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类培养模式下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路径
——以浙江大学为例

2017-04-12陈文丽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园浙江大学职业生涯

陈文丽

(浙江大学 求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大类培养模式下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路径
——以浙江大学为例

陈文丽

(浙江大学 求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大类培养模式目前正逐渐被国内众多高校所认可和采纳,但在实施过程中,特别是与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际结合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普及度不高,学生重视不够、认知薄弱;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内容多样,但涉及专业认知指导的内容较少;学园资源有限,园院衔接不足,工作开展受限。大类培养模式下有效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实施路径主要有:加强重视,做好新生的生涯规划启蒙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分阶段分层次引导培养;加强园院衔接,促进资源共享;进一步开放教育理念,借鉴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经验。

大类培养;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浙江大学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浙江大学等许多普通高校都进行了培养模式的改革。当前浙江大学本科生实行的是按大类招生和培养的模式,学园是浙江大学在大类招生背景下的学生教育管理行政单位,在其内部实行大类学生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主要负责大一、大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设、学业指导等工作,其中针对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其一项重要的工作。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既定程序,引导个体认识自身、认识社会,使知识与个人将来的工作和生存方式相结合,及早培养个体努力成为社会人、职业人的观念与技能,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个体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逐步完成其社会化,逐步掌握进入社会的生存能力与劳动能力,为走上社会、步入职业生涯做好积累与准备工作[1],意义十分深远。与传统的专业培养模式相比,在大类培养模式下,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呈现出其特殊性。

一、大类培养模式下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特点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在知识启蒙和意识树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主要围绕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职业和职场、开展决策和行动、进行科学的生涯规划设计几个方面展开。有别于高年级学生,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重点在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入门与启蒙。具体来说,高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更加倾向于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信息、加强求职训练、传授求职要领;而一年级新生的重心则是弥补中学时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空白,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入门引导和启蒙工作,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基本知识,树立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自主意识,掌握和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为后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探索职业和职场、进行决策和行动做好基础准备。

2.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专业认知指导紧密相关

浙江大学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学生入校时并无确定的专业,先进行宽口径的通识教育和大类平台课程学习,打好基础,然后再在确认专业后进行专业学习。在此期间,学生可以通过各种资源和渠道进一步认识和探索专业,而后在此基础之上在大一期间完成主修专业确认工作。在大类培养模式下,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专业认知教育紧密相连。除了对自我的探索,对职业和职场的探索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就业方向”[2],主修何种专业大体上决定着未来从事职业的方向和领域,因而将专业认知教育纳入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中,引导学生了解专业,选择国家需要、本人爱好,又利于自己潜力开发并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专业,是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一大要点。

3.现行指导与后续高年级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效衔接

在大类培养的背景下,浙江大学的人才培养管理模式从原先的“2+2”模式逐渐衍变成为目前的“1+1+2”模式。所谓的“2+2”模式,即大一、大二接受通识教育、大类培养,施行以学园为核心的属地化管理,大三、大四进行深入的专业学习,由专业学院进行学生的培养管理。而目前施行的“1+1+2”模式,则是在原先的基础上做的一些调整,即大二时,以学园为主,由学园和学院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因为此时学生已完成了主修专业确认,学院可以针对性地开展部分工作,为学生大三进入院系做好过渡与衔接。因而,除了在学生管理上的衔接外,学园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时,也应该注意活动的设计与后续学院开展相关辅导的有效衔接,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大类培养模式下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浙江大学对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已经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显现出了自己的特色,但从全方位看,从更高目标来认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普及度不高,学生重视不够,认知薄弱

一份针对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三大学园学生的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460位来自不同大类的学生中,“只有23.9%的学生表示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有42.5%和27.8%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和不了解”,“有5.2%的学生表示没有考虑过职业生涯规划,超过95%以上的学生缺乏对未来3到5年学习、工作的清晰规划”。学生普遍认为“大学所学专业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职业选择的影响并不重要”,“这反映出大学低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淡薄和大学在职业生涯规划普及教育与引导方面的不足。”[3]由此调查可见,当前浙江大学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普及度不够高,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可度及了解程度较低,学生还未较好地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2.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内容多样,但涉及专业认知指导的内容较少

目前,浙江大学在学园开展的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小型工作坊、进行个体咨询、举行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等,内容虽多样但是针对性不强,涉及专业认知指导的辅导较少,与学生实际的发展需求不匹配。但是专业与职业密切相关,无论未来从事的职业是否与所学专业对口,专业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影响都不容忽视——“职业的专业性越强,也就是职业的知识含量和专业技能越高,职业与专业的对口程度越高。因为这些职位一般人不能胜任,或者没有经过大学系统的专业学习很难具备从事这些岗位的能力”[4]。专业背景在某种程度上是进入某个职业领域的敲门砖,理工农医等学科的专业性很强,没有相应的专业背景是很难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如果就业者的专业不对口,则意味着入职后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岗位要求;与有该专业背景的从业者相比,其职业发展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而,鉴于专业与职业的相关性,在面向专业未定的新生时,专业认知指导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3.学园资源有限,园院衔接不足,工作开展受限

