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喻文化时代纪录片如何讲故事
——以纪录片《海洋》与《伊斯坦布尔的猫》为例
2017-04-12戚丽霞
□ 戚丽霞
后喻文化时代纪录片如何讲故事
——以纪录片《海洋》与《伊斯坦布尔的猫》为例
□ 戚丽霞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科技发展迅猛之际,人类即将进入后喻文化时代,影视语言又无所不能,我们需不需要讲故事?人类文化不断发展,无数新鲜的故事被讲述,但是讲故事的原理永远没有变化。讲故事,是纪录片的思想深度所在,体现的也是导演对人生、对社会的领悟能力和掌控能力,体现出对人本身、对人性的深层关注和思考,影片本身的内容,更为接近人类学和民俗学,于是深入人心,赢得观众的认同。
后喻文化时代;互联网;自然生态类纪录片
时间回到1927年10月12日,“我的心意已决,一定要按照卡尔·马克思书中的场景那样将《资本论》拍成电影”,这是蒙太奇学派奠基人谢尔盖·爱森斯坦坐在长六万米的胶片堆上写下的豪言壮语。今天,尽管有人依然嘲笑爱森斯坦此言,但观众已经在时空自由的影视叙述语言中习惯各种组接交错了。
再提起一人,玛格丽特·米德,美国的人类学学会主席,现代人类学最重要的学者之一。晚年的她,在重磅作品《文化与承诺》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个时代。在后喻文化时代,长辈反过来要向晚辈学习,知识以解构、重构等多元的方式产生与传播。
回到主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科技发展迅猛之际,人类即将进入后喻文化时代,影视语言又无所不能,我们需不需要讲故事?如果需要,我们需要如何讲述故事?纪录片的摄制和编辑又该如何处理?在后喻时代,谢尔盖·爱森斯坦的豪言壮语不再是痴人说梦,但更需要了解本质。无论宏大伟岸还是细碎微小,都将被精彩讲述。姑且拿2011年上映的法国纪录片《海洋》和2016年上映的《伊斯坦布尔的猫》为论述之据。
讲故事和听故事,是人类人性的需求及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类文明前进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口头文学阶段,比如《诗经》,都是整理广为传播的口口相传的诗歌,那就是最早被叙述的故事。还有孔子、庄子等著述,都不是作者本人写作的,而是后代弟子所整理的;二是有表演动作的戏剧舞台,比如南戏、元杂剧等;三是用文字符号写就的文学作品,代表性就是近现代的小说了;四是声光电阶段,代表就是1895年12月28日诞生的电影了。最有意思的是,电影诞生之初,第一批观众看到的就是纪录片。路易斯·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工厂的大门》《婴儿的午餐》《火车进站》等片,就是身边生活的表现,是摄影机直接曝光所摄取的。后来,当电影告别杂耍,人们对镜头画面已经习以为常,当火车再迎面开来时,也无动于衷了,不会再慌不择路地逃出影院,也不会津津乐道地谈论影像。虽然观众对电影再不觉得新奇,但电影中的故事仍然魅力不减。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影视为手段的传播越来越火热,而影视无论是作为产品还是艺术品,始终能打动观众的一定是故事。
今天,影视艺术作为独立的一门艺术而存在了,甚至上演一个又一个商业传奇。自然而然,我们一定是需要讲故事的,而且随着观众欣赏口味的提升,还要更加努力地把故事讲得更精彩。
假设我们不讲故事,行得通吗?回到影片上,在观看纪录片《海洋》时,大多数观众会觉得震撼和不可思议,这是拍出来的吗?这种感受一直伴随着壮美的海洋奇观而萦绕在心里。看到片尾时,人们还没回过神来,在忧伤的乐曲中看到拍摄花絮,又一次在回味中被震撼了,一切都是真的,仿佛看见了上帝,有了神性。诚然,讲故事和听故事是人类的基本需求,那么纪录片首先要具有神性(震撼性),见所未见,知所未知,正所谓意外的深刻,哪怕是视觉呈现所带来的表面现象。
