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等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研究

2017-04-12康响英周宁之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基础英语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改革

康响英+++周宁之

摘要: “基础英语”的重要性与其教学效果极其不相称, 其教学模式与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增加输入数量,优化输入质量;创造仿真环境,增强输出动力;拓展课堂容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它能促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实现。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英语;教学改革;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9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3【534】。

1.引言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正在给几乎每一个领域带来历史性的巨变。如今,由大数据、慕课、微课等现代教育技术支撑的云课堂正向我们走来,“技术”自身走出了附属或辅助的角色,第一次走上教育改革的最前台。“慕课平台在线模式将会引发‘学习的革命” ,然而,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在多媒体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发展缓慢,明显滞后于大学英语教學,凸显了英语专业的‘尴尬” 。因此,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与新形势信息时代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其课堂教学模式迫切需要改革,学生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手段也需要做出“革命性”的转变。

2.“基础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基础英语”作为英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精神的主要空间和平台。该课程是学生获取英语语言知识和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培养学习者听、说、读、写、译等综合

技能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艰巨任务,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后续课程“高级

英语”的学习,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专业素养,也直接影响英语人才的培

养规格。虽然它一直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的重视,然而课堂“费时多、收效低”的问题非常严重,教、学双方对其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低得令人吃惊 。因此,该课程的重要性与其教学效果是极其不相称的。由于受索绪尔及乔姆斯基

等语言学家的理论影响,“基础英语”课堂中“语法翻译法”大行其道。这种模

式重输入,轻输出,强调语法规则和词汇的精确用法,忽视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

课堂大部分时间教师在“一言堂”,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

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无法达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反思能力的目的。同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几张 PPT进行“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操练,参与真实的语言交际机会很少,缺乏相应的互动和输出,课堂气氛沉闷,费时低效。由于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填鸭式”地对学生进行的输入既不是有效的,更不是高效的。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准确性的精致授课模式使本已严重不足的目标语的输入和输出量更显不足。因此,“基础英语”教学现状与《大纲》提出的外语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反思能力的精神相距甚远,不仅难以达到国家教委对这门课程规定的教学目标,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良好综合素质。这种矛盾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显得尤其突出。在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基础英语”教学应顺应时代的要求,把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引进课堂,增加教学的容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践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3.“基础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又称作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 最早由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皮亚杰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这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吻合,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四大属性即“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尽管多年来外语界呼吁教学模式的改革,由于九十年代以前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尚不成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在“基础英语”课堂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教师“一言堂”现象仍很常见。如今,慕课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促成上述四大属性的充分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 多媒体技术正是创设实景交流的最有效工具,身临其境的效果能提高英语实际使用和操练的积极性;音频、视频和基于Internet 的网络坏境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协商”与“会话”提供优越的条件;多媒体技术能提供形象逼真的互动式学习环境与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刺激,极大地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及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是其它媒体或其他教学环境望尘莫及的。Hot Java加深多媒体技术与Internet网络的融合,使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更趋完善,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的条件也日趋成熟。

慕课是 MOOCs的中文音译,由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大规模在线网络课程)的首字母缩略而成,最早由加拿大学者 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在2008年提出。它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课程内容固化和结构化藩篱,成为当前国内外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在教学方式上,慕课、微课等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模式,通过网络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知识点的碎片化重组,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与互动协作学习,使移动学习、自主个性化学习逐步成为现实。学生在课外可以预先观看资源库里录制的教学视频,对海量信息做出预判与选择。学生课内通过讨论内化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教师则解难答疑,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不再像过去那样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英语”课时的限制,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与创新能力三方面顾此失彼。师生课堂面授与网络在线学习相结合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超文本、超媒体之类的电子教材等网络学习资源已经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为“基础英语”教学提供有效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课堂教学模式实现革命性的改变。我们应当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构建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种外部结构,促进学生的内部知识建构。

4.慕课等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影响

当今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的多媒体技术给语言教学领域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慕课等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优化语言的输入,增强输出的动力,拓展课堂容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实现。

