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研究

2017-04-12翟丽丽何晓燕张树臣张婧姝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耦合因子

翟丽丽,何晓燕,张树臣,王 京,张婧姝

(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哈尔滨150080)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研究

翟丽丽,何晓燕,张树臣,王 京,张婧姝

(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哈尔滨150080)

耦合协调度分析法是生态经济学中经典的研究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黑龙江省15年来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较高的耦合协调状态,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仍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需要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从而更加适应经济发展。

高等教育; 经济增长; 协调度

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经济增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模式由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决定,而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又受到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这些资源的投入由经济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如何保证高等教育与经济相互协调发展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自20世纪60年代,以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丹尼森等人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之后,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间的互动关系研究日益受到众多学者、专家的青睐。Bluestone认为高等教育影响着熟练劳动者的技术水平,进而影响了该区域的经济水平[1]。潘懋元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逐渐成为被关注的热点话题,走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2]。邹阳、李琳分析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进而提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相关关系[3]。毛盛勇根据2006年我国31个省区的截面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测度[4]。马鹏媛、米红根据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从规模和地理空间分布两方面,探索了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规律[5]。朱迎春, 周志刚,王大鹏通过1999~2005年全国各省区面板数据,测算了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6]。张文耀以西部地区为例,研究了我国落后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7]。曲建忠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测算了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并得出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极弱的协调状态的结论。

各学者在进行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时,由于选取的指标、采用的数据、方法以及区域的不同,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本文试图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生态经济学理论,采用生态学中较为经典的多元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利用该方法定量分析了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以确定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并由此给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一) 指标体系的建立

1.反映高等教育状况的指标体系

选取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目的性、科学性、联系性、统一性、可比性和可信性这六大原则。在建立指标体系时既要从整体上全面考虑也要考虑各个单项指标的名称、含义等。本文最终选取13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并归纳在表1中。

表1 反映高等教育状况的指标体系

2.反映经济增长状况的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总量的外在表现为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是可以观察、可以度量的。本文综合考虑经济总量、三次产业、经济增长质量三个方面,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选用了14个指标来刻画经济增长状况,具体指标见表2。

表2 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

注:本文的样本区间选择为2000~2014 年,统计数据都来源于2000~2014年的《黑龙江统计年鉴》,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二)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由于每个指标的量纲单位不统一,有的指标是百分数,而有的指标单位却是数以万计,在统计过程中,有些指标的属性也不一致,不方便进行统计和比较,因此,需要对每一指标xi进行标准化处理:

当指标xi为正作用指标时,标准化公式为x'i=xi/xmax;当指标xi为负作用指标时,相应公式则为x'i=xmin/xi。式中,x'i为第i指标数值的标准化值,xi为第i个指标的原始值,xmax和xmin分别为这一组指标数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分别将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两组指标中的多个指标进行综合,都合成为一个指标,从而测算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间的耦合协调度,因此计算耦合协调度问题上升为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问题,对各指标进行合理赋权。本文为了对各指标进行赋权,选择多元分析中的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法,并可得到公共因子的得分值,进而为下面的协调度计算提供数据准备。

(一)因子分析——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主成分提取法,进行公因子提取,计算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公因子特征值及贡献率,从而得到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各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如下:

旋转后的高等教育因子表达式为:

X1=0.992x1+0.974x2+0.966x3+0.991x4+0.989x5+0.995x6+0.899x7+0.670x8+0.990x9+

(1)

(2)

旋转后的经济增长因子表达式为:

(3)

(4)

根据公式(1)—(4)和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值,计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每个因子得分数,根据各因子得分数再结合以下公式求出综合得分数,从而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得分数计算公式如下:

(5)

(5)式中,λ为综合因子得分;ωi为各因子权重;λi为各因子得分。由上述公式可得高等教育因子、经济增长因子的综合得分见表3。

表3 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因子得分

(二) 协调度的度量标准

系统之间耦合协调状况主要是由协调度来表示,其为定量模型,描述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耦合程度。协调度公式为:

(6)

选取待定权数为α=β=1/2,C表示协调度;k表示调节系数,通常情况下,2≤k≤5。

但是同时,协调度表示过程中存在一个弊端,其很难反映出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综合发展水平。因此只用协调度来判断就会产生偏差,为此,引入了协调发展度的概念,其用D表示,用其作为度量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程度的定量指标,其具体公式表示为:

(7)

