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初探
2017-04-12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中心小学蔡惠华
文/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中心小学 蔡惠华
新形势下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初探
文/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中心小学 蔡惠华
一、新形势下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作用
1.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是语言文字的教学,同时也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其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对小学语文中的德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一些经典的诗词文化,歌颂着许多爱国情怀的精神,以及讲述着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历史。这对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小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学生的年纪一般比较小,心理和身体都正处于成长阶段。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着重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尤其是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思想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3.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来文明历史留下的瑰宝,它对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只是存储比较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充分。通过语文中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小学生可以充分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归属感,并使他们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新形势下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策略
1.利用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宽泛,蕴含着教育的价值,其中有许多古诗词、古代建筑等内容,这些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怀,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例如,在学生学习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课时,文章中介绍了圆明园是由三个园林组成的,并且里面有许多文物宝藏。从文章中我们能感受到圆明园的金碧辉煌,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但是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没有能够很好地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导致圆明园被毁灭的悲剧。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谈一谈圆明园被毁的感受,并让他们探索一下其中的历史原因。最后,由教师总结观点,圆明园的毁灭是因为旧中国落后导致的,从而不能够保护自己国家的文化建筑遗产。所以,要让学生们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让祖国变得更强大,不再受他人欺负,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创建语文课中传统文化情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在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也不要死板的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创建情景,以便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学习《揠苗助长》这课时,就要帮助学生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揠苗助长》这一则古代寓言主要讲一个古人,希望自己的稻苗长得快一点,然后就自己拔苗,把稻苗拔高,最后稻苗都死了的故事。这则故事主要告诉学生要遵守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但是当教师讲解的时候,也可以告诉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的观点: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同时,人与人也要和谐相处,建设和谐社会。
3.开展传统文化的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课外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体会等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与理解。开展传统文化的课外活动,有利于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在学习《伯牙绝弦》这课时,主要讲授伯牙与钟子期之间友谊的故事。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将古琴拿到课堂上来,让每个学生体验古琴,让学生亲身感受古琴的魅力。如果有机会,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学习中国传统乐器,让学生去找找自己的知音。这样,学生们可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文化后面的故事,有利于传承中国文化。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