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经典翻拍热”文化现象的思考

2017-04-12张凤姣高源

视听 2017年1期
关键词:骂声大话西游影视剧

□张凤姣 高源

对我国“经典翻拍热”文化现象的思考

□张凤姣 高源

近年来,我国影视剧行业“经典翻拍热”现象蔚然成风,对国产经典影视剧的翻拍尤为突出,观众的批评声和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本文针对国产经典影视剧“翻拍热”这种文化现象提出了几点思考。

经典;翻拍;影视剧;文化现象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人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这是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里面的一段经典台词。1994年,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上映,距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大话西游》这部电影无疑是众多观众心中的经典之作。如今,由韩庚、唐嫣主演的电影《大话西游3》已在2016年9月15日中秋节上映,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褒贬不一。经典翻拍的现象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翻拍VS原创,到底哪个难度更高

接受不等于认可,虽然现在受众接受了翻拍剧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鲜有优秀的翻拍剧能够获得大多数受众的认可,反而会成为众人批判的对象,招来一片骂声。经典影视剧从演员的选用、场景的布置、情境的设置等方面都深得观众的认可,这种认可度是非常高的,如果给经典影视剧打99分,那么翻拍剧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达到100分才有可能获得观众的认可,这就决定了观众对翻拍剧的欣赏要求会更为苛刻,观众很容易会把原剧拿出来与翻拍剧进行对比,从而挑出翻拍剧不及原剧的地方。相比之下,原创剧就相对容易了一些,因为没有其他影视剧作比较,观众的欣赏要求和心理预期会相对低一些,所以观众会更加容易接受原创剧。因此,从受众的认可程度来说,翻拍剧更难被观众认可。

经典影视剧因其独特的魅力,有着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票房或收视率,基于原剧的巨大影响力及其拥护群,翻拍经典这个举动本身就会引来巨大的话题性和关注度,片子还未开播,就可轻松利用原剧赚取大量人气,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这样一来就大大节约了翻拍剧的营销和宣传成本。而对于原创剧来说,除非有突出之处,或是出名的小说剧本,或是强大的演员阵容,或是知名导演等,否则很难进入观众的视野,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原创剧需要在宣传上多下功夫,因此会产生较高的宣传成本。总之,从营销和宣传这个角度来说,翻拍剧难度则相对低一些。

二、受众为什么会对翻拍剧骂声不断

目前我国的影视剧行业翻拍之风盛行,虽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批判之声却不绝于耳,可见翻拍剧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受众的逆反心理是大众传播中受众的一种普遍心理特征,是指受众在接受传播内容时与传播者或传播意图产生的一种相反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对传播内容以及传播者所持的反感、怀疑、抵触的态度或情绪。”①原有的经典影视剧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地位很难被翻拍剧取代,所以,观众对翻拍剧产生逆反心理也是很正常的。每次翻拍剧一经开播,观众就会对其骂声不断。