其中,T=αf(x)+βg(y),D为协调发展度;C表示协调度;T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综合评价指数。一般地说,协调度C取值在0~1之间,最大值表示最佳协调状态,最小值表示最差协调状态;根据协调发展度D的大小将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整体协调发展状况划分为D类,按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指数f(x)和g(y)的对比关系划分为四个耦合阶段,见表4。

(三) 协调度计算及结果分析

本文选取调节系数 ,根据上述模型计算出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再参照据表3的分类标准,得到黑龙江省各年份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程度,并将具体的评价结果表示见表5。

表4 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分类标准

表5 黑龙江省各年份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类型

表4显示,从 2000~2014年期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 均在0.9以上,这个指标表名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较高。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协调发展度 值处于上升趋势,从0.763增长到 0.975,说明了在2000~2014年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越来越强,二者之间的协调程度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另外,从上述分析我们还看到,2000~ 2014年期间与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程度相比,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低于经济发展速度。

三、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一) 加大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投入

1.深化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

为了解决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需要在现有基础上,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合理分配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投资的供给体制,广辟经费来源;改革高校投资的分配机制,逐步建立基金制;建立健全与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相配套的机制;鼓励办学形式多样化。扶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充分发挥公办院校的师资和教学优势,将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的管理手段综合,取长补短,促进发展;保障高校的自主经营管理。要确立高等学校的教育主体地位,在高校内部,改进原有的内部管理机制,解决非教学人员比例较大的问题,分配平均,避免高校后勤半社会化等弊端。

2.合理利用投资,优化资源配置

优化高等教育投资模式。绝大多数黑龙江省高校通过银行融资作为主要的建设资金来源。而银行融资多为中短期贷款,对于学校而言,学校的基本建设项目很难在短时期内还本,进而又影响银行资本的流动性,给银行带来负担。可预见,高校依靠银行贷款的进行基本建设的路将越来越难走。因此,高等教育必须采取优化的投资模式,重点考虑:高等教育投资来源多元化、规模适度化、结构合理化、管理科学化和利用高效化等优化模式,以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高等教育投资合理化。在市场化运作方面,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应的地方政策法规,使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完善政府对高校的拨款机制,提高拨款效率;优化教育投资结构,使之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办学效率。

(二) 确保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通过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培养的人才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具体表现在:建立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对内为满足教学管理的需要,建立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实行教学事故一票否决制;对外通过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估,检验教学质量的高低;建立质量监管机制。通过建立质量评估组织机构,确定质量保证目标、制定质量保证计划、进行质量考核等;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进行教师素质建设,通过培养教师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使之成为具有良好的教师素质;然后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四、结论

本文借鉴生态经济学中的协调度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2000~2014年间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度进行研究,得到如下启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二者相互协调相互发展;但高等教育发展相较于经济发展仍呈滞后状态,主要原因在于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投入不足、资产管理不合理、教学质量下滑等问题。为此,给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1]BLUESTONEB.UMASSBoston:AnEconomicImpactAnalysis[M].Boston:JohnW.McCormackInstituteofPublicAffairs,The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1993:107-135.

[2] 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2(1):10 -17.

[3] 邹阳,李琳.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分析[J].高教探索,2008(3):44-48.

[4] 毛盛勇.中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协调性[J].统计研究,2009( 5):35-40.

[5] 马鹏媛,米红.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演变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2(2):17-21.

[6] 朱迎春,周志刚,王大鹏.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25-36.

[7] 张文耀.高等教育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12,42(6):101-106.

[8] 曲建忠.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定量评价[J].湖南社会科学,2013(1):275-278.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logy——Take Heilong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ai lili, He xiaoyan, Zhang shuchen, Wang jing, Zhang jingshu

(SchoolofManagement,Harbi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aerbin150040)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the past 15 years, which used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analysis method in ecological economics for reference. Studies show that there is higher coupling coordination state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both adapt to each other and promote each other. However,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slightly ahead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fit the nee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igher education; economic growth;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2016-12-05

黑龙江省教育教学规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GJB1214013);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项项目(项目编号:GJZ201301053); 哈尔滨理工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专项项目(项目编号:120150001); 哈尔滨理工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20150009)

翟丽丽(1963-),女,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电子商务,电话:0451-86392801。

G646

A

1671-4733(2017)01-0077-05

10.3969/j.issn.1671-4733.2017.01.024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耦合因子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