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释悟”文言文教学法中的实践和思考
2017-04-12宁业成
摘要:在初中学段高年级开展文言文的“猜·释·悟”教学法。基于学生一定的文言文积累,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学习文言文的全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猜读—释疑—悟道,提升文言文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猜读 释悟
【分类号】G633.51
由于语体的隔膜,文言文对于初中生而言无异于第二外语,语言上的陌生、距离让理解、运用变得艰涩滞碍,难以抵达文本的内核,更别说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文言文学习也不例外。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潜能,教师的“导”“引”不能缺席。一味地“默而知之”“学而时习之”难免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参与意识不强,“代入感”不够,自然就难以亲近文言文了。为改变这种被动学习的现状,我尝试在初中学段高年级开展文言文的“猜·释·悟”教学法。基于学生一定的文言文积累,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学习文言文的全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为“猜读”—“释疑”—“悟道”三步,经过两年的文言文学习,很好地达到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一、猜读启智,渐熟文言学习规律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讲究“字字落实”,而事实上,即便一位学养不错的语文老师拿到一篇陌生的文言文,要想做到每个字都落实到位也是几乎不可能的。更何况有些字词训诂本身就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何必要求初中生刻意去死磕那些故纸旧字?宋代理学家陆象山说:“读书且平平读,不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确实,死抠一字一句,每处都试图弄得一清二白,难免穷学究,甚至因小失大,让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消失殆尽。
猜读法指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根据已知的内容,推测未知的内容。比如《马说》,拿到题目,我就鼓励学生猜想这篇文章会写些什么,可能会采用什么方法来写,会不会采用什么议论或讨论的方法来写,然后再读下文。学生的猜想很快就能得到印证,无疑更能有效促进他阅读探究的兴趣。在《马说》每段结束出现的“也”有何不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一开始朗诵的时候就去通过预感猜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同类的设计还可以在《五柳先生传》里多次出现的“不”有何用意?表达了陶渊明先生什么样的生活情趣?在《醉翁亭记》中反复出现的“而”和“也”除了语气上作用还有哪些作用?
在文言文教学中,基于一定的积累,调动联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探索一些规律性的语言现象,通过猜读法,利于读思结合,开发大脑智慧。猜读启智,适合文言文学习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在一些规律性语言现象上顺势利导,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二、释疑求真,渐养文言学习兴趣
猜读强调整体的会意和规律性语言现象学习,适当地允许学生的不求甚解。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退居一旁,任学生信马由缰,天马行空。教师的作用就像风筝的线,一方面助飞学生思维,另一方面牵引导向,使之在理性的天空翱翔。
胡适先生说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假设”侧重猜想,在閱读过程中,这是主体参与的表现;求证则是释疑,需要借助注释、工具书以及授业解惑的老师,力求得到接近于正确的答解,更多的强调教师的“导”“引”作用。
比如《马说》中“一食或尽粟一石”“石”的读音,本来我一直以为这个应该毫无疑义,读dàn,从没想过要读shí。但有学生就质疑,他的依据就很有意思,说,如果读dàn,属于特殊字音,课下应该加注,所以他猜测应该读shí。虽然说得有点牵强,但引起我们师生探究的兴趣,于是翻检相关资料,发现这个“石”作为容量单位在古书中还真的读shí(《现代汉语词典》《说文》))!学生的猜想结果可嘉,但猜测依据不成立。由于做量词用的“石”shí属于旧读,我们师生讨论后决定依从今读,读成dàn。再如:《马说》中的重点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中“策之”和“执策”的“策”值得让学生研讨,能够达到文言文学习的举一反三; 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语气词,不译。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关于“之”的用法在这里通过释疑达到很好地总结效应,一个句子让学生彻底弄明白“之”的一些重要用法,求真的过程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猜读求证就是释疑求真的过程,促引学生想问题想的更细致,有助于巩固知识,有助于探究精神的培养。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往往带有畏难心态,容易丧失兴趣和信心,多让学生参与到释疑的过程来,
三、悟本奠基,渐成文言学习能力
语文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悟性的高低,教师 “启悟”,尽可能调动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参与;学生 “体悟”,熏陶感染,整合提炼,触类旁通,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比如《马说》之“说”,我们可以猜读其写法,可以求证,结合此前的《爱莲说》,我们就可以把“说”这一类文的写法做一个大致的了解:说是一种文体,特点是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以后遇到《黄生借书说》、《师说》理解上就不至于有什么困难了。再比如“才美不外见”中的“见”什么时候读jiàn,什么时候读xiàn,只要我们悟出这个字读音的基本规律,以后遇到“风吹草低见牛羊”和“悠然见南山”也就不会困惑了。再如在学习《马说》的时候结合两则材料,材料一: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痛苦不堪。“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 之。骥于是俛(同“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材料二:《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领悟本文作者寄托的思想情感。 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亲身体悟,感受原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文言文的学习最终是让学生形成基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悟本”——体悟文言文基本的字词句篇的规律庶几可以实现这一目标,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就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作者信息:宁业成,1968.02,男,汉族,安徽省巢湖市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