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来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

2017-04-12钱云飞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动手实验教学生物

钱云飞

(南京市浦口区第三中学,江苏 南京 211800)

浅谈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来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

钱云飞

(南京市浦口区第三中学,江苏 南京 211800)

实验可以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生物实验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动手和实践来习得知识,掌握理论,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师如何借助实验来调动学生的生物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可以成为课堂的主人,掌握生物实验,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课堂效率

在对于实验知识的探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预习,通过预习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做到胸有全局.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仪器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关注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过程,爱护仪器.实验过程中不要因为操作不当而弄坏仪器,要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确保实验结果的获得.学生知道了该如何操作实验必然会保证课堂效率的提高.下面介绍一下实验中教师要关注的方面:

1.探究实验过程,动手操作有的放矢

为了使实验能够正常操作,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验过程,使学生明确实验现象和实验步骤.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会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动起来,从而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例如在进行《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实验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明确在本实验过程中需要通过低倍或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观察中学生需要认真从根尖的最前端向上仔细辨认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个部分,在观察中认识根尖纵切面,进一步了解根尖的结构特点和细胞功能.学生明确了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就会积极地参与课堂动手操作过程中,认真观察,积极动手,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2.观察实验现象,融入情境产生兴趣

教师的说教会使学生感觉到枯燥和无聊,不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可以产生持久的生物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生物知识的探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实验现象,给学生创设实验情境,促进学生融入到情境中,产生学习动力.

3.实践实验步骤,参与其中成为主体

实验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法,而正确的实验步骤则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例如在进行探究实验《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时,学生通过实践会明确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就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本实验中,学生可以首先提出问题: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假设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同时准备好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每组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条件进行实验设计,设计对照实验.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改变水分变量、改变阳光照射程度等不同的实验方式来进行对比探究,在实践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动手实践中学生会认识到种子发芽需要有完整的胚,以及充足的水分、空气、合适的温度.实践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实验步骤,参与到了实验过程中,更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体,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如果实验步骤有哪一步存在着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讨论或者是交流,进而使学生可以提高认识,形成深刻理解,提高课堂效率.

4.思考实验程序,理论实践相互结合

为了使学生可以对实验形成进一步的深刻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程序进行总结和归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操作的能力.通过实际的操作解决理论中似懂非懂的问题,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掌握生物知识的本质.通过学生的思考,学生的认识也会变得更加深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来调动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成为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实现思维的活跃和能力的提高.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动手操作会形成良好的互补,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陈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J].大众文艺,2010(17):26-27.

[2]宋兴江.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成功(教育),2010(07):42.

G632

B

1008-0333(2017)23-0101-01

2017-06-01

钱云飞(1990.08-),女,江苏南京,生物科技(师范),本科,中教二级,从事初中化学教学.

[责任编辑李璟]

猜你喜欢

动手实验教学生物
我也来动手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第12话 完美生物
动手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