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振兴中华创建“双一流”
——访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教授

2017-04-12夏有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年2期
关键词:南开双一流一流

夏有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 上海 200030)

·校长·名人访谈·

为振兴中华创建“双一流”
——访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教授

夏有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 上海 200030)

提出争创一流大学是为了振兴中华,要围绕立德树人实行三个转变,学科建设要适应国家和人类的持续发展。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实验室,要发挥实验室的技术支撑作用,要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要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抓好实验育人这个根本。

“双一流”; 实验室; 实验教学; 实验队伍

1 为振兴中华,争创世界一流

1.1 发扬南开精神,创世界一流

夏有为(简称夏):龚校长,现在各高校都在按国家的要求推动 “双一流”建设,请问你们是怎样进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

龚克(简称龚):国务院公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提出,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正如习近平指出,双一流建设是国家的战略举措。南开大学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和学校发展的实际,提出要走“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什么是南开品格?简单概括就是“公能”品格,公字当先、竭尽所能。

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之时,老校长张伯苓(图1)在回顾学校践行教育救国的艰苦历程,前瞻战后南开重建与发展时,讲了一段豪情满怀的话:“回顾既往奋斗之史迹,展望未来复校之大业,前途远大,光明满目。南开之事业无止境,南开之发展无穷期,所望我同人同学,今后更当精诚团结,淬厉奋发,抱百折不回之精神,怀勇往直前之气概,齐心协力,携手并进,务使我南开学校,能与英国之牛津、剑桥,美国之哈佛、雅礼(现名耶鲁)并驾齐驱,东西称盛。是岂我南开一校一人之荣幸,实亦我华夏国家无疆之光辉也。”

图1 张伯苓先生

这里,张伯苓老校长特别指出,世界一流“是岂我南开一校一人之荣幸,实亦我华夏国家无疆之光辉也”。南开为救国强国而立校,与国家民族荣辱与共,要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时间表的话,那就是要结合民族振兴崛起的伟大进程,努力在2030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总之,南开争创世界一流不是为一校之荣誉,而是为振兴中华!

1.2 学科建设,适应国家和人类可持续发展

夏:请问你是怎样看待一流大学的本质,在学科建设方面又是怎样考虑的?

龚:我认为“建设一流大学”,这里的实词是“大学”,一流是形容词,形容的是大学的水平,建设是动词。要防止只注意形容词“一流”,却把最重要的实词“大学”忽视了。大学是干什么的?立德树人!因此,建设一流大学必须真正扭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否则即使达到“一流”的什么,那也不是一流大学。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来看大学的学科建设。我这里说“大学的学科建设”是要区别于其他机构比如各方面专门研究单位的学科建设。大学的学科建设必须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育人为本的学科建设,不是指标为本的学科建设。指标是你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水平标志,当然要好,但不是“本”而是“末”,把立德树人相关的教学、科研等任务完成好,比如抓住重大科学问题,真正解决问题,相应的学术指标就不会差。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一流大学,他们发表的文章在世界影响力非常大,这当然标志着他们的研究水平。但还要看到,他们在这样的研究创新过程中,培养了创新人才、汇聚了创新人才。我没有看到真正顶尖的大学,是用指标来规划和指导学校工作的。

就学科建设而言,大学的学科,其实是立足某一学术领域的集教学、研究、师资发展、合作交流、实验基地建设等于一体的“育人平台”。现在一些人谈学科就是谈科研,这是有偏失的,尤其对大学的学科,学科建设必须以育人为本。那么,当代大学要育什么样的人呢?邓小平同志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因此,我们的学科建设包括教学、科研,要聚焦国家实现创新驱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抓住重要问题,凝练学校学术队伍,建设学术基地,把教学科研结合起来,把学生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所谓世界一流大学,是在国家和人类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一批大学,是一批率先发现重大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出成果、出人才的大学。比如说现在我们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谁能够提供科技成果,输送优秀人才,发挥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世界一流的大学,所以现在我们就把目标放在这儿。也就是说我们要真正做到世界一流大学,一定要紧跟人类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可持续发展、应对全人类挑战、气候变化、地区地缘政治冲突、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环境保护、被污染的土壤修复、大气污染等这些重大问题上,学校要发挥作用,这些问题应该是我们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向。如果我们只是盯着一些指标,或者固守今天的学科目录,我们只能与世界一流大学渐行渐远。因为世界一流大学一个突出的能力,就是学科创新能力,如果它固守在两百年前的学科上,不可能是今天的世界一流大学。因此,我们不能就学科论学科,困在狭小的学科疆界里(我国学科划分偏狭窄)做文章。也许可以用作诗来比喻,我们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功夫在诗外,有情怀、有思想、有深入的生活体验和思考、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学养等等,才能有好诗。真正以育人为本,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打牢基础、抓住好解决重大问题,才能建成一流学科。与其说在今后的五年里一定要建设哪几个学科,不如把注意力盯住与国家和人类发展有关的重大问题。以南开大学为例,近年来成功研发了无汞催化技术(图2)、“光动”石墨烯材料(图3)、启动了“脑控汽车”(图4)、发明了具有光解水制氢和光降解有机物的双功能催化剂(图5),在锂氧气电池、硼烯材料等方面也取得可喜进展,这都对人才培养和相关学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2 无汞催化技术

图3 光动石墨烯材料

图4 脑控汽车

图5 双功能催化剂发表论文

学科建设,要育人为本、问题导向,适应国家和人类发展。不能舍本求末,唯“指标”是图,还要防止作茧自缚!

