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图书馆学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述评*

2017-04-12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图书馆研究

高 雅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本研究系国家重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图书馆学史专题研究:中国现当代图书馆学史研究”(13AZD066)成果之一,得到“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外访学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资助。

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图书馆学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述评*

高 雅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本文梳理了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图书馆学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之相关研究成果,得出研究重点主要在传播概貌、传播方式、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管理、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图书馆等方面,研究成果大致分为历史回顾、实践介绍、比较研究等类别,总体呈现专题研究少、研究领域不全面、研究深度不足等特点。

图书馆学 美国 中国 综述

1 研究缘起

中国图书馆学是20世纪初中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的产物,其产生及发展一直与国外图书馆学的引入传播密切相连。“图书馆的历史反复表明,凡是中国图书馆的重大发展期,就是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时期,图书馆的变化在宏观上是受社会变革的影响和支配的”[1]。20世纪初一批留美学生的归来开启了中国图书馆学事业的序幕,因此中国图书馆学在创立之初就深深打上了美国图书馆学的烙印[2]。新中国成立后,图书馆界将借鉴学习的重点转向了苏联,中美图书馆界的交流在这一时期陷入了停滞状态。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美国再次成为我国图书馆界学习引进的主要对象,中国图书馆学在其影响下获得了新的发展。

2 研究意义

20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解冻以来,两国交往互动日益频繁,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各个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的影响,在图书馆学领域也是如此。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图书馆界获得了空前的活跃与发展,图书馆学人再次以开放的态度积极引入国外的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图书馆学。这些吸收借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现代图书馆学的发展历程。因此对于这一主题进行研究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关于美国图书馆学对中国影响的研究相对匮乏,大部分关注点都在于20世纪上半叶中国图书馆学建立初期美国的影响,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这一空白,充实当前有关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同时,对于改革开放后美国图书馆学的传播以及影响情况进行梳理,有助于从国际化视野的层面来理解中国图书馆事业,利于图书馆学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当代图书馆学的研究与创新提供思路。

3 研究界定

图书馆学术思想是指在图书馆学的相关学术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观点与理念。影响研究是指在超越国家、语言和文化界域的不同事物之间的,基于互动影响事实而进行的一项专门研究[3]。

本文的研究重点为中美建交之后美国图书馆学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即开始解冻,小范围的双向交流与文化传播业已出现,图书馆界亦开始有相关的研究成果问世,故作者在文献调查时将发表时间起始点界定为1972年。

4 文献检索策略

(1)检索工具

作者采用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EBSCOHost学术信息、商业信息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全文学术期刊、Emerald管理学、经济学、工程学数据库以及相关的书目、索引、年鉴等进行检索,并参考了部分国外网站的相关信息,如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美国华人图书馆协会(Chines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CALA)等。

(2)检索方式

对于中文文献,作者先用“美/西方/外国/国外”+“图书馆学”作为检索词进行概述性文献的检索,再使用“美/西方/外国/国外”+“图书馆基础理论/分类/图书馆管理/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技术/数字图书馆”等检索词来检索各分支领域。在利用英文数据库时使用“America&Chin*&librar*”“United States&Chin*&librar*”“US&Chin*&librar*”进行检索。之后通过检索结果中的参考文献及引用文献为线索进行追溯。在此基础上,人工剔除重复的及不相关的文献,以保证文献检索的查准率。

检索时间为2016年3月,检索获得用于分析论述的文献发表时间为1972-2016年。

5 文献主题分析

经过检索的到的论文主要有:研究国外图书馆学在中国传播与影响的专论性文献[4-6]、概述中美建交以来中国图书馆事业史或学术史的总论性文章[7-10]。在专著方面,尚未有针对该主题的著作问世,部分图书馆事业史学术史的著作在某些章节中对中美建交后美国图书馆学的传播与影响情况有所涉及[11-13],关于中美建交后美国图书馆学影响的内容或是在部分章节中有所提及,或是对其中某个方面的情况一笔带过,内容较少且相对分散。

