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网络舆论危机下政府公信力的提升策略

2017-04-12蒋雨丽

视听 2017年10期
关键词:公信力突发性舆论

□ 蒋雨丽 华 峰

公共网络舆论危机下政府公信力的提升策略

□ 蒋雨丽 华 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各种矛盾冲突不断出现,传统的媒体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而互联网的兴起,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政平台。但是由于网络媒体的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网络舆论危机潜伏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倘若公共网络舆论危机处理不好,就会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从提升政务透明度、转变政府执政理念、明确责任意识、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等四方面来不断完善政府职能,提升政府公信力。

公共危机;网络舆论;政府公信力;策略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的几件突发性公共事件经新兴的网络媒体报道,掀起巨大的波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使得人们开始注意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并逐渐将网络转化为舆论的主阵地。网络舆论作为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主要推动力,它既有可能诱发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安全的突发事件,也能够有效控制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舆论平台的相关监督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网络舆论危机潜伏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如果不能处理好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则会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提升政府公信力、加强政府对网络舆论的治理是当务之急。

一、公共网络舆论危机下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它不仅为网络舆论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提升了网络舆论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深度。在网络舆论的推动下,突发性公共事件频频发生,有时甚至转化为群体性事件,威胁社会的稳定。因此,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必须重视网络舆论,它既是民意表达的途径,也是政府了解民意的窗口。若是我国政府部门能够有效地管理和引导网络舆论,可以减少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反之则可能诱发突发性事件,破坏社会的稳定秩序,由此可见网络舆论决定着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网络舆论存在两面性。一方面是网络舆论能够诱发突发性公共事件。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同一件事的观点和见解自然不同,在对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每个人都可能是一个“意见领袖”,随着信息量的扩大化和争论程度的上升,舆论可能走向极端化。基于匿名心理的存在,很多民众发布一些不负责任且没有考究的信息,误导参与者在主观作用下扩大其不利影响,甚至会在一定条件下诱发突发性公共事件,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另一方面是网络舆论能够减少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网络媒体已经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内部,成为民众利益表达和思想交流的舆论渠道之一。网络舆论正在成为社会舆论的“航向标”、政府了解民意的“出风口”、公民参政的“入场牌”。如果政府能够有效地管理和引导网络舆论,就能以网络舆论为手段,减少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从而减弱突发性公共事件所造成的社会危机。

在网络信息瞬息万变、突发性公共事件频繁发生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舆论引导者指引方向,就会导致网络舆论危机的爆发,影响社会的秩序稳定。那么这个中间调控者由谁担当最合适呢?自然是有威望、有百姓支持的政府。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就必须对人民负责,在公共网络舆论危机下,因危机的不稳定性和破坏性,使民众对政府寄予厚望和信任,政府能有效地化解网络舆论危机,是其获得公信力的重要保证。近年来,由于各项水平指标的提高,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政府官员一心为己而忽略人民,就会降低人民对政府的支持度和信任度。最近两年“反腐倡廉”工作力度的加大,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在公共网络舆论危机下提升政府公信力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任务。

(一)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政府公信力反映了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政府行为的客观结果,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政府的各项决策或行动都与企业和市民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因此政府在执行政策时,必须具备公信力,公平公正地处理事务,不偏颇,不徇私,才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提高公信力,也是在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政府部门更加完善,人们自然就愿意相信政府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就会服从政府的领导,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如2008年拉萨打杀抢烧事件在短短几天内被迅速解决,充分反映出政府的强大以及人民对于政府能力的信任。

(二)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离不开政府这个无形的手加以调控。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激烈的竞争,在竞争的过程中,各个主体要守法依法,同时也要坚守信用底线,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幕后调控者,必须要建立政府信用。政府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要想推动市场经济前进,就必须加强政府信用建设,从而更好地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证社会稳步向前发展。

二、公共网络舆论危机下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策略

政府公信力体现的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信、互依、协同合作的关系,是政府所拥有的一种潜在资源,它更是政府与社会的一种新颖的互动关系。想要拥有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就必须是一个廉洁奉公、高效的政府,只有这样的政府才具备较高的公信力。一旦政府失去公信力,就有可能遭到人民的唾弃和疏远,从而引发社会恐慌,造成社会动乱。因此必须加快提升政府公信力,从而减弱网络舆论所造成的危机,保证社会的稳定。

