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在历史教学中用好多媒体技术

2017-04-12赵万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多媒体应用

赵万明

摘 要:多媒体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弥补教师自身不足,完善课堂教学结构。在导入新课,讲授课文,总结练习时恰当使用多媒体可改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注意体现历史的学科特点。

关键词:多媒体、历史教学、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

历史教学面广,量大,内容包罗万象。如何能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一直是多数历史教师的难题。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给历史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阅读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聲读物、大量的动画、大量的视频资料。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极大的方便历史课教学。互补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历史教学的不足。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学、爱学,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的引导下去体会、理解知识。多媒体技术的图像显示模拟逼真,使教学内容形声化,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讲授《红军长征》时通过电子地图,配上活动箭头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加以演示,同时每到重要的地点附以影视资料,请同学们用讲故事的形式补充红军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都当一次将军,在大屏幕地图上指挥红军行军作战,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讨论分析红军为什么开始失败?为什么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尽情地品味“红军长征精神”,书面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活生生的画面,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一些事件的本质。例如教学《日本经济发展》一课,传统的教学就是利用挂图,讲讲日本的地理位置,读读课本了解日本的一些情况,任你老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仍是提不起精神,为什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吗!运用了多媒体,学生的劲头完全不同,地理位置可以由小变大地显示,让你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讲到日本的经济,可以让你看到东京的繁华;讲到日本的象征,你能看到富士山的雄姿、樱花的美丽;讲到日本的风俗,你能看到身着和服的少女,颇具特色的伞舞和极受尊重的相扑运动;讲到日本的小吃,更是让你看得眼花缭乱,直流口水……短短的四十分钟,能让你把日本的全貌尽收眼底,更让学生们意犹未尽,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更让他们从此爱上了这门学科

二 增加课堂容量, 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课内容丰富,人物、时间、地名、历史事件、地图等。学生容易搞混、记错,教学时老师往往由于写板书、绘表格、画简易图而浪费时间,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的时间就少了。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加重了学生课外作业的负担。大容量的知识体系很难让那些成绩处于中低层面的学生把握得住,有时他们会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一节课下来,他们除了晕就是糊涂,这样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借助多媒体能够快速的把教师的一些想法和意图展示出来,多媒体能把一些分散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的不同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

多媒体因为具有直观性的特点,通过幻灯、投影可以把人物、图片、地图,历史事件过程等清晰地,立体地显示出来,使学生直接感受历史的本来面目,了解掌握历史知识。现代的教学媒体结合幻灯、投影录像、计算机等多种媒体结合,它具有高度的再现性,能使历史教学形象化,充分展示历史课中涉及的历史现象,人物形象,古今中外的社会历史,为学生观察、了解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提供了直观的感受,有益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悟和理解。

实验证明:只靠听觉可获得的知识为60%,只靠视觉可获得的知识为10%,而视听并用则获得86.3%以上。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节省授课时间,还能让学生利用节省时间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 多媒体可高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历史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颇为费力。而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感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即在眼前,并进入其景可观、其物可赏、其声可闻的境地,让学生与历史事件融为一体,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感知理解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的理解,便于学生的记忆,便于学生的背诵。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短时候内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还可以对教学内容那些难以讲清的事物演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三 巧用多媒体,体现历史的学科特点,创新高效课堂

有教师常说,多媒体课好上,学生课堂气氛好,也喜欢上。有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生记不住。为啥?多媒体展现内容量大,展示速度快,因为有了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师就容易借助它展示内容过多,从而冲淡了授课中心,给学生增加了学习负担。多媒体的一些环节比平时用粉笔展示快得多,大部分学生只是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而思考的时间过少,或者记笔记赶不上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其实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和教师相比,多媒体教学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即使多媒体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也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仍要教师来组织实施。因此,教师应课前精心认真的备课,制作课件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选、贴近教材,有针对性的素材、课件。切记制作课件时防止学生流于形式,只图感官、热闹。精彩、简练、合理的设计,虽不是密,但可以黏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更是教学锦上添花。

其次, 我们制作课件时一些课件,不能以图像或音乐代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阅读与感知来忽视了历史客观性。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都属于过去,但都是客观存在的。古往今来,对具体历史事实的评价众说纷纭,但历史事实的本身却是不容杜撰和篡改的。我们要根据教材需要,合理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拉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抓住历史知识与学生实际的契合点,才能使我们的历史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创新高效课堂。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只要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多媒体应用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