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博的西部大学生信息认知的“知沟”现象及对策

2017-04-12张珏

视听 2017年1期
关键词:城镇调研媒介

□张珏

基于微博的西部大学生信息认知的“知沟”现象及对策

□张珏

随着信息浪潮席卷全球,传统的“知沟假说”是否依然存在呢?人们期望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会给人们带来真正的“信息平等”,使人们同等地享用信息资源。本文基于微博这个新媒体平台,以西部大学生为着眼点,探讨新媒体时代“知沟”现象的变化及应对之策。

微博;西部大学生;知沟;对策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问题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议题。数字鸿沟的表现之一就是不同地域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存在差别,从而产生了信息落差。2006年,微博诞生。这一新兴的传播平台,为受众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其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肯定。2010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随后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微博适应了中国的网络环境,并在这块土壤中快速发展。仅用六年时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突破5亿大关,用户每日发博量超过1亿条。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接收、认知信息。但不同区域的人们,是否真的突破了“知沟”的界限,是值得我们探究的。

一、调研目的

中国东西部教育资源、信息资源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群体在信息认知上的偏差。随着微博的出现,大学生群体逐渐成为微博用户的主力军。在这种状况下,信息认知的偏差是否能得到弥合?东西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信息鸿沟”是否能被抹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密切思考。所以,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我们展开关于西部大学生群体信息认知的“知沟”研究,希望能解答之前的疑问,并能为西部大学生群体信息“知沟”的弥合做出一些努力。

二、调研情况介绍

本次调研,抽取了云南昆明地区5所高校,囊括了昆明地区的一本、二本、三本院校。采取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相结合的手段,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展开调研。调查对象是年龄集中在18-26岁的在校大学生,基本收入来源于家庭。学生的抽取,采取进校随机选取的调查方式,当场回收问卷调查表。访谈法主要采取小组访谈和个人访谈两种形式。

本次调研共投放问卷14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48份。在被访大学生群体中,男女比例大致均衡,女生约占52%,男生约占47%。被访大学生群体的生活费用在1000-1500元区间的约占50%,反映出学生有一定的消费能力。被访者长期居住地为城镇的约占60%,农村的约占40%。被访者集中在大三年级的占47.4%,大二年级的占25%;研究生仅占2.23%。本次调研主要对象为大学本科教育在校学生。从专业上来看,人文社科、经管类、理工类专业是此次问卷调查的主力军。

在这1348名大学生中,他们获取信息的前三大途径依次为网络84.27%、社交平台52.3%、电视37.39%。可见,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中的主流媒体,他们更偏向于从此渠道获取信息。微博作为依存于网络的新型社交平台,与前两项具有高度相关性。据此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微博使用情况,对研究他们对信息的接受和认知是意义的。

三、西部大学生在微博使用中存在的“知沟”现象

(一)选择性接触明显或是造成“知沟”的主因

在CNNIC关于《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调研报告》中,对各社交应用软件的使用目的做了对比。相较于其他社交软件,微博作为兴趣信息的获取、分享平台的地位凸显,在“及时了解新闻热点”“发表对新闻热点事件的评论”“关注感兴趣的内容”“获取或分享生活/工作中有用的知识”等方面都是用户首选的平台。然而,在本次调研中,近半数的被访者表明自己仅会关注、评论、转发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需求,在一个需求被满足后,另一个需求才会出现。在微博平台中,使用者开始选择信息时,其选择性接触、接收和记忆的机能就开始发挥作用。依据兴趣、爱好来界定自己所需的信息,轻易地过滤掉不感兴趣、“不需要”的信息,此时“知沟”就产生了。

对于在校大学生,基本都具备了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能力。然而在他们中间,为什么还存在“知沟”问题呢?或许信息的选择偏好是带来“知沟”的主要原因。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不仅仅在公共事务和新闻中才出现知沟。在其他领域的信息获取中,“知沟”问题也是会出现的。微博信息的繁杂和多元促成了各种知识沟的存在。

(二)过于信任微博信息,选择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网络信息的海量化,不仅带来了信息选择难的困境,同时也带来了信息不确定和不真实的尴尬。通过观察,发现微博信息也确实裹夹了大量的流言和谣言,且流言和谣言在微博空间中成几何级增长的趋势,大量繁殖并被传播。从微博中网络谣言较大的转发量可以看出,使用者是缺乏对信息辨识的能力和耐心的。

在本次调研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仅有1.76%的被访者认为微博中的信息是不可信的。一方面,微博作为信息分享和提供的平台,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另一方面,网民中普遍存在对于信息的甄别能力不高的问题,在西部大学生中仍然存在。过于信任微博中的信息,对真假消息不做辨析,则容易出现盲从盲信的现象。学生群体较为单纯,也易被误导。因此,当学生群体接触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时,其对信息选择和辨识的能力有待提高。如何提高其信息辨识能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对于平台的使用,生源差异仍有影响

地域的差异是造成知沟很显著的一个问题。在此次调查中,我们也关注了该问题。被访者中,长居地为城镇的生源有808人,占59.94%;农村的生源有540人,占40.06%。城镇大学生的生活费用略高于农村大学生。超过一半的城镇大学生生活费为1000-1500元,而农村大学生的生活费基本集中在500-1000元。

