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语句际关系中空间关系的表达
2017-04-12张美涛潘艳兰
张美涛 潘艳兰
(1.喀什大学 中国语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8;2.中国传媒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24)
维吾尔语句际关系中空间关系的表达
张美涛1,2潘艳兰1
(1.喀什大学 中国语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8;2.中国传媒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24)
客观世界的任何事物总是以某种特定的空间关系而存在,并且相互联系。而人类在进行言语表达时通常采用静态描写的方式反映客观事物的这种空间关系。维吾尔语空间关系的表达手段丰富多样,可以采用附加表空间关系的格位语缀所构成的词法手段;可以使用趋向性动词、发源性动词、处所词等实词类的词汇手段;可以使用具有功能类的后置词、语言成分的固定搭配所构成的语法手段等表达。文章将维吾尔语句际间的空间关系作为切入点,就其在言语中的表达手段予以探讨,以期揭示连贯话语构成的规律。
维吾尔语;空间关系;表达手段
韩礼德(Haliday)和哈桑(Hasan)曾提出“衔接”(Cohesion)与“连贯”(Coherence)等术语来研究连贯话语的句际联系。其中,连贯指语篇语义关系。他们还将语篇中语义关系分为七类,即时间、原因、转折、添加、增强、延伸和详述等。可见,句际关系是基于连贯话语基础之上提出的,在连贯话语的内部句与句之间存在着语义上的某种联系,我们称之为句际关系。
语言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世界存在的客观事物被人们以静态语言的形式反映出来。人类在描写客观事物时,讲求一定的顺序,必须按照某种特定的次序依次展开行文,不能无理无序。比如,按照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及表、由表及里、由前至后、由后至前、由左及右、由右及左、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行文。这也是人类静态的形象思维规律的体现。因此,描写类篇章中较为典型的句际关系为空间关系。
空间关系表示所描述事物、现象在空间上的相互联系。在维吾尔语篇章中,空间关系的表达手段展现出了错综复杂的现象。因篇幅所限,本文在选取例句时尽可能地做到精简。
一、借助格语缀表达
在维吾尔语中,格语缀用来表示名词和名词性语类在句子中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的功能成分。①格语缀属于黏着的附加成分,不能单独使用,必须通过附加在其他成分之后来表示不同的功能。
(一)时位格语缀
时位格语缀传统上又被称为地点格语缀,②由于其在附加过程中要遵守元音及辅音和谐规律,因此时位格有4种语音形式,即da/ta/tɛ/dɛ,缀加在名词类及其短语末尾用来描述事物发生的地点。(在此我们的研究不涉及时位格语缀的其他句法功能。)在维吾尔语篇章中,通常采用在名词类及其短语之后附加时位格语缀的方式来表达所描述事物的空间关系,突出言语者认为紧靠某一参照物所处的是某人或某物。在维吾尔语描写类篇章中,通常会以参照物为中心,依次按照顺序描写事物所处空间位置关系。
1.方位短语+时位格语缀:
在维吾尔语篇章中,时位格语缀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事物的存在处,特征存在的范围以及动作发生的地点。③表达空间关系常用的连接词语要与时位格语缀相依附,即在方位短语之后缀加时位格语缀才能完成对空间位置关系的表达。如方位词:ʃɛrq/ʤɛnob/ʁɛrip/ʃimal/aldi/kɛjni“东、南、西、北、前、后”+tɛrɛp“边、面”构成方位短语之后附加时位格语缀da/dɛ/ta/tɛ“在、在…中”构成ʃɛrq tɛripidɛ“在东边”、ʤɛnob tɛripidɛ“在南边”、ʁɛrip tɛripidɛ“在西边”、ʃimal tɛripidɛ“在北边”、aldi-kɛjnidɛ“前后边”、kɛjnidɛ“在后边”。又如:
mɛktɛpniŋ mɛrkizidɛ hɛjwɛtlik bir ʧoŋ zal qɛd køtyryp turidu.bu ʧoŋ zalda daim ʧoŋ jiʁin wɛ hɛr χil ammivi paalijɛtlɛr øtkyzilidu.ʧoŋ zal⁃niŋ ʃɛrqi tɛripidɛ yʧ qɛwɛtlik bir bina bar.bu mɛmurij χadimlarniŋ iʃχana binasi.ʧoŋ zalniŋ aldi-kɛjnidɛ qatar-qatar oqutquʧilar iʃχana bi⁃naliri bilɛn oqutuʃ binaliri bar.ʧoŋ zalniŋ ʃɛrq tɛripidɛ jɛnɛ bir ʧoŋ tɛnhɛrikɛt mɛjdani,ʃimal tɛripidɛ oquʁuʧilarniŋ jataq binasi,mɛktɛp doχturχanisi,oquʁuʧilar aʃχanisi qatarliqlar bar.ʁɛrbij tɛripidɛ kutupχana bar.