4.1增加输入数量,优化输入质量

语言能力的获得要靠一定量的输入才能促成。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包括大量的、多样的和全方位的输入。传统的“基础英语”课堂是以教师为主的单向沟通模式,虽然重视输入,但由于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输入的量与质都事与愿违。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 能以互动的方式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和交际场景,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法在视觉、听觉以及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多媒体的集成性和多元信息,不仅能优化输入的质量,而且能增加输入的数量。例如在课文导入环节教师采用多种丰富的视频材料和音频材料及吸引眼球的图文说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将他们高效带入课堂;课文讲解时,生动形象的视、音频材料直观具体,同样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一方面,大量图形资料为学生营造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语言资源,增加学生形象和直觉思维训练的机会。高度交融的多种思维形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翔实、炫动的感性材料而让学生体会到原先很难或无法得到的直接经验。其强大的经验替代功能可以强化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拓宽感受的时空领域,为思维活动的展开构筑坚实的基础,高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单凭教师的语言描述所开展的形象思维活动与现代多媒体课堂里的多维互动的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4.2创造仿真环境,增强输出动力

长期以来,因受“输入中心”理念影响,“基础英语”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递,忽略言语能力的培养。过分精致的输入挤占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与机会进行讨论或者交际,最终步入“一壶烧不开的水”的困境。众所周知, 真正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必须通过大量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语言实践才能实现。“掌握外语这一交际工具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交际实践” 。“英语教学的实质就是交际” 。外语不是“教会”的,主要是“练会”的 。文秋芳教授认为,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在英语专业学生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的今天,我们亟须在教学理念上把输出作用凸显出来。传统的“基础英语”课堂正是差“输出”这一关键的“最后一把火”而收效甚微。如今,借助慕课等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或者课后掌握基础知识,腾出课堂时间进行交际实践,加把“大火”,把“水”烧开。

“习得”和“学得”是外语教学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习得”指学习者在自然语言环境中,无意识地将隐性知识内化。“学得”常指在正式的环境(比如教室)中有意识的学习语言规则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只能归于“学得”。Krashen认为,只有潜意识“习得”的知识(隐性知识)才能使言语的输入和输出达到自动化,即能自然地运用语言;在使用第二语言时,“习得”看上去要比“学得”更重要而“学得”的显性规则(语法知识)的作用不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情境,知识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只有把学习者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并尽可能在实际任务中获取经验和建构知识,才能使学习者掌握并学会应用知识。“学习是一种真实环境的体验”。现代多媒体课堂里,教师可利用视频和音频材料,让学生更好地接触真实的外语语言环境,身临其境,潜移默化,在非强制压力下快乐高效地学习外语。同时,通过创设真实性强的输出任务或者贴近真实的交际情境,让课堂环境尽可能的从“学得”往“习得”靠近,近乎“真实”或“模拟真实”的语境与大量真实的英语语料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感性认识。集声、文、图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能模拟出全新的学习英语的有声环境,融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为一体,多渠道立体地刺激学生的感官, 给学生更深刻的印象,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各个知识点,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联想思维,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多媒体网络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方面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大量优质的输入信息与近乎“真实”的语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输出效果。

4.3拓展课堂容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早在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者Holec就提出,外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两个:一是帮助学生获取语言和交际技能,二是帮助他们获得自主,即学会如何独立学习。另一位语言学者Benson也主张“自主”应作为大学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己成为我国教育的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强调“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因此, 基于計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及大学生自主学习这两个方面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

5.结论

网络环境下的“基础英语”有效课堂模式以巨大的优势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网络英语教学将是未来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有了多媒体技术,“基础英语”教学改革可谓如虎添翼,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对多媒体技术的驾驭能力,由传统“基础英语”课堂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使教学过程情景化、交际化,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献策.慕课热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冷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15(6):126-128.

[2]谢友福,孙飞凤.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对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与改革的构想[J].外语界,2008(6):52-56.

[3]李力.英语专业基础教学课程设置及考试改革刍议[J].外语界,2000(3):18-21.

[4]陆明,丁万江.换“药”不妨也换“汤”——论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与教材改革[J].外语界,2002(1):37-41.

[5]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7]周健.对外汉语语感教学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康响英,女,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周宁之,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基础英语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改革
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探究
高职院校提高基础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池州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基础英语》课内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