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迪士尼电影的成功之道

2017-04-12吕新阳苗新萍

视听 2017年1期
关键词:脚本迪士尼动画电影

□吕新阳 苗新萍

新媒体环境下迪士尼电影的成功之道

□吕新阳 苗新萍

随着新兴传播媒体的异军突起,各种小成本电影作品、动画作品涌现出来。在此影响下,公众对于电影作品的质量和欣赏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影片的视听语言、制作水准、创作态度、发行宣传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电影的质量。而作为世界顶级电影公司中的“常青藤”——迪士尼电影公司,就有着很多电影制作的成功法宝。本文选其若干进行分析。

新媒体环境;电影渲染;迪士尼;成功之道

无论是真人电影或是动画电影,也不论何种题材类型,要想达到优异的质量,使其包含的优秀元素相互融会贯通,就一定离不开电影渲染。而迪士尼公司就完美地做到了这些,并且屡屡创造属于不同时代的优秀电影作品。相比于同类型的其他作品,无论是其早期的作品《米老鼠》《白雪公主》,或是近年来的作品《冰河时代》系列、《疯狂动物城》,都创造了叫好又叫座的影坛奇迹,不断刷新着票房纪录。而这些都得益于迪士尼高超的电影渲染技艺。

一、对细节追求超乎极致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多媒体数字终端的功能都变得更加强大。屏幕像素和分辨率的不断提高、色彩质感的不断趋于真实、画面流畅度不断增强,都是其显著优点。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受众的欣赏水平和品味需求也随之上升,并不断地对观影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很多电影公司为此叫苦不迭的时候,迪士尼却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手段,更好地创作了自己的电影作品。随着近两年迪士尼出品的《冰雪奇缘》(2014)上映,在全球席卷了近10亿美元票房,以及《疯狂动物城》(2016)仅在中国内地就斩获15.3亿人民币的优异成绩,迪士尼再一次给了所有观众更为惊艳的答案。

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说过:“注重细节,可以让一切虚无的梦想变得坚实而可靠”。迪士尼公司的创始人沃尔特·迪士尼(又译为:华特·迪士尼)深谙这其中的道理。在公司创立之初,沃尔特就要求所有主创及普通员工,对于动画作品的每一帧画面都要进行超精致的打磨处理。无论是对于动画形象的表情、毛发、衣着、动作,甚至画面背景的陈设,都要力求做到细致入微,生动真实。即便在那个新媒体还没有出现、传统条件和技术十分落后的年代,他仍然对于动画作品的打磨与渲染给出了近乎苛求的高要求。以迪士尼动画电影《料理鼠王》(2007)为例,短短一个半小时左右的电影内容,其制作时间的耗时接近三年。而导演布拉德·伯德在影片上映之时接受《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料理鼠王》的三年制作时间中,有超过了一年半的时间主创团体都在对于成品的不断修改和对画面细节的反复打磨,最终才呈现给了观众一个精细到足以“明察秋毫”的、可爱的小老鼠形象。即使是用今天的眼光和视角去评判迪士尼公司早期的作品,我们仍然有理由将其中的大部分作品奉为经典。活泼可爱的米老鼠,憨厚善良的小熊维尼,善良真诚的白雪公主,机灵勇敢的闪电狗等等,不胜枚举。迪士尼所塑造出的每一个角色形象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具有鲜明特点的同时,这些被虚构出来的动画角色甚至迸发出比真人电影更超乎想象的细腻感和丰富感。

二、渲染“魔法”的利器——分镜头脚本

迪士尼在电影渲染上的又一成功之道,便是对分镜头脚本的最大化利用。

分镜头脚本,最早用于对数目繁多的纸质漫画作品的记录,其作用是纪实。直观方便的特点来自它采用了视觉直现的技术方法。而如今,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分镜头脚本的绘制和保存也变得更加便捷。CG技术(ComputerGraphics)、多维特效、空间数字模拟等一系列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让以往平面、古板的分镜头脚本变得更为立体化、动态化。其最终的合成效果也质量更高,更加流畅。

如今分镜头脚本也被用于捕捉各种电影或电视主创人员的创意思维。而当下对于分镜头脚本的广泛应用,得益于迪士尼公司最早开始系统地使用分镜头脚本来协助动画电影作品的完成。上世纪20年代中期,迪士尼电影公司成立之初,沃尔特就把公司里所有核心主创人员的手稿样图挂在自己办公室的墙壁上,这样就可以方便他一目了然地去审阅完成与未完成的作品,并就此提出整改意见。

