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2017-04-12苏晋裕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初中教育思想品德

摘要:作为一门培养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意识,增强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学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可以通过多种的途径和方式得以实施。本文尝试从情感教学入手,对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做出了相应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以参考启示,为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初中教育;思想品德;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呼声的改革的浪潮中愈来愈强烈,我国初中阶段的教学压力也在随之增加。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因为与素质教育之间天然的紧密联系,更是成为了教育改革的核心试验点,与该门课程相关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创意无限。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逐渐发现,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引入,对该门课程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总体来说,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情感教学要满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学要求,其本质是一种情感說服教育。它更强调对学生情感诉求的回应,是一种建立在良好师生感情基础之上的思想品德教育方式。“情”与“理”是情感教学方式中的两个重要的媒介途径,这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情感教学体系。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情感教学中,感情是教学理论疏导的前提,教学理论是感情指引的导向,两者互为因果。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中有较多理论教学的内容,这部分的知识,对于心智还不够成熟的初中学生来说,较难理解,也不容易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情感教学的引入,可以有效的弥补思想品德课程理论知识的枯燥与乏味,以情感为桥梁,完成课程理论知识的疏导工作。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动之以情

“动之以情”是初中思想品德情感教学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为了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为该门课程教学成效的实现,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可以从真诚关怀、平等交流、耐心指导,这三个方面进行“动之以情”的教学渗入。

1.真诚关怀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关注度,真诚的关怀学生的成长成才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情绪的感知,积极的收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意见与建议,依照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式的调整与革新工作,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

2.平等交流

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地位与角色有很大的差异性,教师处于课堂教学的主导位置,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师生之间的沟通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包容,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耐心度与包容度相对不足。“平等”与“交流”是情感教学的两个重点。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以积极的鼓励教育为主,减少挫折教育的内容。其次,教师要真正的履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要求,要因材施教,平等的看待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3.耐心指导

受年龄的限制,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畏难与放弃的心理,面对这一部分的思想品德“学困生”,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更有耐心的予以指导,不要轻易的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让所教班级学生的整体成绩得到切实的提高,让每一个初中学生能够建立起优良的思想品德观念,提高教师在学生群体心目中的公信力,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目标。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晓之以理

“晓之以理”是初中思想品德情感教学的第二步,也是其主要的落脚点。其目的是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目标,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完成“树德立人”的德育目标。

1.说服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进行情感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使用说服教育的力量,要怀抱以理服人的价值观念,不进行个人价值观念的强加与解读。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把课程知识中包含的道理,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清晰的讲述。面对学生对课程知识概念质疑的情形,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有意识的进行课程教学方式的探索,使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品德课程的内涵,把复杂的知识进行简单化的处理,便于学生学习理解。例如一位老师在进行七年级上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内容的讲授中,通过PPT播放种类丰富的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以及各色人种的图片,来让学生了解生命形态的多样性,体会世界的精彩源于生命。在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时,通过播放一些自然灾害,如中国汶川大地震、美国圣海伦火山火山爆发、日本海啸等,用一张张图片直观地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渺小与脆弱,并以此为契机适当进行引申,给学生普及相应的防灾、救灾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2.事实教育

事实教育指的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通过援引真实事例的方式,来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概念性的内容,进行事实化的解读,以此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重点的记忆与认识。把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质疑态度,培养成一种对社会事物的批判质疑精神,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寻找出具有实际价值的事实案例,来支持思想品德课程的理论内容,同时把这种依照理论结果,寻找事实支撑的探索批判方式,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知识学习的理性度,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思想品德理念的不良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3.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指的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主动的在情感教学的过程中,要主动打通课程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把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融入进课堂教学,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首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作为课程教学的导入内容与教学实例,让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工作更加的接地气。其次,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教育工作要突破课程教学的局限性,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了解学生的日常活动形态与情感状态,在与学生的生活接触中进行思想品德思想的渗透工作,为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实践经验。

结语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情感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人们依照血缘关系与情感联系发展出最原始的社会族群,让社会文化得以传承。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情感教学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利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发展也需要积极的引入情感教学的方式,以真诚关怀、平等交流、耐心指导为教学媒介,采用说服教育、事实教育、生活教育的多重教育方式,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成效,让德育之花迎风盛开。

作者简介:苏晋裕,1977.11,男,福建大田,本科,福建省大田县第四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初中教育思想品德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