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思考

2017-04-12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生活化物理教学模式

吴 用

(泰兴市宁界初级中学,江苏 泰兴 225463)

关于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思考

吴 用

(泰兴市宁界初级中学,江苏 泰兴 225463)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老师需要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将书本中的知识积极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促进学生物理学习的形象化、生动化和具体化,实现物理课程学习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内容、特点和要求进行研究与分析.

初中物理 生活化 教学 模式 分析

我国不断推进新的课程教育改革,强调对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因而老师在物理教学中需要积极转变观念,实现生活化物理教学,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一、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原因

1.明确学生学习目的

生活化教学主张在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或现实生活背景中完成教学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初中物理教材中主要是通过一些生活现象反应自然界的变化和运行原理,最后在相关规律总结中完成物理定义归纳,初中物理教学中以物理基础知识为主,因而学生的学习以激发学科兴趣和能力培养为主.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理解难度大,老师在课堂实践中需要适当的引入生活案例,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2.提高学生课堂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经验不足,初步接触物理容易产生逻辑上的混乱,对于抽象性的内容理解难度大,因而初中物理教学一般会采用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物理难题,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在物理课程教学中,不是所有的物理问题都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来解决,尤其是在农村物理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有限,学生物理研究的实验器材不足,导致学生物理学习存在一定局限性.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学生学习物理原理也是为了进一步了解自然和认识自然,并利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物理课程生活化教学中,老师引入生活案例,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有利于课堂内容的丰富,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3.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增长,完善物理课堂讲解效果.初中物理教材中涉及的教学点较多,包括光学知识、声学知识、力学知识和机械知识等,这些物理知识原理内容和应用特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因而老师需要结合课程计划和教学要求设计科学的教学环节,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全面和完善.初中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需要形成相对完善而系统的知识架构,并且在逻辑分析能力培养中增强自己的物理学习能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案例进行引导和启发,有助于将课本中理论性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扩大学生的学习和想象空间,全面提高物理课堂讲解效果,同时有利于老师教学手法和教学技能提升,实践应用效果明显.

二、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策略

1.生活现象类讲解

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展开拓展,老师课堂上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时,适当的引入生活中的案例或常见物理现象,启发学生对其进行思考和探究.生活化教学模式中,老师将生活情境创设入物理课堂,丰富学生基础认知范围,为教学活动展开奠定基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以课程话题为背景,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运用基本的经验和常识进行猜想和分析.例如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关于物体物态变化的内容,其中包括熔化、凝固和汽化、液化等,老师在讲解中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以下疑问“钢铁冶炼为什么能将钢材变为钢水”、“冬天河流为什么能结冰”等,老师在提出这些疑问后再从物体形态和环境温度变化等角度对学生进行提示,学生可最终得出结论,熔化是物体由固态向液态转变,而凝固是物体由液态向固态转变,转变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

2.生活体验类讲解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物理原理又高于生活,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发现物体运动的规律,在进行一系列科学验证后将其归纳总结为某种自然界的固有定律.因而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需要通过生活体验式教学,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意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和学会学习.例如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关于声现象的内容,其中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等,老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分析声音的产生原因是什么.老师可提示的生活体验包括拍桌子、拉板凳或敲黑板等,学生会发现声音产生均伴随着一些人为性的动作.因而学生基本上可以发现声音的出现均有伴随物体的运动或碰撞,由物理学定义可理解为,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关于声音的传播,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比较在固体空间包括管道内部听到的声音大小与在水池、游泳池中听到的外界声音大小是否存在不同,有过游泳经历的学生大多可以发现水中听到的来自外界的声音大小明显要比正常环境中听到的声音小.根据这一点,老师可以向学生解释声音的传播需要借助一定的介质,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依次减小,这主要是介质密度不同导致.

物理学科属于基础性的自然科学学科,其中涉及的生活常识和数学科学逻辑性知识较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启发学生学习思维增长.老师在物理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体验度和信可度,能够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联想性学习中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1]施秀英.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5(05):52-53.

[2]冷耀.试析初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J].才智,2013(09):64.

[3]汪源新.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2(09):38.

G632

A

1008-0333(2017)23-0066-02

2017-07-01

吴用(1978.9-),男,江苏泰兴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从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问题与对策.

[责任编辑闫久毅]

猜你喜欢

生活化物理教学模式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只因是物理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处处留心皆物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