1.3 支持地区发展,提高贡献力

夏:南开大学地处天津市,在创“双一流”进程中你们与天津有什么合作?

龚:南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高校,以及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在天津高等教育历史上,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事。

这个目标我理解有两重意思,一是天津在为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做贡献。另一个就是匹配国家给天津市“一基地三区”的定位,其中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不仅仅是引入工厂增加产值,它指的是研发转化基地,我理解就是先进制造21世纪创新基地。所以它需要强大的科技和智力支持,以及高水平劳动力、国际性人才的汇聚支撑。建设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打造现代物流,这些同样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支持。而大学是人才培养和集聚的重镇,所以在天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对支撑天津的城市定位,提升天津在世界的影响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还要特别指出,天津的定位,不是孤立的,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为实现这个定位服务,与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是统一的。而南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就应对支撑天津、支撑京津冀的发展作出贡献。

2 一流大学,需要一流实验室

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教学科研基地的实验室应发挥怎样的作用?你们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加强实验基地的建设?

龚: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育人特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因素。学科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实验室。我想着重谈几点看法:

2.1 立德树人,实行三个转变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能够不断地培养出一流人才的大学才是真正一流的大学。基于这样的认识,南开一直强调育人为本,认为教学和科研都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努力推进三个转变,即:

(1) 办学理念。从“学科为本”转变为“学生为本”,即要以学生成长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科作为集教学、科研、服务、交流等行为和教师主体及学术积淀于一体的育人平台来建设。学校推动实施“公能”素质教育和推进国家教改试点项目相结合,课程体系改革已经初见成效,本科与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以“讲一练二考三”为特点的课程改革取得突破,构建了教员、辅导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多方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2) 培养内容。从“知识传授”转变为“素质发展”,努力推进德智体美四育融合。近年来,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求,结合《南开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纲要(2011-2015)》,构建完善分层次、多样化、见实效、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工作新格局,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德育工作会议、美育工作会议、体育工作会议,出台系列文件,促进德智体美四育融合,构建统筹各方资源的德智体美四育融合机制。

(3) 教育模式。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教学相长”,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如在现代中国文学等11门课程中试点“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在现代中国文学课上,告别以往“老师满堂灌、学生跟着转”的传统授课方法,在大班课上以讲授历史和文学史为主,而另一重点则在小班讨论环节充分开展。课程的成绩由3部分构成:期末考试(40%)、小班讨论(35%)、期末以小组为单位的文献分析(25%)。其中,小班讨论成绩由助教根据学生表现给出,而最后的报告成绩则由现场评委直接打分。

学校力图构建新时期南开“公能”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来统筹以育人为中心的教学、科研、服务、交流和师资发展,以支撑一流大学的建设。学校大力做这件事情,可能当下不能体现为惯常所用的那些指标的显性增长。但是对南开来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我们是一所学校,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尽管可能一时没有什么指标来表现,我们仍然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坚持做好这件事。实验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部分,不仅不能例外,甚至还要承担特殊的功能,因为实验是教学和研究的结合点。我们的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应该而且能够为这“三个转变”做出自己的贡献。

2.2 实验室要充分发挥支撑作用

南开大学有重视实验教学、实验育人的传统。去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我国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成为创新强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国家需求,对高校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高校实验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法制意识、实践能力。

在我校实施“人才强校”、“学科提升”、“深化教改”、“创新引领”、“全球南开”、“校区协同”、“文化繁荣”等对标世界一流的重点任务计划中,提升和充分发挥现有各类实验室的作用与水平,提高培养创新人才实验教学基地功能,加强新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注重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实验室都承担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支撑作用。

(未完待续)

Creating “Double First-rate” to Revitalize the Chinese Nation——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GONG Ke, President of Nankai University

XIAYouwei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Laboratory”, Shanghai 200030, China)

The interviewee pointed out that striving for the first-rate university is to revitalize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must keep up wi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he deems that the first-rate university should have the first-rate laboratories, the university should center on “high moral value establishment and people cultivation” to carry out three changes, have laboratories to play the role of technical suppor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 teaching team,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as the base.

double first-rate; laboratory; experiment teaching; experiment teaching team

2016-11-08

夏有为(1933-),男,江苏徐州人,教授,主编,长期从事高等学校工程力学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工作,曾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处处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出版著作8部,国内外发表论文90余篇。

G 64

A

1006-7167(2017)02-0001-04

编者按:各高校在创建“双一流”的进程中,如何结合本校特色争创世界一流,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为此,本刊主编夏有为教授通过网络采访了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教授。作为“最具特色”的校长,龚克教授观点鲜明,有着独到的见解与特色,值得学习与借鉴.现将访谈内容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猜你喜欢

南开双一流一流
关注一流学科
《南开话语研究》系列丛书再推出两本新书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首届古史新锐南开论坛”会议综述
辉煌的起点:论南开新剧团早期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