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2017-04-12王幸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

王幸子

摘要: 2016年,作为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各部门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问题为导向,推进一大批民心所归、民心所欲的改革措施。那么,在教育考试领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招生制度是我国基本教育制度。它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枢纽,与国家发展大计息息相关,对于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也紧密相连,同时,关切到亿万青少年的前途命运。因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国务院特此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135号),这也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关键词] 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分层招生; 路径

【分类号】G718.5

课题编号:江西省新一轮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科研课题(1523)

一、我国高校教育未来五年发展的特点

(一)未来五年高等教育的发展数据变化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决策模拟系统预测,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从3576万人增加到3736万人,毛入学率将从36.4%增长到45.2%。到2020年,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口数从2015年的17090万人增加到22974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5年的10.2年提高到10.7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从2015年的18.7%增长到25%;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5年的13.8年提高到14.1年。从目前数据变化来看,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有可能超过了预设目标。

(二)未来五年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变化

1.注重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人才红利

民族前途命运是由是否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其中对人才进行优先转型升级是关键。加快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科教兴国”到“科教强国”,要将教育和科技进行有机结合,在继续用好“人口红利”的同时,注重“将人口红利朝人才红利转化”。

2.服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入调整优化教育结构

高等教育对加快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挥关键支撑作用。“十三五”期间要不断推进教育结构优化调整,加大对现代服务人才和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推动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使之提高到28%,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将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提升到44%以上。

3.落实国家教育公平政策,保障教育考试招生公平

国家教育公平政策是保障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的有利保证,特别是保护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特别中西部高校建设进行扶持。支持中西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百所地方高校进行基础能力建设,努力将中西部高校数量扩大到100所。同时,继续扩大重点高校在中西部农村的招生计划,保持重点高校新招学生中农村生源与城市生源大致相当。

二、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未来改革面临的困境

客观而言,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是迄今为止社会公信力最高的国家考试,不可否认,近年来高考招生制度广遭社会诟病,关注群体之众多、抨击意见之尖锐、观点建议之多样,为其他领域所鲜见。作为曾经发挥过重要历史作用的高考招生制度,为什么面临不得不改的处境?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何在?应该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进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同时,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要求,必须改革现行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中“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因此,对现行高考招生制度进行审视、反思和改革就迫在眉睫。

三、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1、改革招生制度公平

一是要增强人才甄别选拔的有效性,根据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优化人才标准,调整选拔方式;二是要促进入学机会均等,维护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公正;三是要发挥高考招生的导向作用,引导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2、改革入学考试方式

现行高等学校入学考试方式的特點,一是政府主导,强调地方乃至全国的统一性;二是每年仅提供一次考试,考生选择机会少,往往“一考定终身”;三是考生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加快推进入学考试方式的改革。第一,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或试行注册入学。第二,探索英语、数学等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为考生提供更多的考试机会。第三,研究制定非户籍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参加考试的办法,依法保障其受教育权和考试权。

3、改革入学考试内容

第一,要根据高校人才选拔全面性和多样性的要求,在实行统一考试的基础上,增加选考模块,为高校录取学生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参照;第二,要针对目前考试内容过于偏重考察应试能力的倾向,以高校人才选拔标准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察;第三,要提供考生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报告,丰富高考成绩报告内容。

4、改革高考命题方式

现行高考命题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和分省命题。省际命题水平和阅卷标准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对不同省份考生的成绩进行横向比较;命题专家临时从高校和高中教师中选拔,以兼职为主,稳定性较差。改革高考命题方式,已经成为保证高考科学性和规范性的重要基础。第一,加强命题专家队伍的建设,保证全国和分省命题质量;第二,进一步完善国家考试科目试题库,丰富试题来源;第三,集中专门人才加强对考试规律和标准的研究,不断提高试题的信度和效度。

5、改革招生录取方式

现行招生录取方式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将高考成绩作为唯一依据,标准单一,高校自主权小;二是设立了名目繁多的加分政策,破坏了高校招生录取的公平政策环境。因此,必须改革高考录取方式,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使评价方式更加科学,评价内容更加丰富,健全优秀人才选拔的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第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仍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同时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适当权重计入入学考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素质与能力。高等学校主要根据考试成绩择优录取。第二,对具有创新潜质、特殊禀赋或学科特长且符合培养要求的学生,高校可依据面试或自主测试的结果自主录取;对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学生,经所在学校或校长推荐,高校可决定是否录取;对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和地区就业的学生,可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实行定向录取;对在实践岗位作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可实行破格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