校园中央矗立着一座雄伟的大礼堂。在这里经常举办大型会议和各种集体活动。大礼堂的东边有一座三层楼,这是行政办公楼。大礼堂的前后有一排排教师办公楼和教学楼。大礼堂的东边还有大运动场,北边是学生宿舍楼、校医院和学生食堂等;西边是图书馆。
在以上片段中,以ʧoŋ zal“大礼堂”为描写参照物,分别按照顺序描述了在ʧoŋ zalniŋ ʃɛrqi tɛripidɛ“在大礼堂的东边”有yʧqɛwɛtlikbirbina“一座三层的楼”、ʧoŋ zalniŋ aldi-kɛjnidɛ“大礼堂的前后边”有oqutquʧilar iʃχana binaliri bilɛn oqutuʃ binaliri“教师的办公楼和教学楼”、ʧoŋ zalniŋ ʃɛrq tɛripidɛ“在大礼堂的东边”还有ʧoŋ tɛnhɛrikɛtmɛjdani“大运动场”、ʃimaltɛripidɛ“在北 面 ”有 oquʁuʧilarniŋ jataq binasi mɛktɛp doχturχanisi、oquʁuʧilaraʃχanisi“学生宿舍、校医院、学生食堂”、ʁɛrbij tɛripidɛ”“在西面”有ku⁃tupχana“图书馆”。“一座三层的楼、办公楼、教学楼、大运动场、学生宿舍、校医院、学生食堂、图书馆”等在上下文中属于同一词汇搭配范畴,该例借助词汇衔接得以连贯。
2.地点短语+时位格语缀:
在维吾尔语中,时位格语缀属于黏着性语缀,通过附加在地点名词或地点名词短语之后构成方位短语来表达事物的存在处、特征存在的范围以及动作发生的空间位置关系。如:
ɛtrap ʤimʤit bolup,dɛrja bojida birmu adɛm kørynmɛjtti.qaraŋʁuluqta timisqilap jyry⁃watqinimda,tujuqsiz aldi tɛrɛptɛ qatar kɛtkɛn aq rɛŋlik reʃatkilar køryndi,reʃatkiniŋ kɛjnidɛ aq rɛŋlik bir danɛ jølɛnʧyklyk orunduq ʁuwa kørynyp turatti.
四周静悄悄的,河边一个人也看不到。我正在踌躇徘徊时,忽然在朦胧的夜色中,看见前面有一排雪白的栏杆,栏杆后面隐隐约约有一张长长的白色靠椅。
该片段中,由远及近地写出“四周、江边”,再由近及远地依次写到“我、栏杆、白色靠椅”等。da/ta/dɛ缀加在地点名词短语dɛrja boji“河边”、名词qaraŋʁuluq“月夜”和方位短语reʃatkiniŋ kɛjni“栏杆后边”之后,表示事物所处的空间关系,并将前后句子按照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地空间顺序连缀成文。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例子中划线部分 aldi tɛrɛptɛ是在方位名词 aldi+tɛrɛp“前面”构成方位短语之后附加时位格语缀来表达物体所处空间关系。这些表达方式一般会在语篇行文中得到综合运用,不会拘泥于其中的一种。
3.方位名词+时位格语缀:
在维吾尔语句际表达中,通常也会采用方位名词之后缀加时位格语缀来表达句际中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如:
sɛddiʧin sepiliʁa jiraqtin qariʁanda,u egiz wɛ tik taʁlar arisida jøgilip jatqan uzun bir ɛʤdihaʁa oχʃajdu.u ʃɛrqtɛ ʃɛnχɛjguɛdin,ʁɛribtɛ ʤjajyguɛngiʧɛ bolʁan12 miŋ ʧaqirim⁃din artuq ariliqta sozulup jatidu.