检索得到的相关文献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5.1 传播情况的概述

描绘中美图书馆界交流的文献较为丰富,除了专门介绍或梳理中美图书馆交流活动的文献之外,相关内容还多见诸中国图书馆事业史、学术史的论文或专著中。

程焕文教授是研究美国图书馆学在中国影响的核心作者之一。他总结指出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经历了“日本-欧美-中国化”以及“苏联-欧美-中国化”这两个轮回。从70年代末开始,谢拉的图书馆学思想、兰开斯特的情报检索理论、文献计量学理论等传入中国,使中国的图书馆学术发生了很大变化[14],这是一次以美国图书馆事业为主导先技术方法后学术理论的冲击,使得中国图书馆界在事业上逐步实现传统手工操作向现代化技术操作的演变,在学术上逐步实现经验图书馆学向理性图书馆学的重构[15]。在这一阶段,“美国图书馆学术再次成为外国图书馆学术在中国传播的主流,于是,形成了以美国图书馆学术为基础的当代中国图书馆学学科体系”[16]。程焕文教授在1988年提出的“图书馆四代人”的概念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后人的引用率也颇高[17]。在这其中第四代人即改革开放后的一代,他们当中有人从美国留学归来,其研究成果不可避免地带有美国色彩。除此之外,第三代人在八十年代频繁出国访问进修,也在客观上促进了美国图书馆学在中国的传播。

范并思在《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基于德尔斐测评的理论史纲》一书中也对该阶段内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认为我国图书界主要在基础理论、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现代技术、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等方面受到美国的影响[18]。但是并没有对各分支领域内具体的影响过程进行深入的论述。

郑建明和范兴坤曾对中美建交以来我国学习西方国家图书馆事业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将这一阶段我国与国外图书馆界的交流内容概括为:图书馆思想、图书馆法制、图书馆管理、图书馆技术[19]。臧其梅将这一时期在中国产生重要影响的美国图书馆学思想归纳为“交流学派”“新技术学派”(亦称“未来学派”)、“信息管理学派”[20]。余明霞梳理了20世纪70年代中美图书馆界人员的互访情况,指出我国图书馆界注重介绍美国图书馆的发展状况,借鉴其分类理论与技术,引入了机读目录、图书馆网等元素,加速了图书馆技术方式的变革,使得中国图书馆学术体系发生了变化[21],该文收集的资料较为全面,侧重于我国图书馆界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和特点,可惜并没有对美国图书馆学的影响路径进行深入的研究。

杨子竞从20世纪80年代起发表了多篇介绍美国图书馆事业以及学术研究的论文[22-24]。到了九十年代,学界出现了一批对20世纪图书馆事业以及学术研究进行总结反思的文章,罗德运[25]、李嘉琳[26]、王子舟[27]、霍国庆[28]、卢子博[29]、黎盛荣[30]、吴慰慈[31]等学者都在文章中对中美建交后美国图书馆学引入与传播的情况进行了论述。

总体来说,程文侧重对美国图书馆学影响模式的探讨,范文侧重中西方图书馆学的对比研究,郑文、臧文、余文等是关于美国图书馆学传播影响的概述性文章。

5.2 传播方式

2005年王蕾完成的硕士论文《建国以来中美图书馆界交流与合作研究》是该领域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成果,论文将中美图书馆界交流合作的方式归纳为留学、互访、译作、书刊交换、国际会议等,并提出华人图书馆员是中美图书馆界交流合作的主要群体。

(1)译文译著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翻译引进了大批的美国图书馆学专业著作及学术论文,这些文献在中国的出版与发表,促进了美国图书馆学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对于现代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与变革也产生了持续影响。目前查到较早的译文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习资料室编译的美国图书馆杂志《关于图书馆自动化的切实步骤》[32]。

景海燕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对国外图书馆学译作从时间分布、主题、国别等方面进行了梳理[33-35],总结指出美国图书馆学译著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和图书馆自动化两个方面。宋安利[36]、宋凯[37]等人也对20世纪图书馆学译著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结论:1980-1989年译著出版进入第三个高潮,“以美国的图书馆著作为主”。

