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途径与方法

2017-04-12张国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途径高职院校

张国艳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的是实际动手能力,而不是思考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讲,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价值要高于思考能力的培养价值。志愿服务活动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培养以及体现其动手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着重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途径;方法

【分类号】G711

引言:众所周知,技术型人才,分为两种一种是研发技术型,这种人才需要将强的思考分析能力和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另外一种是具有管理经验的技术型人才,对于他们,其动手能力要更强,高职院校就是以培养后者为主要目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体现,受到国家的倡导,以及政策的扶持,不仅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因此对于介绍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与方法是必要的。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一)加强了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一直是中国在教育中强调的重点建设项目。民族的精神支柱与国家的发展动力离不开大学生思想道德两方面的双重建设。社会公德作为道德建设中的首要德行,关乎着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幸福中国的实现。

(二)提高了大学生个人的政治觉悟和三观建设

政治觉悟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是短板,政治道路是关乎民生的根本道路,但路途步履维艰,这也是为什么当代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往往偏离政治道路的原因。但是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可以亲眼看到民生,感受民情,体会其中深意,政治觉悟便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于三观也会有一个更深入的改善[1]。

(三)增強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十分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不仅可以加强道德建设,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一)目前存在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

志愿活动本身包含四种基本形式,自助与互助,慈善和为他人提供服务,参与,倡导与运动。我们所说的志愿服务活动一般指的是慈善和为他人提供服务,以及参与。

慈善和为他人提供服务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通过个人的善举包括捐钱或者捐物,从而帮助一些无法解决温饱的贫困人民使其生活中的温饱问题可以得以解决,维持生存。另一方面是通过提供服务或其它志愿活动来解决他人的疾苦和苦难,提高其生活的幸福感。一般的参与也是指本身不是带头组织者,但参与到其中,尽一己之力[2]。

目前存在的一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可以分为几大类,包括官方报名,官方报名一般是指一些官方机构例如中国大学生公益联盟、中国或地方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青年志愿团等进行的官方发起的志愿者活动,可以通过在这些组织的官方网站上,或者到地方组织处进行申报,经过一定的流程之后,最终参与到其中。

参与到这样的组织中,在某种意义上其存在着一定的隐形福利待遇,因为这样的志愿组织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会受到社会的重视以及认可。参与到这样的志愿活动之后,在工作中或者学习中都会受到一定的重视。

自愿参与则一般是由身边人发起的自愿支扶活动,以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为集合,发起的志愿服务活动。这种方式一般参与的服务地点包括养老院、残疾人保障协会、乡村支教等。通过这样的志愿活动,发起者主要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主观上非常渴望帮助别人,一般来说这样的方式更有意义。

其次还会有学校发起的假期志愿服务活动,以实践为主要目的,使学生投身于志愿服务中。一般情况下,不会硬性要求学生必须参与,但是也会涉及到学分的问题,所以很多学生都会积极参与。这种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强制性,无法使学生从主观上认识到志愿服务的真谛。

最后一种常见的方式是一个人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志愿服务者主要是进行山村的支教活动,并且在时间上也是足够持久。这样的人具有较高的价值取向,和人生三观,在一定意义上具有较高的思想品质和崇高的责任意识。

(二)高职院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可发展的途径

随着国家的发展,经济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改善,但是贫富差距较大仍然是国家的基本国情。所以帮扶是国家一直要坚持的策略,帮助便是学生应该坚持的道德准则。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主人,主宰着国家未来繁荣昌盛的命运,因此更应该心系天下,心系人民,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因此开辟新的参与志愿服务路径是必要的[3]。

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普及,一些贫困的山村也逐渐引入了互联网,但是因为落后、贫困,所以即使有网络渐入,也无人懂得使用,因此无法实现与外部联系。因此,引入技术型人才实现贫困山区的网络教学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织计算机人才进入到引入互联网的贫困山区,帮助一些有天赋的学生学好互联网。

这样就可以引入网络志愿服务对贫困地区进行帮助,例如引入网络视频支教,通过网络发起爱心捐款平台等,这些都对贫困山区的帮助具有直接性和针对性。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问题与建议

首先,对于大学生而言本身娇气太重,吃苦耐劳的品质较弱,由此展开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时间上较短、在质量上也不如意。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强身健体,匡扶正义[4]。

其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一定要从主观上有强烈的参与意愿,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刻的认识到参与其中的意义,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并且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的意志和动手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结合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当下对大学生的时代要求,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加强自身道德品质修养,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因此,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然而现行的一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是具有局限性的,因此,拓展参与途径和方法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付立平. 高职院校思政课志愿服务实践教学途径探析[J]. 黑河学刊,2014,04:75-76.

[2]蒋少容,吴小波. 志愿服务——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J]. 中国校外教育,2014,21:127+144.

[3]唐寅. 高职院校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问题探索[D].西安科技大学,2013.

[4]艾华,牛慧君. 提高中医院校护理专业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成效的方法[J]. 护理研究,2012,33:3162-3163.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途径高职院校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