(一)加强政务公开,建设透明型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是公民知情权的有力保障,是政府与公民交流互动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公信力的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改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那种传统的“官本位”思想随着网络的发展已经被打破,如果政府部门还抱着信息公开与否都不重要的态度,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当公众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听不到政府的声音,只能通过网络来了解事件信息,这样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政府部门要加强政务公开,例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或者出台重大决策,都应该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扩大开来,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到最新动态,从而能够依照相关程序来行事,降低舆论风险。其次是尽量公开政府部门的办事程序和环节,让民众能够参与其中,保持政府行政的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很多时候,我国的政府部门在信息方面模糊不清,不能保持信息透明度,公众无法及时明确政府的实际意图,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而网络则成为公众发泄情绪的场地,逐渐引发舆论危机。只有建立政务公开、信息透明的政府,才能保证公众的知情权,保证广大民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二)转变执政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

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人民权益的保障者,服务型政府强调的是为人民服务。“是否把公众利益至上的理念作为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政府公信力的基础。”政府工作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人民提供服务,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各级政府工作人员都要始终牢记“执政为民”的理念,一改往日的官本位思想,要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获取民众信任的基本途径,因此各级政府要增强服务理念,完善网络服务系统,把职责重心放在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上,坚持以人为本,有效预防公共危机的发生,增强公众的信任度。

(三)明确责任意识,建立务实型政府

一个有责任的政府才能为人民办实事,才能拥有民众高度的认可和信任。政府的外在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公众对其的认可度和评判,而政府的行为又将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务实型政府就是要对人民有高度的责任感,将人民的事实实在在地办好,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网络媒体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各种监管体制不够完善,法律条例尚在制定中,网民过度使用言论权力,匿名发布虚假和不负责信息,都将会使网络舆论危机扩大化。这就需要政府行动起来,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进行有效的监管,并把每项条例落实到位,做好信息的把关者,同时也要加强公众网络素质的建设,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网络规范教育,提高道德修养,净化网络环境。在面对关乎社会公共安全和利益的突发性事件时,为避免网络舆论造成危机,各政府部门要明确分工,第一时间将责任落实到位并公布于众,主动承担责任,快速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来化解危机或减少危机的影响范围,从而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

(四)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建设公信力政府

首先是要健全网络功能,网络逐渐成为政务信息公开的平台,政府部门要加强各自门户网站的建设,注意信息种类的归纳,并能够及时发布信息,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地接收到政府部门的最新政策通知;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保障公众问政满意度;加强网络监督,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引导公众合理使用网络。

其次加强网络舆论监控,信息传播的随意性源自于网络的互动性和虚拟性,这可能导致人们做出现实生活中难以想象的行为。因此必须对网络信息进行把关,尽最大可能筛选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了解网络舆论现状,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加以应对。

最后是推动网络立法,“无规矩不成方圆”,面对相对自由的网络空间,舆论危机随时危害社会的安定,必须要积极推进网络立法,把人们的言论自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政府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三、结语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网民的数量会随着网络的普及而不断增多,虽然网络化不会导致公信力问题,但是网络舆论就像一个放大镜,将政府的公信力问题不断放大,舆论危机弱化政府公信力。有较高公信力的政府能在网络危机中获得公众的真诚配合,具备控制社会心理状态的能力,能够有效激励公众以积极、信任的态度支持和配合政府治理危机。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信息时代,网络舆论危机随时会损害人们的公共利益,影响社会和谐。政府更应该有所作为,提升公信力,积极应对网络舆论危机,并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网络监管制度,净化网络环境,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

1.谢新洲,安静.微信的传播特征及其社会影响[J].中国传媒科技,2013(11):21-23.

2.王茂涛,冯伟.公共危机管理视野下的政府公信力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10-113.

(蒋雨丽:南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华峰:国网南阳供电公司新闻中心)

更正

《视听》2017年第9期第108-109页,《政务新媒体引导网络舆论的问题与对策》(作者殷敬淇、赵星云)一文,因编辑疏忽,遗漏了如下内容:

该文系承德市社科联重点课题 “自媒体时代承德市地方政府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71015。

特此说明,以作更正。

《视听》编辑部

2017年10月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公信力突发性舆论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