远望长城,就像一条盘踞在高山峻岭中的长龙。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绵延一万两千多里。
以上片段中采用方位词ʃɛrq/ʁɛrib“东边/西边”+时位格语缀tɛ“在、在…中”构成ʃɛrqtɛ /ʁɛribtɛ“在东边/在西边”来表达长城所占据的空间意义,描写了长城由东向西的形态走向,按照顺序描写了长城贯穿东西方向的雄壮景象。
4.事物名词+时位格语缀:
ʧyʃlyki ʧalʁiʧilar tawuz bilɛn jumʃaq nan jɛp,kɛʧ kyzniŋ jumʃaq ʧøpi ystidɛ olturuʃqanda,mɛn muʃu qarijaʁaʧ tywidɛ jalʁuz olturup qoʃna mɛhɛlligɛ qaridim:qipqizil øryk jopurmaqliri,øgzɛ turχunliriʁa qadalʁan qaʁdalliq ʃaχlardiki pɛmidur- lazilar,øgzilɛrgɛ aptapqa selinʁan qipqizil ʧaqma kawilar……
中午,割草的人们吃着软馕和西瓜,坐在晚秋柔软的草上的时候,我却孤独地坐在榆树下,望着街邻:红彤彤的杏树叶,插在屋顶烟囱上的树枝挂满了西红柿,红辣子,房顶上晒着的红南瓜……
从以上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jumʃaq ʧøpi ystidɛ“软草上”、qarijaʁaʧ tywidɛ“榆树下”体现了所描述故事中“割草的人”和“我”的空间位置关系。此片段以“我”为中心依次由近及远地描述了ʧyʃlyki ʧalʁiʧilar“割草的人”、qipqizil øryk jopurmaqliri“ 红彤彤的杏树叶”、pɛmidur-lazilar“ 西红柿—红辣子”、qipqizil ʧaqma kawilar“红南瓜”等不同的事物。
(二)范围格语缀
维吾尔语范围格语缀有-diki/-tiki两种语音形式,表示客观事物的处所特征。④在维吾尔语描写类篇章中,句际间的空间关系的表达通常会使用在地点名词末尾附加-diki/-tiki来表客观世界中的人或事物在空间上所处的范围,在语句中充当状语或定语。如:
……ʃjawʃi jiraqqa qarisa,porttiki ke⁃milɛrniŋ ʤimisi qozʁiliptu……deŋiz bojidiki“hazirla maŋidu”dɛp χɛt jezilʁan kemɛ hɛ dɛp gydyk ʧaptu.ʃjawʃilarkemigɛ χuʃal ʧiqip⁃tu……
……小西向远处看了看,海港里的船只都动起来了……海边码头边上写着“马上开船”的轮船鸣着汽笛,小西他们很高兴地登上了船……
以上片段由远及近地描写了“远处的船只”,近处的“轮船、鸣响的汽笛声”以及“小西他们登上了船”。其中port“码头/港口”+tiki构成porttiki做主语kemilɛrniŋ ʤimisi“船只”的定语修饰成分,指明了轮船所处的位置在“港口里”。以上片段中的deŋiz boji“海边”+范围格语缀,即 diki,同样 deŋiz bojidiki做了主语kemɛ“轮船”的定语修饰成分,指明了写着“马上开船”的“轮船”所处的位置是“在海边”。
(三)借助其他格位语缀表达
除了借助时位格等来表达空间关系之外,向格、从格以及界限格缀加在名词类及其短语之后与趋向性动词搭配同现,也可以表达某人或某物动作行为的起点以及空间上持续的状态等。趋向性动词都是表示人或物体通过动作在空间的移动方向。⑤因此在维吾尔语句际关系的表达中,通常借助在名词之后附加向格、从格以及界限格语缀,再与趋向性动词搭配共同来表达某人或某物的空间位移关系。
1.向格语缀:
维吾尔语的向格语缀有-ʁa/-qa/-gɛ/-kɛ四种语音形式,缀加在名词类及其短语之后,表示句中位移动词所表达的动作的去向、指向等。根据语料分析,我们发现,在维吾尔语篇章中,向格语缀通常会附加在地点名词、方位名词、事物名词等语言成分之后再与趋向性动词同现,来表达客观世界存在的空间关系。
A.附加向格语缀的地点名词+趋向性动词:
(1)bir dehqan on jaʃlardiki oʁlini ɛgɛʃtyr⁃yp bir iʃ bilɛn bazarʁa meŋiptu(趋向性动词“走”).jolda ketip berip,atniŋ bir kona taqisini køryp qaptu-dɛ……
一个农民领着十岁的儿子到市场上去办事,在路上,他看见一只旧马掌……
(2)u χuʃal idi,øjgɛ kirip(趋向性动词“进来”),kitab oquwatqan oʁliniŋ ʤɛjnikigɛ noqudi(趋向性动词“捅”)-dɛ:turʁin,balam,aʃ piʃti.dɛp piʧirlidi……
她特别高兴,跑进屋里,捅了一下正在看书的儿子的胳膊肘子,说:“起来,孩子,饭已经熟了……”。
B.附加向格语缀的方位名词+趋向性动词:
(1)maʃina oŋʁa buruptu(趋 向 性 动 词“转”),razwedʧiklar ʃɛhɛrgɛ jeqinlap kɛldi(趋向性动词“接近”)……
汽车转向了右边,侦查员们接近了城区了……
(2)“ɛχmɛq”dedi møminʤan uzun ʧaʧliri⁃ni kɛjnigɛ taʃlap(趋向性动 “ 甩 ”),“ɛr kiʃidimu muhɛbbɛt bolamdu,køjyp-piʃiʃ qizlar⁃niŋ iʃi,ɛrniŋ iʃi tallaʃ.”