(2)交流活动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批的访美见闻、考察报告、会议实录等文章纷纷见诸图书馆学期刊,作者们在介绍自己旅美见闻感想的同时,也传播了美国图书馆学的理论与实践。

2003年杨子竞曾对中美图书馆的交流情况进行了总体的梳理,概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图书馆界的往来情况[38]。李刚等人则对美国图书馆学的传播方式进行了整体论述,并针对1979-1994年我国图书馆界出国人员情况进行了汇总,书中还统计了1995年后赴美攻读图书馆学硕士与博士的情况[39]。

5.3 传播的具体领域

关于美国图书馆学研究成果较多的几个领域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管理、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图书馆。

(1)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黄宗忠指出改革开放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具有基础理论多元化、研究方法体系化、研究内容多样化等特点,其中多元化是在引进包括巴特勒与谢拉“社会认识论”的影响下得以实现的[40],肯定了美国在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领域的影响作用。范并思的《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基于德尔斐测评的理论史纲》是该领域内具有重要影响的著作,书中指出:随着巴特勒与谢拉图书馆学思想的传入,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经验描述到科学精神”以及“从微观领域进入宏观领域”的转变,之后的“知识交流论”“文献信息交流”等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谢拉“交流”论的思想[41]。赵成山指出我国的“情报交流说”“知识交流说”“文献信息交流说”等都是“直接或间地接受了谢拉交流说的影响”,是引入其思想并加以发展的结果[42]。

本领域的研究大多重视对研究状况的梳理与总结,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出现了不少以回顾为主题的学术论文。惜对于国外思想的影响状况基本集中于巴特勒和谢拉“交流说”,并没有展开更为广泛深入的探讨。

(2)图书馆学教育

程焕文教授撰文对美国图书馆学教育的百年历史进行了追溯总结,并特别针对20世纪70年代后的美国图书馆学教育,进行了师资、教学、质量、走向等方面的分析[43],另在专著《世界图书馆学教育进展》中专辟“美洲图书馆学教育”一章,对美国58个图书馆学院系进行了介绍研究[44]。陈剑光撰文对美国图书馆学专业的本科教育进行了回顾[45],并将美国图书馆学教育思想的基础概括为通才教育与学科教育的统一[46]。

本领域的文献大多是对美国图书馆教育的历史回顾及现状介绍,还有不少针对中美图书馆学教育的对比分析,结论多为借鉴美国的经验开展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改革。

(3)图书馆管理

1977年罗伯特.D.斯图亚特所著的《图书馆管理》(Library Management)是“美国第一本比较系统地论述图书馆管理的专著”,于1984年在国内翻译出版,这被视为我国图书馆管理学科确立的标志,我国图书馆管理学科是在引进外国理论和国内探讨的基础之上构建而成的。[47]凌凌较早对美国公共图书馆的评议会(也有称图书馆管理委员会)管理体制进行了关注[48]。裴成发总结了美国在图书馆管理者、信息技术、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事业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为我国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提供借鉴[49]。李宗春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管理的研究成果,指出1984年我国图书馆界开始了全面引进国外管理理论的新时期,其中包括美国的科学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等[50]。

本领域文献的关注点大多集中于图书馆人员素质、人事管理、系统化管理、现代化管理等方面。

(4)图书馆自动化

刘国钧是较早关注图书馆自动化的学者,他从1975年开始对机读目录进行介绍[51]。陈光祚与刘荣指出,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的起步阶段,国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的工作:编译美国的相关资料、介绍美国图书馆自动化情况、引进美国图书馆自动化技术、邀请美国学者来华讲学、开展学术讨论[52]。1997年国家教委组织CALIS项目考察团赴美考察,团员回国后撰文对美国图书馆自动化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得出可以借鉴的技术和方案[53]。杨宗英等人将发达国家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划分为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阶段、网络化的电子文献信息服务阶段、数字化图书馆阶段[54]。李广建等人对美国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总结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55]。李嘉琳在图书馆管理软件系统、数据库建设、图书馆自动化与网络化等方面对中美两国进行了对比研究[56]。

