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对于新新闻主义视野下的人物特稿来说,我们需要做到“源于生活更忠于生活”。我们需要坚持的是广义的客观。新闻与小说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反映的是客观事实,而后者虽也会反映客观世界真实存在的人和事,但出于对可读性的片面追求,难免会在创作过程中虚构一些人物和细节,而这种虚构是无论传统新闻作品还是人物报道都不能容忍的。

这一点,从新新闻主义的另一个名字“非虚构小说”则可窥见一斑。而新新闻主义视野下的人物特稿与传统的表现人物为题材的新闻作品相较,它的最大特点在于文学性和可读性。这时,如何在保持文学性的前提下,保证作品的真实、准确便成为了新新闻主义视野下人物报道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将个人情感搁置

新闻报道者在称之为记者之前,首先是一个带有思想和情感的普通人,他们也会和普通人一样有情绪上的起伏和情感上的悲、欢。但是,在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时,即便是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新新闻主义作品,也不能成为记者个人情感的宣泄阀。记者要将探究出事件的本来面貌放在突出位置,避免将个人情绪带入到调查采访的过程中。

(三)保持深刻性

新新闻主义的深刻性来源于新新闻主义工作者的广泛调查研究,新新闻主义作品属于深度报道的范畴,它不仅要求作者运用文字描绘出事件的本来面目,还要求作者经过调查、研究剖析出事件发生背后的深层诱因。因此,保持新新闻主义作品深刻性,主要是报道内容和报道过程选取的深刻性。尽量选择具有深刻含义的新闻事实。

此外,记者在调查和报道新闻事件的过程中,要保持严谨的态度,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个过程是对记者体力、脑力的极大消耗,有的时候,为了完成一篇优秀的新新闻主义作品,甚至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这就要求新新闻主义工作者要保持孜孜不倦的精神,以此来保持其作品的深刻性。

四、结语

在新媒体发展势头正盛的今天,新新闻主义的写作方式重回媒体从业人员的视野是一种必然趋势。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更多的是出于技术层面的冲击,为了应对这一冲击,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应该本着“内容至上”的理念,将自己在内容呈现方面的优势最大化。而新新闻主义作品所具备的审美优势和调查性优势是新媒体碎片化、“速食”性所不可企及的,也便成了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立于不败之地的可用法宝之一。

注释:

①埃默温·迈克尔.美国新闻史[M].展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35.

②刘君.从“华尔街日报体”再议特稿写作[J].中国记者,2005(8).

③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54.

④梁玉婷.中国新闻语态转变背景下新新闻主义的呈现及借鉴意义[J].新闻知识,2012(09).

⑤⑥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81.

⑦王雄.新闻报道和写作的新维度——论“新新闻学”对我国当代新闻报道和写作方法的启示[J].江苏社会科学,1998(5).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主义
NFT与绝对主义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新写意主义
新经典主义
近光灯主义
全景敞视主义与侦探小说中的“看”
素食主义
都是主义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报应主义的历史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