对比两者的数据发现,在微博的使用中,两者还是呈现出一些差异。对于微博的使用,城镇大学生的使用时长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每天使用10分钟以下的城镇大学生仅占19.3%,而农村大学生占30.99%。这表明对于新媒体的使用,城镇学生更加熟练和热衷。同时,不使用微博的农村大学生数量比城镇大学生要高十个百分点左右。对于“微博是否简化了人们接触不同领域知识的渠道”这一问题,认为“是”的城镇学生高出农村学生十五个百分点。在关注人群这个问题中,城镇大学生的关注人数多于农村学生,但较为吸引人的一点是,对于政府官员的关注,农村大学生高于城镇学生。

由此,我们认为,对于微博平台的使用,生源的差异仍然会造成“知沟”。同时,微博对于城镇大学生的影响大于农村大学生。城镇大学生更加熟练和热衷于对网络新媒体的使用。

四、对策

面对“知沟”现象,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采取一些合理的方式方法,引导并教育使用者有效地使用平台,或许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此次调研结果,就西部大学生微博使用中存在的“知沟”现象,我们给出如下对策,以期改善现有状况。

(一)适当引导,发挥议程设置作用

早在1959年,社会学家赖利提出媒介的四功能中提到,人们在接触媒介的过程中很大程度是为了娱乐。2016年8月某明星离婚事件,在微博热门话题中一度爆榜,体现出人们在微博使用中的娱乐追求。从此次的调研来看,学生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除了了解社会热点,还有明星八卦和周围人的动态,微博发挥了显著的娱乐功能。虽然人们担忧过度娱乐会使人们沉迷,但在人们使用微博的时候是抱着放松的心态,他们更愿意接受微博中的信息。此时,只要做适当的引导,就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网络时代,议程设置是否能发挥功效?这是人们一直讨论的话题。然而从一些网络事件中可以看出,在网络平台,可以通过大量而密集地放置同一话题,赋予话题显而易见的重要地位。当人们开始大规模地讨论它时,议程设置的目的也就达成了。在对学生的引导中,可以利用微博平台设置议程,吸引他们的眼光。教师在线下也可以做一些引导,将其引导到线上主动寻到相关信息。

(二)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面对海量信息,学生们是无法对其进行有效选择的。虽然年轻一代对于新科技与新媒体的掌握要优于年长的人群,但有两个客观原因影响了其对有效信息的接收。一是自身精力有限,面对海量的信息,无法进行全面的挖掘。当丰富多彩的信息扑面而来时,他们很容易沉溺于无效信息,而无法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年轻人因其社会阅历的不足、人生观及世界观的不成熟,极易受到误导,迷失自己。调查发现,他们对微博信息普遍采取信任的态度,印证了这一问题。

因此,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网络信息挖掘课程等,教会学生利用现有的新媒体技术获取所需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选择、甄别出有效信息,不盲从盲信。

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和创造信息。媒介素养概念来自于英国,最早提出的时候,就是旨在教育青少年抵制大众传媒带来的“低水平满足”。而现在,当我们提及媒介素养时,是旨在帮助青年们能够有能力获取、阅读、理解、分析、综合、评价不同类型的媒介讯息,并使他们具有能力,依据不同的目的,选用甚至制作合适的媒介来表达讯息,同时,使其能够自觉掌握个人接触媒介的量和度,清醒认识媒介带来的“快感”和“满足”,并能批判性地解读媒介信息,进而能有效地使用媒介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注意差异,培养平台使用习惯

通过调研,发现生源地的差异,对西部大学们信息的选择、接受是有影响的。虽然这样的影响看似区别不大,但我们还是应该关注到生源地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的“知沟”现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教育,尽可能缩小生源地的不同导致的学生对网络平台的使用差异。要帮助部分学生建立起网络使用习惯,并培养其从网络中获取信息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平台使用习惯,不仅能从新媒体平台中获得所需信息,还要能对信息做出甄别、评价。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传谣,不信谣,也不要沉溺于网络而无法自拔。

(四)开拓平台,整合各新媒体资源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2016年上半年,各类互联网公共服务类应用均实现用户规模增长,在线教育、网上预约出租车、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均突破1亿,多元化、移动化特征明显。在线教育领域不断细化,用户边界不断扩大,服务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同时移动教育提供地个性化学习场景以及移动设备触感、语音输出等功能性优势,促使其成为在线教育主流。”

在现有的媒介环境中,微博依然是人们喜爱的信息分享平台,但由于其商业化导向越来越明显,平台中的有效信息量也在不断减少。对于平台本身,积极开拓新功能是有必要的。依据发展趋势来看,在线教育是很大的一块蛋糕,且能帮助西部大学生改善现状。

对学生而言,利用多平台接收信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带给我们的一大好处就是信息获取的便捷性。随着网络的发展,可选择的获取信息的平台也越来越多。有效整合这些资源,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缩短差距。

五、结语

随着信息浪潮席卷全球,人们期望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会给人们带来真正的“信息平等和民主”,使人们同等地享用信息资源。作为西部地区的教育工作者,面对中国东西部教育资源、信息资源的差异时,我们需要积极探索缩小“知沟”的有效方法。新媒体平台,虽然依旧存在着“知沟”,且有着“老沟”未填、“新沟”又起的局面,但我们应勇于探索,理性对待,有效引导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引领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平台。要借助新媒体,缩小东西部教育的差距。

(作者系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讲师)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微博的西部大学生信息认知的‘知沟’研究——以云南高校为例”成果(编号:2012Y165)。

猜你喜欢

城镇调研媒介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