经济学先驱亚当密斯说过:“分镜头脚本可以使公司的使命宣言概念化,对控制生产有极高的效率,在诸多领域中都拥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很多时候,无论是在拍摄电影或是从事其他业务的时候,总会出现很多复杂的情况,而分镜脚本则可以将问题分解成更小、更便于操作的部分,以便重点解决。这一点也早已深深地融入了迪士尼的企业精神中,这对其在动画电影的制作和渲染的长足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坚守信念的迪士尼“偏执狂”们

经常有新闻刊登,迪士尼的电影主创人员为了赶工制作,一个月没有洗澡,或是几个月泡在工作室里。比如迪士尼的新作《疯狂动物城》在2016年上映之前,就爆出了“影片CG设计方面的总造型师在工作室泡半年,只为了逐帧修缮主角‘朱迪’的毛发”这样的夸张新闻。在迪士尼的团队中,可能从来就不乏这样的“工作狂人”。

不时有人,用“偏执”这个词语来形容迪士尼电影的主创团队或是公司的员工们,说他们无论是在对于作品的打磨或是修缮上都有让人不可理喻的执着。而这个评价也许恰恰就是迪士尼动画电影成功的又一秘籍所在。

在经典的韦氏词典中,“偏执”一词被定义为:对遭受迫害或壮丽场景的系统化妄想,对别人产生不理性的怀疑和不信任。而其中的“壮丽场景”一词,用在描述迪士尼员工的身上,似乎十分贴切。从迸发灵感,到在笔上落实,再到成型的电影作品……迪士尼梦工厂的创作团队,从不是转瞬一念就取得或收获了成功,而是经过谨慎考究的制作流程,反复酌斟的电影内容,以及苛刻到近乎偏执的信念体系和强大的创造力,才在影片的整体渲染上取得成功。迪士尼主创们的勇敢、坚持、标新立异,以及对于童真的热切渴望和不断追求,才使得梦工厂中所有的员工都做出最为考究和优质的作品。而这一切都是一部电影所要获得完美的渲染效果的精神支柱和必要前提。

正是创始人沃尔特·迪士尼先生对于动画电影事业、对于好奇心的不懈探索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以及一代代迪士尼电影人们的不懈努力,才使得迪士尼公司绽放出如今的流光溢彩。沃尔特引领了迪士尼的繁荣,而迪士尼也引领了今天动画产业的繁荣。

四、迪士尼电影成功带来的启示

任何领域或事物的发展和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自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用活动电影机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之时起,电影已经走过了120年的岁月。经历了百年的沉浮磨砺和一代又一代电影人的不懈努力,电影已然随着时间的变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成长为一门体系繁杂的艺术门类。而电影在汲取社会科技的进步,不断成长的同时,也始终没有停止过接受时代变化所提出的各种挑战。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日新月异的传播媒介以及不断更新的观影习惯等,都在给传统电影行业提出着一个又一个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将给传统电影公司提出一个个全新的标准和发展方向。

新媒体环境下,转型和升级是众多传统电影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做什么”“怎么做”,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可能左右着一个公司未来的兴衰成败。在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中,传统电影公司除了要注重所生产的电影作品内容的原创性以及对拍摄技法、画面细节等“硬件实力”的质量,同时也要注重“软实力”的提升,将影片的艺术属性和商业属性更好地结合起来;既控制好影片的自身质量,又要抓住新媒体环境所带来的各种机遇,抓住网络受众群体。只有在这种“兼收并蓄”的思想为指导下,才能够使传统影视行业在瞬息万变的新媒体环境下蓬勃发展,立于不败之林。

1.卢燕,李亦中.聚焦好莱坞:文化与市场对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3.阮方.创意,动画的灵魂——迪士尼动画创意分析[J].电影评介,2013(01).

4.宋成.动画电影审美趣味与审美体验[D].东北师范大学,2009.

5.于秋阳,徐亚征.论迪士尼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及其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2(06).

(作者吕新阳系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2015级硕士生,苗新萍系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脚本迪士尼动画电影
酒驾
华特·迪士尼——制造快乐的梦想家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安奇奇与小cool 龙(第二回)
动画电影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快乐假期
小编的新年愿望
迪士尼与Netflix如何相杀?
迪士尼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