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文班高中汉语教材元素分析

2017-04-12何晓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复句句式记叙文

何晓

中图分类号:G633.3

现在高中藏文班汉语常规教学所用的《汉语》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汉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藏族地区使用)”。这套高中《汉语》教材共六册,体例上分为阅读和写作两大部分,具体包括34个单元,136篇课文,18个“知识点”附录,34个综合性学习。这些内容,既是高中汉语文教学的根本,也是高考汉语文出题的重要依据。

1、选文编排体例分析

就选文文体编排体例而言,最重要的文体是“散文”,其次是“议论文”,再次是说明文和小说,数量最少的是记叙文、传记、纪实文学、诗词、诗歌、童话、戏剧、新闻和演讲词;按照选文编排课文篇目计算,“散文”为36篇,“议论文”和文言文均为20篇,说明文与小说均为12篇,记叙文、传记、纪实文学、诗词、诗歌、童话寓言、戏剧、新闻、演讲词各为4篇;就各册的文体教学侧重点而言,第一册主要衔接初中《汉语》教学的记叙文,第二册侧重于说明文,第三册侧重于议论文,第四册和第五册侧重于散文。

以上编排体例的侧重点,也就是各册汉语教学的侧重点:这既是有经验的老教师分册教学时特别看重的地方,也应是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之处。在以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分类中,说明文、记叙文的考查频率较高,将来高考出题考查可能性较大散文的考查频率最高,将来高考出题考查的可能性最大。

2、助读内容体例分析

助读内容,包括除了课文内容之外的其他所有的内容,具体包括单元整体提示、课前阅读提示、随页课下注释、综合学习体系、书后附录内容五个方面的内容,这几个方面并非各自独立,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单元整体提示

单元整体提示,一般都明确了每个单元的文体,阐述了相应的知识点,并概括了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既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该单元教学的重难点,也有利于学生明确该单元学习的主要目标。

例如,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单元提示:“这个单元所选的文章,主要记少年成长之事。《我的早年生活》《我的‘长生果》以作者学习和读书的经历,表现成长中的体验;《父亲的谜语》《樱桃的滋味》表达作者对爱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亲情至爱对人生成长的重大影响。”这两句话中的第一句明确界定该单元文体为记叙文,第二句话分别概括了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课前阅读提示

课前阅读提示,这部分助读内容包含的具体内容较丰富,有的具有导语导读性质,有的是介绍背景知识,有的是对课文核心内容的提示。

第一册第5课《阿长与〈山海经〉》的阅读提示:“阿长是鲁迅家的一个普通女工。她连真实姓名都不为人知,也不识字,但作者却把她和《山海经》连在了一起。那么,她与《山海经》有什么关系呢?在少年鲁迅的眼里,她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这明显具有导语导读性质,可以激发学生急于阅读文章内容的兴趣,并可引导学生在速读中很快找准答案。

(3)随页课下注释

随页课下注释,即脚注,是对重要字词进行解释,其中既包含同义词近义词解释,也包括反义词解释,还包括短语(成语)的关键字释义和词语造句举例。这些脚注,基本能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字词问题,是高考字词考察方面的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在高考汉语文试题里也充分体现了出来。

从2004到2014年的11年中,直接考查的词语解释的题目多达32题,占11年基础知识总题量的17.78%,平均每年大约考查3个题。考查的角度,包括词语解释、同义词和反义词、词语的感情色彩、词义比较等四个方面。

(4)综合学习体系

高中《汉语》六册教材34个单元后均安排了相应的“综合学习”内容,这些内容大体上与该单元的选文编排文体内容相关联,整体上涵盖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作文训练上既包括了作文文体也兼顾了话题、材料等作文样式。

第一、二册的第三、四单元的综合学习,对学生的高考作文而言,具有相当大的指导和帮助。从2004年至2014年的11年间,高考汉语文作文中,材料作文考查5次(2007、2010、2011、2012、2014),占总量的45.45%;命题半命题作文考查4次(2005、2008、2009,2006),占总量的36.36%;续写(2004)和话题作文(2013)各考查一次,分别占总量的9.10%。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对这四个单元的内容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5)书后附录内容

高中《汉语》每册教材后面都有“附录”,附录都包含三部分内容:生字表(掌握)、生字表(认识)和词语表。此外,第一册至第五册的附录还次第包括以下五方面语法内容:几种特殊句式(一)、几种特殊句式(二)、几种特殊句式(三)、复句的主要类型(一)、复句的主要类型(二)。具体而言,“几种特殊句式(一)”包括“是”字句、“有”字句和存现句,“几种特殊句式(二)”包括“把”字句、“被”字句和兼语句,“几种特殊句式(三)”包括“是……的”表强调、连动句和比较句,“复句的主要类型(一)”包括并列、递进、转折和因果四种复句,“复句的主要类型(二)”包括选择、条件、假设三种复句以及“关联词语的使用”知识点。

第六册的“附录”内容还次第包括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和感情色彩,学习修改病句,句式的变换和仿用,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格,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理解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思想,掌握主要的表达方法,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把握作者思路,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把握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等13部分内容。

3、课后练习体例分析

课后练习,主要包括“思考与研讨”和“积累与扩展”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加强和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如“评价”文章内容、理解语句含义、文章给人的启示、判断文句修辞手法、词语所蕴含的不同情感、简洁的比较分析等。

后一部分既包含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内容,也包含一些简短的阅读和写作。基础知识内容,如辨析词义、选词填空、用词造句、仿写句子、成语积累、课堂讨论等。这部分的阅读和写作,内容相对简短,且与文章内容相得益彰。如第一册第1课《我的早年生活》課后的“积累与扩展”中的阅读题目为《丘吉尔在哈罗公学的日子》,这补充了文章的相应细节部分。对这些课后练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应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之。因为,其题型和内容,都与高考考查的题型和内容的关系比较微妙。

猜你喜欢

复句句式记叙文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中日目的关系复句在句法层面的对比研究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二重复句划分例解
特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单位复句和双重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停顿不应当用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