本领域的文献研究重点是对美国自动化历程的总结以及相关技术的介绍引进,较少涉及到传播与影响的情况。

(5)数字图书馆

相关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比较大范围的展开,出现了“未来图书馆”“无纸图书馆”“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不同的术语表达。除了对美国数字图书馆各种实践的介绍文章之外,也不乏关于数字图书馆定义与特征的探讨。黄晓斌教授对美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的历史以及重点的数字图书馆实践项目进行了总结[57]。刘兹恒与张久珍针对LISA中检索得到的虚拟图书馆相关论文进行了统计研究,重点对中国与美国虚拟图书馆的建设状况进行概述[58]。楼宏青通过对中美两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状况的对比,指出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应在组织协调、网络和信息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技术等方面借鉴美国的经验[59]。

本领域的文献侧重点多在于对美国数字图书馆发展历程的总结以及现状的介绍,包括学术研究和技术实践,指出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并提供可借鉴的做法。

6 总体评价

现有与该主题相关的学术成果大致可分为:(1)对美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回顾与梳理;(2)关于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与业务实践的介绍;(3)对美国图书馆学术专著的评介;(4)对中美交流事件以及译作的统计分析;(5)对中美两国图书馆学某一方面的比较研究。

综观以上研究成果,历史回顾的多,深入研究的少。除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管理、自动化与数字图书馆之外,对于其他领域的关注度不足。大部分文献以“见闻与思考”“对我国的启示”“中美对比研究”为题,鲜有提到其影响情况,对于这一阶段美国图书馆学在国内的传播及影响路径缺乏综合性的研究分析。

〔1〕 吴稌年.美国图书馆思想对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影响[J].晋图学刊,2006(5):73-79

〔2〕 孙振领.美国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在中国传播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12):11-14,20

〔3〕 尹红茹主编.比较文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34-36

〔4〕〔21〕〔32〕 余明霞.20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图书馆事业交流及其影响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5):11-14,23

〔5〕 吴碧薇.20世纪国外图书馆学在中国:传播和影响[D].郑州:郑州大学,2004

〔6〕〔19〕 郑建明,范兴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习西方国家图书馆事业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0(3):20-25

〔7〕〔15〕 程焕文.光荣与梦想:二十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回顾[J].图书馆,1994(3):18-25

〔8〕〔30〕 黎盛荣.对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回顾与展望[J].图书馆,1999(6):9-13

〔9〕 卢子博.对中国图书馆事业改革开放进程中三次思想解放的回顾与认识[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9(1):3-7

〔10〕 Huanwen Cheng.The Effect of the Cold War on Librarianship in China[J].Libraries & Culture,2001,36(1):40-50

〔11〕 杜克主编.当代中国的图书馆事业[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

〔12〕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13〕〔18〕〔41〕 范并思.20世纪西方于中国的图书馆学:基于德尔斐测评的理论史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4〕 程焕文.百年沧桑 世纪华章——20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回顾与展望(续)[J].图书馆建设,2005(1):1-8

〔16〕 程焕文.论中国图书馆学与美国图书馆学的关系——《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序[J].图书馆杂志,2015(10):110-112

〔17〕 程焕文.论图书馆人才的特征——关于“图书馆四代人”的探讨[J].广东图书馆学刊,1983(3):22-29

〔20〕 臧其梅.影响21世纪呈多元化的国外图书馆学流派[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1(2):15-18

〔22〕 杨子竞.评谢拉的《图书馆学引论》[J].图书情报工作,1989(2):43-44

〔23〕 赵俊玲,杨子竞.90年代美国图书馆工作与研究鸟瞰[J].图书馆杂志,1997(6):58-59

〔24〕〔38〕 杨子竞.中美图书馆的互动[J].图书馆学研究,2003(1):19-23

〔25〕 罗德运.中国图书馆学:20世纪的历程与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119-124

〔26〕 李嘉琳,裴成发.建国以来我国对国外图书馆学研究综述(上 下)[J].图书馆,1991(3):20-26,1991(4):28-34

〔27〕 王子舟.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三次高潮[J].图书情报工作,1998(2):2-6.