“傻瓜!”莫明江说着把长发往后一甩“男人要什么爱情,爱得如痴如迷是女人的事,男人要做的就是挑选。”
C.附加向格语缀的事物名词+趋向性动词:
(1)mɛn kitabni ʤoziʁa qojup(趋向性动词“放”),rɛsimni tamʁa ʧaplap qojdum(趋向性动词“贴”)……
我把书放在桌子上,把画贴到墙上……
(2)dadisi ʤigdini janʧuqiʁa selip(趋向性动词“装/塞”)meŋiptu.baliniŋ ʤigdini bɛkmu jegysi kɛptu.
父亲把沙枣装在口袋里继续赶路,儿子非常想吃沙枣。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向格语缀通过缀加在地点名词、方位名词之后,再与趋向性动词连用,表示作为运动方向的地点、目标。如ba⁃zarʁa meŋiptu“去市场”,øjgɛ kirip“进屋里”,ʃɛhɛrgɛ jeqinlap kɛldi“接近城区”,oŋʁa burup⁃tu“向右转”,kɛjnigɛ taʃlap“往后甩”;向格语缀通过缀加在事物名词之后,与表处置意义的动词连用,表示把客体事物移至何处。如ʤoziʁa qojup“放桌子上”,tamʁa ʧaplap qoj⁃dum“贴墙上”,janʧuqiʁa selip“放口袋中”。以上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从上位范畴来讲,我们把上例中oʁliniŋ ʤɛjnikigɛ noqudi“捅儿子的胳膊肘子”的ʤɛjniki“胳膊肘子”归入了地点名词,根据语义判断ʤɛjniki表示人体的一部分,但在其后附加向格语缀再与趋向性动词共现时,同样可以表达空间关系,故我们将其归入空间范畴。
2.从格语缀:
在维吾尔语中,空间的表达可以借助从格语缀来表达,从格语缀有两种语音形式-din/-tin,可表示动作、距离、时间的起点。表距离的起点就有了表达空间特性的基点。在表达空间时,与从格语缀搭配的句式模式有两种,即地点名词/事物名词+从格语缀+发源性动词。⑥发源性动词是指表示动作或行为发出起点的动词,这类动词与从格语缀构成的短语搭配来表达事物间的空间意义。
A.附加从格语缀的地点名词+发源性动词:
(1)bu jɛr ʃɛhɛrdin qanʧilik jiraq?
这儿离城有多远?
bu jɛr ʃɛhɛrdin 50 kilometir kelidu(发源性动词“走”).
这儿离城有50公里。
(2)mɛn mɛktɛptin ʧiqip(发源性动词“出发”)ʃɛhɛrgɛ maŋdim.u ʃɛhɛrdin qajtip(发源性动词“返回”)mɛktɛpkɛ maŋdi.