与专业院系相比,作为浙江大学大类学生培养管理单位的学园在体制架构上有着其特殊性。学园只有思政工作队伍,没有科研、教师和实验室设备,与专业相关的校内外资源也十分有限,这进一步限制和压缩了学园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空间,无论是走访实验室还是访谈生涯人物、参观企业,活动都较难开展。同时,在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学园和院系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也不够密切,与院系的后续指导缺乏工作上的传承性与连续性,容易出现工作缺位或重复。

三、大类培养模式下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路径探索

根据大类培养模式下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特点与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联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学校可从以下几方面采取一些必要措施,进一步完善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1.提高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做好新生的生涯规划启蒙工作

大学第一年是人生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学会学习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在此阶段应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而将职业生涯教育有机地融合其中,会影响他们大学四年甚至将来走向社会后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因而,应该提高学校层面对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开展新生始业教育工作时,应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其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启蒙和普及,使其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了解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并尽可能在大学期间多进行一些职业规划的实践,以点燃学生内心的源动力,从而更能动地度过处于人才成长中的关键阶段。

2.利用多种形式,分阶段分层次引导培养

在新生入学前、入学一个月内和入学第一年这些关键时间节点上,学校可通过MOOC课程、职业测评、专题讲座、生涯规划书撰写、个体咨询、职业规划工作坊、名企参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以及专题培训班等各类形式丰富的活动,开展系列新生生涯教育辅导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如MOOC课程、讲座、职业测评、生涯规划书撰写可作为必做项目,确保每位新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些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将个体咨询、职业规划工作坊、名企参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以及专题培训班等作为选做活动,为有进一步成长需求的学生提供成长的平台和途径,做好面的推广和点的提升,进行分层次的引导培养。

3.加强园院衔接,促进资源共享

学园应加强与专业院系的联系,引入院系的优质资源,通过专业宣讲会、参观实验室、企业实习、教授讲座、优秀校友访谈等形式,帮助新生深入探索专业,挖掘专业学习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同时,学园也应梳理研究院系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品牌活动,开展一些与院系活动联系更紧密、有延续性的低年级职业生涯教育活动,使新生接受的相关培养具有传承性和系统性。

4.借鉴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经验,进一步开放教育理念

国外的职业生涯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至今已经构建了完善的生涯教育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生涯教育实践经验。特别是许多国家从中学时期甚至更早便开始进行生涯教育,将生涯教育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并贯穿于学生学业的始终;同时还从“关注学生的择业期”进入到“关注人一生的发展”[5]。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尚处在“关注学生的择业期”这一阶段;许多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更多的也只是收集需求信息、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就业方面的内容,却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塑造、潜能开发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引导,表面上看来具有“时效性”和“实用性”,但实际却是急来抱佛脚,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国外一些成熟的职业生涯教育经验,我们应该“拿来”,在结合我国的实际中为我所用。

[1]焦冰清.美国职业生涯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37-39.

[2]宋国学.就业能力开发的绩效衡量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胡昱东,翁亮,欧阳润清,等.大类培养模式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指导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0):1-4.

[4]张鸿,刘阳.专业与职业相关性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元回归模型[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128-130.

[5]杨怀祥.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及对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1):84-86.

(责任编辑 邓 颖)

Exploration of Methods of Freshmen’s Career Education Under the Large Category Training Mode——Taking Zheji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Chen Wenli

(Qiushi Colleg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58)

Many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successively witnessed the enrollment and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 large category. Nevertheless, this mode gives rise to some new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freshmen’s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there is a low popularization of career education knowledge, inadequate attention paid by the students to career education, and limited guidance in getting 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the career planning guidance is diversified in content, but there is relatively little professional guidance; the limited college resources lead to the in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thus hindering the related work. Taking Zheji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proposes such suggestions as paying more heed to the orientation of freshmen’s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developing the students’ abilities in every means imaginable and at different stages, strengthen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for the sake of the sharing of resources, and updating the idea of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based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 in this regard.

cultivation in large category; freshman;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10.16169/j.issn.1008-293x.j.2017.11.004

G641

A

1008-293X(2017)11-0024-04

2017-04-25

陈文丽(1987- ),女,浙江绍兴人,浙江大学求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猜你喜欢

学园浙江大学职业生涯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建筑学园(2)
建筑学园(1)
宠物学园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简介
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简介
宠物学园
欢迎订阅《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La jeunesse chinoise d'aujourd'hui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