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

2017-04-12杨谨鸿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党建工作

杨谨鸿

摘要:高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重要阵地。其中学生的党建工作又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并积极探讨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是保证学生党员质量的核心。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的实际开展情况作出探讨,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党建工作

中图分类号:D267.6

引言

高校是人才的成长摇篮,更是培养党员的集散基地[1]。因此,党员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生党员队伍力量的强弱,更影响到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对党员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是传播科学的文化思想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举措。大学生更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见卓识。然而,我国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既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对高校青年学生党员造成冲击和影响。同时也客观存在一些问题,在价值观和世界观日趋多元的形势下,加大力度开展并且创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一、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党在高校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基本体现

各级党组织包括高校的学生党组织以及党员都是党的基本组成。要体现党的先进强大的执政能力,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的合力。只有这样,党的领导才有了稳固的堡垒和根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党员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不断趋于完善。同时,高校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首先要注重让学生从思想上入党,紧跟党的步伐,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因此,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还是保证党的事业后续有人的措施。通过教育管理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坚定信念,熟悉贯彻党的先进性并弘扬发散出来。

(二)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

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提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在高校开展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利于宣传中国梦,坚定青年人的信仰。使广大学生可以自觉践行中国梦,并且把个人的理想和志向同中国的发展结合起来。

(三)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品质

大学生是“三观”塑造和完善的关键时期。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可以从政治立场、逻辑思维、情感态度、远大抱负等方面促进大学生端正自己的思想品质。从而完善学生的人格,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可以为社会和国家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虽然很多高校明确开展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出现一些问题,使得取得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表现如下:

(一)学生入党动机的问题。这是高校中普遍受到关注的问题。由于大学生在成年之前对党的认识还不够成熟透彻,申请入党存在盲目跟风的嫌疑。导致入党的动机并不纯粹,甚至没有弄清自己入党的立场。例如很多学生是为了加强自己的学分;有的是为了以后工作多一道政治“护身符”;还有的是受家中老一辈党员的影响,被动申请。因此高校首先要把好党员的“入门关”。

(二)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管理内容上的,按照一般教育管理方式看,高校千篇一律的模式都是根据上级机关的指示,根据时政热点开展学习或者培训工作。并且只是念文件、读文章、写心得、听报告这样的步骤。内容单调,形式陈旧,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挖掘出来。另一方面,党建工作教育管理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缺乏专门的教育管理的优秀教师,本身政治理论素养不够,导致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质量不佳。

(三)模范带头作用逐渐削弱。这既与学生自身的党性修养较为松懈、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有关系,又和管理监督体系的不健全有关。许多学生党员在正式吸收为党员之前的考察表现优异,然后成为正式党员之后,却变得松懈懒散,工作热情磨灭,没有很好地发挥模范先锋的作用;同时学校的党组织相关部门也放松了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和后期监督,在投入力度上远没有当初发展党员那么大。

三、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改进策略

(一)提高党性修养和思想素质,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

要明确党性修养的锤炼和提高是一个长期又艰难的过程,对于学生党员来说,党性修养的锻炼有助于其深入理解党的宗旨和精神。因此,学校要通过党支部建立起严格的学习制度和生活制度。除了高度的政治覺悟和修养外,还要全面加强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在思想上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并且要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向上风貌。如此,学生的入党动机才能端正起来。

(二)创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内容,规范教育管理方式

学校应该运用各种创新手段,结合发达的信息网络技术来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提高宣传教育的普及范围,积极地把党员的教育工作与学生平常的上课学习结合起来。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党员深入社区开展爱心、帮扶、支教等志愿工作[2];抓住国际国内热点进行深入分析和细致讨论。要注重选拔和任用优秀的党建人才,扩大师资队伍。例如,可以聘请退休的党内领导干部开展培训指导;还可以定期的组织学校党建队伍去校外和其他政党机关展开交流学习活动,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3]。

(三)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后续教育考核

要明确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积极分子,因此要在学生党员中强化典型示范的作用。不管是开展党组织的相关活动还是发挥学习上的榜样作用,都要让党员彰显先进性,从而号召影响广大的学生寻求进步,共同发展。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学生党员日常行为的监督管理工作,增加组织能力/思想品质等方面的考察项目,严格执行,还要接受群众的监督,定期开展教育考核。

结束语:总之,学生党员和高校党组织是新生的党的基础资源。高校党务工作者要加强构建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此外,广大学生党员也应该以身作则,严格保持党的先进性,积极增加自身的党性修养和思想素质,提高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作贡献的观念意识。

参考文献

[1]范艳红.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24(1):42-43.

[2]苏亚彬,曹雨珊,马慧敏.三位一体立体考核监督管理机制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 2013(10):260-260.

[3]许雪峰.对加强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与监督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 2011(23):199-199.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党建工作
新时期下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及管理策略研究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完善教育和培训效果的评价方式增强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训效果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