〔28〕 霍国庆.百年沧桑 三次高潮 四代学人——20世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图书馆学史总评[J].图书馆,1998(3):4-12

〔29〕 卢子博.对中国图书馆事业改革开放进程中三次思想解放的回顾与认识[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9(1):3-7

〔31〕 吴慰慈,张久珍.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六十年[J].图书馆杂志,2009(5):3-11

〔33〕 景海燕.近百年来图书馆学译作在中国:影响研究[J].晋图学刊,2000(1):2-5,25

〔34〕 景海燕.近百年来图书馆学译作在中国(续):影响研究[J].晋图学刊,2000(2):1-8,28

〔35〕 景海燕.近百年来我国图书馆学译作出版情况概析[J].图书馆,2000(5):18-20,42

〔36〕 宋安利.译著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的影响[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6(3):18-26

〔37〕 宋凯.百年来图书馆学译著出版情况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3):97-101

〔39〕 李刚,等.制度与范式: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考察(1909~2009)[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36-137,139

〔40〕 黄宗忠,陈幼华,袁琳.概论改革开放以来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J].图书与情报,1999(2):2-14

〔42〕 赵成山.图书馆学交流说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6):25-31

〔43〕 程焕文.美国图书馆学教育史[J].四川图书馆学报,1990(2):106-115

〔44〕 潘燕桃,程焕文主编.世界图书馆学教育进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45〕 陈剑光.美国图书馆学本科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图书馆界,1993(4):56-59

〔46〕 陈剑光.美国图书馆学教育思想初探[J].图书情报工作,1993(4):15-17

〔47〕 戴维民主编.20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1:44

〔48〕 凌凌.美、日、苏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社会化举隅[J].图书馆论坛,1981(2):48-50

〔49〕 裴成发.当代美国图书馆管理的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0(4):1-3

〔50〕 李宗春.对我国图书馆管理引进国外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思考[J].图书馆界,1990(1):55-58

〔51〕 刘国钧.“马尔克”计划简介——兼论图书馆引进电子计算机问题[J].图书馆工作,1975(试刊):3-4

〔52〕 陈光祚,刘荣.二十年来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综述// 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译出版委员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主编.中国图书馆事业二十年(上、下)[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1131-1141

〔53〕 杨宗英,朱强,李晓明.美国的图书馆自动化和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现状与趋势 CALIS项目考察团[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6):6-10

〔54〕 杨宗英,郑巧英,夏佩农.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新阶段[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3):1-5

〔55〕 李广建,张智雄,黄永文.国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现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3(3):33-37

〔56〕 李嘉琳.中美图书馆自动化发展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1999(1):32-36

〔57〕 黄晓斌.美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的发展[J].图书馆建设,1996(6):74-76

〔58〕 刘兹恒,张久珍.国内外虚拟图书馆研究综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3):70-75

〔59〕 楼宏青.中美两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状况及比较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2(5):61-65

LiteratureReviewontheDisseminationandImpactofAmericanLibrarianshipinChinasinceSino-USDiplomaticRelationsTies

GaoYa

The paper reviews the studies about the dissemination and impact of American librarianship in China since Sino-US diplomatic relations ties. By apply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author indicates that the main study focuses are general situation of impact, methods of dissemination, basic theory, library science education, library management, library modernization and digital library. Study results can be classified as history view, practice introduction and comparative stud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urrent research results have the shortcomings of insufficient special research, incomplete research field and lack of research depth.

Librarianship;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Literature review

G250.1

A

高雅,女,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史,国际图书馆学。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图书馆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图书馆
去图书馆
寂寞与喧嚣: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剖析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在南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