了解一下《海洋》的拍摄背景就知其不凡。这是当今投资最高昂的纪录片,耗时也最长。《海洋》剧组前后花了5年时间,动用12个摄制组,70艘船,在全球50个拍摄地,拍摄了超过100个海洋物种,收集了500个小时的视频素材,最终剪辑了104分钟的成片。简单地罗列数据,再简单地解读一下,就知道他们做了其他人没有做的事情。剧组还为了拍摄,改进已有的拍摄设备,才能在动荡的大海里拍到那么平稳美丽的画面。为了获取各种精彩的画面,制作组使用了遥控直升机、大型摇臂、防水壳等等现代化的摄影设备,甚至在法国国防部的帮助下将一枚鱼雷改装成了摄影机,只为了拍摄一个鱼群追着摄影机游来的画面。在巨量的辛苦付出之后,才有一席视觉大餐呈现在观众面前。
海洋神秘莫测,该片只要拍出来就会带来震撼,但对于创作者来说还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可以挖掘的深度。这是要谈的第二点,讲故事和听故事,除了见所未见的神性,还需要更深刻的人性挖掘。该片导演雅克·贝汉曾在谈及他的另一部纪录片《迁徙的鸟》时说:“飞翔对鸟来说,不是人们想象的什么乐趣,而是为了生存而拼搏……许多困难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确实如此,其实很多动物的自然行为被记录进人类的镜头的时候,编导如何遴选,同样涉及到“人性”的话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动物世界的规律,但人类社会何尝不是如此?鸟儿是为了生存而年复一年地迁徙飞翔,人类也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乃至颠沛流离。这是纪录片的思想深度所在,体现的也是一名导演对人生、对社会的领悟能力和掌控能力。无论怎样,都是体现出对人本身、对人性的深层关注和思考,影片的内容更为接近人类学和民俗学,于是深入人心,赢得观众的认同。
保护自然环境是今天全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海洋》是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环保主题自然是抓住了人心。这其中还有一些技巧可寻。“自然类纪录片,就是人类对客观自然进行主观描述的产物”,这是今天传媒教材里的普遍认知。这种主观描述,就是叙事方式,叙述方式就是讲一个故事。
一是情节取胜。情节即是事件的安排,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如是说。在《海洋》中,海豹妈妈为了让孩子下水游泳,在旁边不停地鼓励,还下水演示,小海豹终于迈出第一步。小海豹把头伸进了水里又缩回去的过程,让观众忍俊不禁,也让人意识到其实动物的世界和我们人类的世界是一样的,如此达到通感、共振,这个事件的安排,精彩之处在于有了“性格”,这种“性格”也是情节里的小事件安排体现出来的,互相印证,彼此生发。另外,据数据公司统计,中国观众的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对情节的依赖最大,要有一系列的事件安排来建立起形象或性格,观众才能投入。例如这一情节:人类捕杀鲨鱼,割了鱼翅,就将鲨鱼扔回大海,伴着血色,没有鱼鳍的鲨鱼笔直地向海底深处坠去……画面意象明确,视角独特,这一事件的安排触目惊心,更有警示的作用——那一垂直的坠落,仿佛是英雄牺牲,控诉得非常有力,典型的情节取胜。
再看看《伊斯坦布尔的猫》。这部关于伊斯坦布尔市民和流浪猫和谐互动的纪录片打动了很多人,美国影评人评价汇总网站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7%,IMDB网民打分也达到8分(满分10分),中国网站豆瓣评分8.6分(满分10分)。纪录片原名Kedi,是土耳其语猫的意思。影片跟踪拍摄了很多猫与人的故事,最终剪辑留下了7只性格各异的猫,展示了伊斯坦布尔街头的猫与人共处的生活片段。其中,专门吃高档西餐的猫非常有礼貌,在高档餐厅的橱窗口像人一样举手,然后就是耐心的等待,期间进出店门还有人专门开门送客,细节和事件的安排,无不散发着魅力。还有一只很霸道的猫,独占一方,连街边的小狗都怕它。如果说《海洋》宏大伟岸,那么《伊斯坦布尔的猫》就是微小细碎了,但两者都有很好的事件安排,才能在大量素材里承载情感、建立情节,散发着叙事的魅力。