我出了学校向城里走去。他从城里返回向学校走去。
B.附加从格语缀的事物名词+发源性动词:
(1)ʃair harwidin sɛkrɛp pɛskɛ ʧyʃti(发源性动词“跳”)……
诗人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2) birdɛmdin kejin aptomobil ʤamaɛt χɛwvpsizliki idarisi dɛrwazisidin ʧiqip(发源性动词“出去”)……
一会儿,汽车开出了公安局大门……
在以上例句中,从格语缀附加在表地点、方位及事物名词之后,再与发源性动词同现来表达某人或某物动作行为的起点以及空间上持续的状态。发源性动词涉及上例中meŋiptu“走”、ʧiqip“出去”、qajtip“返回”、sɛkrɛp pɛskɛ ʧyʃti“跳下来”等发源性动词。在维吾尔语篇章中,向格语缀、从格语缀分别与趋向性动词、发源性动词搭配表达空间位置关系也是很常见的表达手段。
3.界限格语缀:
在维吾尔语中,界限格表示运动、行为或距离所持续的空间范围界限。界限格语缀有-ʁiʧɛ/-giʧɛ/-qiʧɛ/-kiʧɛ四种语音形式。在表达空间关系时,通常会采取将界限格语缀附加在地点名词或方位名词之后,再与趋向性动词共同出现这种表达手段。
A.附加界限格语缀的地点名词+趋向性动词:
biz uni taki mɛktɛpiʁiʧɛ uzitip qojduq(趋向性动词“送到”).u hajaʤanlanʁinidin søzlijɛlmidi wɛ nemɛ dejiʃinimu bilmɛj qaldi.
我们一直把他送到了学校。他激动得说不出话,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B.附加界限格语缀的方位名词+趋向性动词:
tynygyn mɛn ʃɛhɛrniŋ ʁɛrbidin ʃɛrqiʁiʧɛ pijadɛ maŋdim(趋向性动词“走路”).bygyn ajaʁlirimni køtyrɛlmɛj qaldim.
昨天我步行从城西走到城东,今天我的脚都抬不起来了。
二、借助虚词表达
虚词是用来联系语法单位的意义高度抽象化的一类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在维吾尔语中,虚词数量有限,但作为语法手段之一,其语法功能却不可忽视。其中,后置词指用在代词或名词化词类之后的一类虚词。有一些后置词在维吾尔语句际中具有表空间关系的功能。如arqiliq“通/经过”、qarap/taman“表动作运动方向”、qɛdɛr“表距离、范围等的截止界限”、tartip/baʃlap“表距离的起点”等,这些后置词必须要求一定的格位形式的名词结构搭配共同来表达动作在空间上的移动。
(一)与主格名词搭配的后置词
在维吾尔语句际中,arqiliq、qarap、taman直接与主格(零形式)名词搭配,表达动作在空间上的移动方向。如:
(1)ular jaʁaʧ køwryk arqiliq neriqi qirʁaqqa øtyʃti……
他们通过了木桥到达了对岸……
(2)ular qizil køwryk taman maŋdi……
他们朝克孜尔桥方向去了……
(二)与向格语缀名词搭配的后置词
在维吾尔语中,后置词qɛdɛr“到……为止”要求必须与向格语缀名词搭配,共同表达事物在空间上的截止界限。如:
mɛn qɛʃqɛrdin yrymʧigɛ qɛdɛr ajropilanda bardim.
我乘飞机从喀什到了乌鲁木齐。
(三)与从格语缀名词搭配的后置词
在维吾尔语中,后置词baʃlap/tartip“从……开始”要求必须与从格语缀名词搭配,共同表达事物在空间上的距离起点。如:
muʃu østɛŋdin baʃlap(tartip)bu tɛrɛpniŋ hɛmmisi bizniŋ nahijigɛ qarajdu.
从这条渠道开始,这边都属于我县管辖。
三、借助其他词汇表达
在维吾尔语中,表达事物空间关系的手段除了采用附加格位语缀、趋向性动词、空间后置词等手段以外,还有表达空间的副词和代词也可以表达事物在空间上的位置关系。
(一)处所副词
处所副词,我们也称“空间副词”,是表示动作的进行和状态存在的地点的副词。⑦如:beri“这边”、neri“那边”、jeqin“近”、jiraq“远”、juqiri“向上”、alʁa“向前”等。
“bu nɛrsilɛrni neri(neriraq)qojuŋ”asidɛ kɛnʤigɛ alijip qojup dedi……
“你把东西放在那儿(放在那边一点)”阿瑟黛瞪了一眼坎吉说道……
上例中,neriraq是neri的比较级。这些处所副词有比较级的形式变化。neriraq被译为“那边一点”,同样表达了物体的空间位置。
(二)处所指示代词
在维吾尔语中,有一类指示处所、方位的合成指示代词,这些合成指示代词通常由指示代词与jɛr“地方”经过语音合并构成合成指示代词。如bujɛr(bu“这”+jɛr“地方”)、muʃujɛr(muʃu“这”+jɛr“地方”)、mɛjɛ(mana“这”+jɛr“地方”)等以及ujɛr(u“那”+jɛr“地方”)、awujɛr(awu“那”+jɛr“地方”)、ajɛr(awu“那”+jɛr“地方”)、aʃɛ(aʃu“那”+jɛr“地方”)等。除此,还有针对处所指示代词提问的疑问代词,如qɛjɛr/nɛ/qeni“哪儿/哪里”等可以表达句际间的空间意义。
——balam,meniŋsaɛtimqeni?/(nɛdɛ/qɛjɛrdɛ)?
