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2017-04-12刘清海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探索思考乡村小学

刘清海

摘要: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实质上就是学校特色不断丰满完善的过程。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建设。一方面,坚持围绕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发具有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另一方面,结合学校的实际,积极开发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和组织学生社团活动,促进学校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努力把办学特色渗透到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过程之中和校园文化生活中。因此,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课程开发,丰富学校特色课程体系,提供个别差异性课程,促成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特质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小学;校本建设;探索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众所周知,校本课程在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正成为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发展的一个重大领域。要建设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就需要进行校本课程策划,而校本课程策划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学校文化。当前,学校文化建设需要特别关注素质文化建设。因此,校本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是基于素质文化来进行校本课程的策划。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二、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困境

1.课程建设负担沉重

遵循国家课程设置标准,乡村学校既要考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全面开展,又要考虑学校自身建设。伴随课程开足、开全的压力,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负担沉重。音乐、美术课程缺少专业教师,学校开足这些课程都很困难,只能安排其他学科的教师代课,这些教师由于没有受过正规训练,课程实施缺乏专业素养,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更谈不上课程资源开发;而乡村优秀教师的教学负担本来就重,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更加力不从心,在提出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时,多是从互联网上搜集现成资料,很少有自己的建设思路,课程内容往往平淡如水,起不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2.校本课程的目标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有一段话:“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可见,注重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是现今教育的重点。但是当前全国各地的高中教育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存在,使得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终生发展难以真正实现。校本课程体现学校特色,彰显教育个性,尊重学生主体发展。充分实现了研发之初提出的“三个提高”目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教师的研究积极性得到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得到提升。我相信这也应该是国家提出进行校本课程研究的根本目的。

三、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措施

1.加强教师课程理论知识培训

要提高校本课程建设质量,光有好的设计蓝图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好的施工者。如果说描绘校本课程建设蓝图是校长曾级领导者的事,那么对照设计蓝图执行项目施工无疑是一线教师的责任。一线教师是校本课程教材编写与实施两大重要环节的执行者,他们对课程编写、实施、评价等理论知识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建设的质量。教育主管理部门、学校管理者在对教师加强课程建设相关理论知识培训方面应从思想上给予重视。

2.有机整合资源,深化课程内容

跨学科课程整合,绝不是机械拼盘———将学校任意几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拼凑在一起。一门优秀的校本课程应该充分整合资源,深化内容。例如,某学校课程融合了音乐、品社、综合实践活动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但这种融合并非机械整合,而是保持了多门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始终要以学校为本位,学校要积极考虑在现实条件下建立自己的课程体系,而不是对国家课程全盘照搬、机械实施。倘若,乡村小学能够找到一门课程作为彰显自身特色的平台,并以此为焦点,进行课程的有机整合和规划,学校课程建设将不再是难题。

3.加强综合素质课程的策划,促进素质文化建设

素质的结构非常复杂。农村小学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作用应该是全面的,而就各类素质的相对重要性和农村小学最主要的“可为”来说,农村小学阶段的课程最应该起作用的,一是促进学生的学科素质,如语文素质、数学素质等的发展;二是综合素质的发展,如品德、跨学科素质、学习力、创造力、实践力、生活力等的发展。校本课程策划最重要的任务是策划综合素质课程,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要在综合素质课程中进行关于素质文化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式建设,如关于综合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建设;并使综合素质课程建设制度化、常规化、可持续性,从而形成一种综合素质课程文化,并促进学校的整个素质文化建设。

4.完善校本课程建设制度与监督机制

校本课程建设制度与监督机制属于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完善校本课程建设制度与监督机制是促使校本课程体系各机能系统有效运作,保障校本课程体系的新陈代谢与生长发育功能正常运作,推动校本课程建设是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自我提质的基础。在加强校本课程监督机制建设方面,主要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建设制度体系。如《校本课程开发纲要》《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实施制度》《校本课程开发评审制度》《校本课程实施质量评价方案》《校本课程实施质量监测制度》等方案与制度。二是设立校本课程实施质量监督机制。如制定设立校本课程实施监控小组,巡查校本課程课时计划落实情况;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访谈、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满意情况;定期组织校本课程执教老师进行访谈,了解任课教师对课程教材内容、目标制订、实施开展、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

四、结束语

总之,乡村小学的校本课程建设应该是学校为解决自身的教育问题,根据国家或地方课程实施纲要的基本精神,结合现实条件,以学校师生为主体进行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同时,在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稳步提高,社会声誉逐年增强,使得农村小学教育正在焕发它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肖林元. 校本课程的建设性缺失与矫正对策——以南京地区校本课程建设为例[J]. 课程·教材·教法,2015(3):95-99.

[2] 史根林,邱白丽. 校本课程建设的现时困境及策略重构——基于江苏省2013 年度59 所复审和晋评学校相关指标达成度的分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9):48-53.

[3] 陈瑞生,徐安鸿. 学校文化精神的内涵与实践——以上海市观澜小学为例[J]. 中国教育学刊,2010(2):35-38.

猜你喜欢

探索思考乡村小学
如何提高西藏乡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油画创作教学中意象语言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乡村小学电教设备管理
中学化学兴趣教学初探
广播服务类节目主持人听众意识刍论
如何培养乡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综合性实践作业设计初探
让信息技术走进乡村小学数学课堂
浅谈“想象模拟”在童声合唱训练中的实践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