二是角色关系。承上,每个情节的出现都有一个使命和意义。至于为什么出现,那就是角色之间的关系了。角色之间组成了一个关系网,角色在关系网中通过不断发生的事件去推动情节发展。这中间包括悬念设置和冲突展现,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冲突是一门考究的艺术,冲突要有铺垫、积聚,还要环环相扣,冲突不能靠简单粗暴的场面叠加,悬念有时是为了延迟冲突而服务的。在《海洋》中,主要讲述海洋中生物的故事,但是片中有一个小男孩出现,通过他的视角来观看海洋,来代入观众,从而将人和海洋联系起来。通过这个设计,还增加了角色关系之间的冲突,尤其是以小孩视野审视人类破坏环境、危及自然生命的行为时,就与环境破坏者产生了强烈的冲突。有时,悬念还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缓冲一下,慢慢累积力量。再看《伊斯坦布尔的猫》,每个猫的故事,都有一位与之亲近的人来讲述,加上叙述者自身的遭遇和生活、工作环境,在故事中又有了故事,事件讲述者也是事件被讲述者,意味无穷,所以该片才很好地代表了伊斯坦布尔,展示了城市的个性,这是角色关系设定带来的讲述魅力。这样的魅力,无疑是成功的艺术处理。
三是节奏。很显然,这是一个时间概念,简单理解就是快慢。讲故事,也就是叙事时间,专业上也称之为“文本时间”,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是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的文本秩序。叙述节奏与叙事时间并不是等速的。就像电视纪录片往往通过省略、概略、减缓、停顿或者加速、延缓等叙事方式来改变叙事时间,不断破坏人们固有的心理程序,促使受众心理活动增加,实现叙事张力的内在控制,叙事节奏与时间既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交错的;既可以是快与慢的组合,也可以是一致与交错的复合……有了情节,有了角色关系,是什么调动观众的情感呢?是节奏。想知道节奏如何重要吗?让人匀速地演唱流行歌曲,估计流行歌曲也不流行了吧?这就是节奏的作用,是它赋予了事件以变化。著名编剧王兴东说:编剧法其实就是对比、省略、重复。编剧法不就是讲故事吗?对比带来冲突,重复带来加强……这一切说的就是节奏。再看《海洋》的段落,在广阔平静的海面上,有两条座头鲸的尾巴露出水面,仿佛在旋转着跳舞;随着镜头推进,两条尾巴形成漩涡,伴随着座头鲸的鸣叫,海面恢复平静。但是你感觉海面下一定是发生了什么,这个时候音乐也停止了,紧接着一大群座头鲸浮出水面,画面更加富于动感,随之镜头时间缩短,密集而集中地带给你冲击力。先是慢,后是快,先是悬念(优雅),后是震撼(壮阔),这就是节奏,以时间的变化带来情节的推进和升华。还有就是小海龟出生,画面安静祥和,然后在经过海滩进入海洋时,面临着生死考验,密集的海燕成群结队地飞冲猎食小海龟,一只两只成组的飞冲和叼起海龟的画面,短促密集,最后一只小海龟终入大海活了下来。这组镜头在节奏中制造了戏剧效果和情感张力,不能不说精彩。之所以选择以上两部纪录片来举证,原因很简单,拍摄动物的也会拟人化,也要讲故事。那么拍摄人物和事件的纪录片呢?就更应该讲故事,讲好故事。人类文化不断发展,无数新鲜的故事被讲述,但是讲故事的原理永远没有变化,已经成为基本。
总之,后喻文化时代的内容和形式,无非是老瓶装新酒。怎么能在传播时增加传播力呢?就是要讲故事。如何讲故事?要研究基本故事法,但选题上要避免刻板印象,不要一拍广州就拍老几样,吃的是拉肠、住的看西关。后喻文化对内容有了更高的要求,广泛而普及的故事还是故事吗?要拍摄出新意和震撼,实在是难上加难,但影视工作者需勉力为之。
(作者单位:广东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