——孩子,我的手表在哪儿?
——dada,bujɛrdɛ/muʃujɛrdɛ/ujɛrdɛ/awujɛrdɛ/……
——爸爸,在这儿/在那儿。
上例中,问句涉及到询问地点时,使用qe⁃ni、nɛdɛ或qɛjɛrdɛ均可;答句涉及到物体存在的空间位置时,可以用 bujɛrdɛ、muʃujɛrdɛ、ujɛrdɛ、awujɛrdɛ等来指示,这其中存在近指与远指的区别,距离说话人在实际距离或心理距离上近的,如 bujɛrdɛ、muʃujɛrdɛ等都属于近指,离发话人实际距离或心理距离远的,如ujɛrdɛ、awujɛrdɛ等都属于远指。
(三)人称代词构成的处所词
在维吾尔语中,有一部分指示处所的成分,它们是由人称代词之后附加从属格位语缀之后,再附加时位格/从格语缀,来表达事物的空间关系。如:在mɛn/u“表单数的第一、第三人称代词”、sɛn/siz“表单数的第二人称的普称/敬称”、biz/silɛr/ular“表复数的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等人称代词之后附加从属语缀的-niŋ“的”,再附加时位格语缀,即 meniŋ-dɛ(meniŋ-din)/seniŋ-dɛ(se⁃niŋ-din)/bizniŋ-dɛ(bizniŋ-din)/uniŋ-dɛ(uiŋdin)。如:
bizniŋdɛ pul joq,silɛrniŋdimu pul joq,ular⁃niŋdɛ puli bar.
我们没有钱,你们也没有钱,他们有钱。
在维吾尔语中,表达空间关系的手段丰富多样,主要有词法手段、词汇手段以及语法手段。其中包括通过附加表空间关系的格位语缀所构成的词法手段;使用趋向性动词、发源性动词等实词类的词汇手段以及使用具有功能类的后置词、语言成分的固定搭配所构成的语法手段。通常在一个描写片段中,需要表达空间位置关系时,不会拘泥于一种表达手段,可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手段一同使用。
值得说明的是,我们所探索的是在句际关系视域下,维吾尔语篇章中表达空间位置关系的主要构成要素或表达手段。以上空间关系的表达手段不仅存在于句际之间,还存在于句内。前者正是通过空间关系的表达手段将前后语句串接起来成文的。而后者通过空间表达手段完成句内的空间表达,从而有助于产生更大范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表达。例如在名词及名词类成分后附加表空间关系的格位语缀,这种表达手段形式上用来连接句子,功能上表达一个处于句内的人或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
注释:
①⑤⑥⑦力提甫·托乎提:《现代维吾尔语参考语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58、347-348页。
②哈米提·铁木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67页。
③④杨承兴:《现代维吾尔语语法》,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41页。
[1]吴应天.文章结构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201-202.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58-71.
[3]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8-79.
[4]薛玉萍.维汉空间范畴表达对比研究[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16:51-57.
[5]M.A.K.Halliday,Ruqaiya 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47-85.
Abstract:Any object exists in the world in a certain kind of spatial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and all are interrelated with one another,and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of objects is often reflected in languages in the way of static description.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 various means in Uyghur expressing spatial relationships:morphological means of attaching to a word an affix indicating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lexical means of using a directional word,an original verb,or a location word,and grammatical means of using functional post⁃positions or fixed phrases.
Key words:Uyghur;Spatial relationship;Means of expression
[责任编辑]:马 梅
The Expression of Spatial Relationships in Uyghur Sentences
ZHANG Mei-tao1,2PAN Yan-Lan1
(1.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s,Kashgar University,Kashgar Xinjiang 844008;2.School of Literature,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24)
H215
A
2095-6967-(2017)03-045-08
2017-03-09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疆项目青年项目“维吾尔语句际关系研究”(XJJC14740003);国家语委2015年度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核心区语言战略研究”(ZDA125-24)的阶段性成果。
张美涛,喀什大学中国语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2015级在读博士;潘艳兰,喀什大学中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