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创新考核模式探索
2017-04-12严嘉荣符茂王艳娜张俊婷
严嘉荣 符茂 王艳娜 张俊婷
摘要: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大学生社团的考核模式同样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才能从宏观层面指引大学生社团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谋求长远发展。本文借助在企业中广泛应用的持续改进管理思想,对高校社团考核的方法进行修正和完善,并以广东s高校的实际做法为例进行分析,为探索出一种基于创新的高校社团考核新模式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关键词:持续改进 创新 大学生社团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处在永恒变化的环境中。在当前提倡创新创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社团活动形式和内容、社团可持续发展等跃升为学生社团管理的热点问题:而即使是看似一直存在的社团日常管理问题。随着時间的推移,其管理内涵均已有所变化。这就需要社团管理工作者作出相应的变化,以应对已经变化的环境。
笔者对广东s高校的50多位高校学生社团学生干部进行随机调查。发现超过70%的被调查者认同灵活和随机应变的社团管理理念。可见这种基于对变化进行管理和不断修正改进的管理思路,得到了大多数学生干部的认可。由此,作为规范社团行为、考评社团绩效的社团考核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必须跟上步伐,即通过创新优化的考核机制来强化社团的不断改进意识。
一、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
持续改进(Kaizen)最初应用在企业管理中。日本持续改进之父今井正明在《改善一日本企业成功的关键》一书中提出,Kaizen意味着改进,涉及每一个人、每一环节的连续不断的改进——从最高的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到工人。持续改进理论帮助日本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后经理论的拓展。认为Kaizen理论应当应用在改进工作和生活的每个方面。本研究运用“持续改进管理思想”中关于持续改进和优化流程的相关理论来再设计高校学生社团的考核标准,以此作为高校社团考核的新视角。
当前大多高校学生社团的考核标准普遍存在着考核方法难以量化、主观、死板等问题,本文以广东s高校修正后的社团管理考核模式为例进行研究。
(一)优化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的可操作性、客观性和定量性,遵循了改进观念“抛弃原有僵化的做法…‘对现有方法质疑”的原则。以S高校为例,改进过的考核方式否定了以往单凭个别考核人员对社团活动的主观感受而随意评分的做法。要求对每个社团的考核都采取统一模式的考核表,在一级、二级考核指标不改变的前提下,设置可考核的、客观的考核标准。并由此催生了s高校社团联合会考评小组的组建,考评小组务必根据考核表上需要上交的佐证材料来进行评分,排除人为因素对评分的干扰。
(二)注重过程考核
改进思想重视对过程的考核,关注P型指标(过程指标)的设置和评估。图3中,根据参加社团活动随机选择的15名学生对活动效果的打分,作为考核该社团活动的过程分。图2的结果指标分加上图3的过程指标分,总分作为对该社团活动的总评价。修正过的考核方式,摒弃了“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法。
(三)形成总结反馈机制
图2的考核表中,要求各社团在开展活动后上交活动情况反馈表。考核小组以此表作为社团活动结果考核的依据之一。换言之,社团若在开展活动后不予总结,则不把该活动视为完整开展,从而扣除相应的考核分。改进思想强调不断地总结和反思。以此来优化活动流程和效果,避免同类错误的延伸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反馈机制务必是双向的,考核小组在审核完社团活动反馈表后,必须及时地提出修正意见,并反馈给社团,以协助社团更好地开展改进。
(四)鼓励创新工作
改进后的s高校社团考核方案中。增加了鼓励创新工作方案,对确有成效的社团创新管理、先进工作、特色活动予以对应级别的加分(如不具备创新性不加分,一般创新加5分,重大创新加10分)。将创新工作纳入到组织管理中。在持续改进思想中早有体现。如柯达公司为企业员工制定的建言献策系统。并对有所建树的建议提出者给予相应的奖励。重视创新的做法,能让组织不断学习和更新观念,从而保持竞争力。
(五)效果
得益于上述社团考核机制的约束和鞭策。s高校经济管理学院的十一个学生社团的创新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1)社团敢于探索新活动的积极性加强,也逐步将视野拓展到校外,通过与金融机构、成功企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促使社团活动更加丰富和出色;2)社团内部和社团间的关系融洽,注重沟通;3)社团内部更关注制度的完善,致力于排除工作开展中人为因素带来的阻力。
同时,改进思想下的社团考核机制,也为s高校考核社团工作的考核人员提供了清晰的考核目标和方法。杜绝了个人感情色彩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结语
本文通过对广东s高校基于持续改进管理思想而进行修正的社团考核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高校学生社团考核的一种新模式。其要点包括制定具可操作性的客观的考核指标、注重过程考核、强调双向反馈和鼓励创新。通过s高校的实践效果证明。持续改进管理思想能较好地应用于高校学生社团的考核工作中。能指引学生社团通过重视不断改进从而达到创新的效果。可作为对大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一种新探索。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