受众对翻拍剧骂声不断与翻拍剧自身的“不争气”也有很大的关系。昔日经典影视剧,并没有过于追求演员、道具、场景、特效等技术方面,而是要求整个剧的故事线索要清晰明了,从而引导观众进入剧情深处,引发一定的思考。纵观目前的翻拍剧,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大多数翻拍剧故事情节散乱,观众往往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此外,当今的翻拍剧喜欢找人气高、形象好但缺乏演技的偶像派演员出演,虽然粉丝多对于一部影视剧来说很重要,但衡量一个演员素质最根本的标准难道不应该是演技吗?一部影视剧如果由无演技的演员来演,试问拍出来的作品又怎会成功?笔者认为,如何把握好并演绎好剧中人物是当今大部分演员应该思考的。想当年,87版《红楼梦》为了更好地理解剧中人物,包括导演、编剧在内的《红楼梦》剧组全部人员以及入选的演员吃住都在一起,人手一册原著《红楼梦》,时时研读,这种敬业精神实在是当下我国演员所匮乏的。而且现在的翻拍剧过于追求特效,过于虚幻,除了让人眼花缭乱以外,并不能为影视作品增分添彩,也不能给观众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特效的作用是为了弥补演技和场景的不足,但当今的翻拍剧过于依赖特效,导致其效果出来以后不像真实的场景,而是越来越像网络游戏。由此可见,当今的翻拍剧在作品构思、场景布置、演员选取、精准制作等方面都存在欠缺,很难超越原剧,观众对此骂声不断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经典影视剧有没有翻拍的必要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每一次翻拍剧的播出,貌似都是对经典剧作的一种特殊宣传,翻拍剧的播出不仅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昔日经典影视剧也随之被人们记起,人们会怀念当初的经典剧作和观看剧作时的种种美好回忆,这些对于每个观众来说都是非常难忘和珍贵的,人们在不断地批评翻拍剧的同时也会找出昔日经典进行观赏,从而又使昔日经典重新进入观众的视野,如人们对新版《红楼梦》骂声不断的同时,也会找来87版《红楼梦》重新观看,回忆往事,这又会使得昔日经典重新热起来,进入观众的视野。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总是匆匆忙忙向前看,很少有时间能够停下脚步,回想自己走过的人生,导致当今社会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太浮躁”。翻拍剧的播出,无论拍得好坏,总会让观众想起当初的种种,甚至因此流下幸福的眼泪,从这个角度看,翻拍剧的播出对每个观众来说都是一种心灵的洗涤。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它承载着众多观众美好的回忆,它是任何“复制品”都无可取代的,已经深入到观众的内心。其实,大多数观众都存在一种思维定式,那就是“先入为主”,既然昔日经典在他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他们就很难再认可那些翻拍剧,因为经典就是经典,它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更显珍贵。基于此,笔者认为,与其翻拍,不如重映和重播,将昔日经典在影院重新上映,既可以唤起观众心灵深处那份最珍贵的回忆,又可以让观众对比昔日和当下在观看电影时的不同感受,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收获和幸福?如今,“经典电影重映”现象已经出现,电视上也不断见到昔日经典影视剧的播出,可见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观众有了这种需求。

四、结语

当今,国产影视剧的发展如此迅猛,但却很难找到让人眼前一亮、能够成为经典的作品,反而不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资金和技术都比较缺乏的时代,经典的作品一直是经典,从未被超越。尤其是最近几年翻拍之风盛行,之前的经典作品几乎被翻拍殆尽,却很少有令人引以为豪的作品出现。有多少经典可以重来,有多少翻拍值得等待?对于当下的影视行业来说,翻拍之路不容易,翻拍经典不如重创经典,不要为了市场而一味地去迎合观众,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多思考什么才是生活和艺术的真谛。

注释:

①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修订本)[M].新华出版社,2004.

1.韩秀明.跨文化语境的影像再现——解读大陆电视剧翻拍国外剧现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2.

2.赵楠.电影翻拍:跨文化传播中文化的解构和重建——以好莱坞对亚洲电影的翻拍为例[D].山东大学, 2009.

3.杨磊.我国当代电视剧翻拍现象的传播学解读[D].广西大学,2012.

4.孟雯.电影接受美学视域下华语经典电影的翻拍创作研究——以三版《倩女幽魂》的翻拍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14.

5.莫琼.国产电视剧翻拍境外电视剧热潮下的冷思考——以翻拍美剧和韩剧为例[D].河北大学,2014.

6.唐冰南.影视“翻拍”热的受众心理分析[J].青年记者, 2007(12).

7.郑颖,曹子郁,韩璐瑶,牟庆红.探析经典剧目翻拍国产电视剧的创新问题[J].东南传播,2014(05).

8.吴素玲.电视剧翻拍热的冷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12).

9.徐枫.电影研究中接受美学的三个向度[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2(1).

10.董秀成.论大众传播中的受众逆反心理[J].当代传播,2007(04).

11.周来祥,戴孝军.走向读者——接受美学的理论渊源及其独特贡献[J].贵州社会科学,2011(08).

(作者均系河北传媒学院广播电视艺术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骂声大话西游影视剧
大话西游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骂声中的浪漫
大话西游之品玩骐麟4K悟空播放机心得
骂声中的浪漫
大话西游之沙尘暴
被影视剧带火的“胜地”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大话西游》喜剧色彩遮蔽下的悲剧意蕴
从骂声之中听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