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方法与艺术

2017-04-12罗廷银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班风班集体班干部

罗廷银

摘要:小学班主任工作对于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意义重大,他们是班级工作的直接管理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运用管理方法,有效组织和设计班级内的活动,促进班级各项工作良好有序开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管理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5.1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班主任教师所做的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班主任教师是班集体活动的组织领导者以及学生日常行为的引导者和教育者。新课程下要求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对班主任教师的管理工作自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班主任的概念和角色定位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是沟通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是协调班级任课教师的纽带,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小学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担任的角色是多方面的,他们是班级文化的设计者,规划班级的发展蓝图,提出班级的奋斗目标和学习计划,带动班级学生不断努力进步。他们是学生精神的关怀着,班主任对学生的关怀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关系和爱护上,与学生交流、沟通,重视他们的成长。他们是学生者和参与者,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难免存在一些瑕疵,如方法不当、误解学生等,这时的班主任教师要敢于接受学生的建议及批评,善于采纳合理意见,改进班级管理工作。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方法与艺术

小学班主任教师的工作很繁杂,尤其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很多道理和事情都不是很明白,需要班主任教师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引导,关心、爱护他们,通过对他们细致的教导促进学生的成长。小学班主任教师应该积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深刻总结班级管理的方法与艺术,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一)注重班风建设,凝聚集体力量

班集体的风气对于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到关键作用,班主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班集体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加强学生辨别能力的培养,使得整个班级营造良好的风气。作为班主任教师要做好表率,严于律己,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同时优秀典型的塑造对于班风的形成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学习和发现身边的榜样,向榜样学习,重视榜样的力量,促进班风建设。

(二)选好班干部、培养得力助手

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是班主任教师也不能替代的,班主任教师管理班级要重视班干部的作用。选择学生信赖的班干部才能真正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了解,根据他们的特点、性格、能力等进行分工,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让他们更好的为班集体做贡献。班主任教师要支持班干部开展创新性的工作,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让他们带领班级的其他同学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三)制定健康有序的班级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教师出于班级管理的需要,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班主任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制度的建立不是为了约束他们,而是为了他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班主任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制度的制定当中,参考他们的合理化意见。班级制度一定要切实可行,符合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如果学生都不认同,那么制度也就形同虚设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制度管理必须与学生自我管理相互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这样才可以达到班级管理的最佳效果。

(四)多表扬,少批评

批评和表扬是教师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表扬是对学生的一种正面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批评是对学生错误行为和思想的评判,是对他们进行正确方向的指引,制止错误再次发生的强化教育手段。正确的把握批评和表扬的艺术,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创建良好班风上也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大部分自尊心比较强,他们希望可以受到老师的重视,恰当的表扬对于鼓舞学生来说是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的兴奋剂,让他们从心理上产生成就感,愿意接受班主任教师的教育和引导。

(五)寓德育于各种活动之中

班主任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教师可以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到烈士纪念堂进行参观,带他们参加公益活动,到敬老院看望老人等,帮助小学生们再实践活动中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班主任教师要做到政真正的关心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维系师生关心的纽带。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吸引学生,给予他们关心和关爱。通过教学中优等生都是教师的好助手,但是班主任教师对待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对优等生不偏袒,同时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注,促使他们能够正确的评价自己,提高自己,跟上大家的脚步。小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的个人兴趣、爱好以及家庭生活条件,长大的环境都存在着差别。学生每个人的长处不同,缺点也不同,班主任教师要通过经常性的与学生接触,观察学生的言行,总结、发现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到和老师之间距离拉近,能够对班主任老师敞开心扉。

(七)处理好与科任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

小学班主任教师要善于处理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班主任教师要时常与科任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班级学生的情况。此外,还要做好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学生的家庭情况会影响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也会对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班主任教师要和学生家长互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帮助学生提高。

总之,班主任教师是班集体活动的组织领导者以及学生日常行为的引导者和教育者,对于班级的教学和学生的成绩作用重大,班主任教师要重视班风的建设,凝聚集体的力量。认真选择合适的班干部,培养自己的得力助手,同时制定合理的班级制度,对学生对表扬,少批评,寓德育于各种活动之中。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積极处理处理好与科任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好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塑造他们成长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乔清梦,步利. 浅析小学班主任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15期

[2] 杨维靖. 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20期

[3] 周丽娜. 师爱,像荷底吹过的风——班主任的工作艺术[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1(01)

[4] 乔清梦,步利. 浅析小学班主任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15期

猜你喜欢

班风班集体班干部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竞选班干部
多元化评价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温暖的班集体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竞选班干部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
班干部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