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效分析

2017-04-12杨瑞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苏教版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杨瑞娟

(大同市南郊区水泊寺中心小学 山西大同 037000)

摘 要:高效始终是小学数学教学关键所在,因此如何高效更成为教师课堂研究的重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使小学生回归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本文将分析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成效的根本原因,从这一基点出发进一步探讨较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关键词:苏教版 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 成效分析

教育改革的深化,给各个学科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全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逐步回归到学习的领域,并成为主动者,获得学习的快乐[1]。在教学过程中,归属感、成就感的归回,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更加愿意探究知识的奥秘。分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在众多教学模型中备受教师关注并广泛研究、使用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的“阵地”上,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开动学生的头脑风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在讨论中获取新知[2]。

一、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成效的根本原因

1.以学生为主体,启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归回,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其核心思想就在于教学活动并非理解为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学,而是老师引导,学生启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完成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成就感、归属感是学习的兴趣和快乐的源泉。人类学习的动力之源恐怕就在于充分运用了自己的智慧,通过有效的思考掌握本来自己并不会的知识。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知能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3]。当集体学习时,通过一定的合作,大家共同获得一定的知识,获得知识的个体就会油然而生一种群体的归属感。归属感和成就感是主观能动性的根本,是否在教学中调动主观能动性,成为是否实现学生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标志。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所以能提高教学成效,在于能够有效地进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在启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具有极佳的作用。

2.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基本模式

前文我们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从角色上,从教学活动的本质上改变了教学活动。我们还能够看到,小组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从形式上改变了教学活动。从教师的讲解到学生的听讲改变至从教师根据小学生思考能力出发提出问题到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劣清晰可见。教学形式的改变带来了角色的更易,角色的更易,带来了各自任务的变化。教师的教,由传统的教知识而变成了通过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把握,有效地以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为主线,辅助其组织思维,运用知識,解决问题[4]。学生的学,由传统的以教师思维过程为主线,跟着老师的思维走,改变为以自己的思维活动为核心,跟着自己的思维走。这种以形式解放到思维解放的过程,势必能够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鼓舞,他们不必强制压抑自己的思维,而进入教师的思维。

3.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开启了新的探究模板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否存在探究式学习,笔者认为存在,只不过探究的场所有别。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探究产生于教师思路之中,探究的方式主要以学生探究教师设置的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入教师的思路则探究的内容才能够转换到学生的思路中,如果学生无法进入到教师的思维过程中,探究就成了悬置虚设的了,学生则无法真正地启动自己的思考,更没有所谓的探究而言。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给学生主动思考提供了平台,探究的产生在讨论的核心之中,或者说探究来源于小组成员内部,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较为接近,彼此间思维的盲区较少,一般能够通过语言沟通理解相互的意思,避免学生出现认知负荷过高问题。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常常出现部分学生由于认知负荷过高而否定自己能力,抵触甚至排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小组中学习优秀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同龄人最能接受的方式和思维模式帮助后进学生消化吸收知识。后进者,未必是知识能力不足、思维能力落后,他们仅仅是由于较难的出发点阻隔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在讨论探究的过程中,提供更加宽泛的思考空间,为探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二、卓有成效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合理设置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时,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思维能力,整体水平。牢牢把握住小学生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心理发展特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出适应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问题和教学任务展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例如,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苏教版二年级教材中的 “时、 分、 秒” 知识时,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有效的问题进入小组学习讨论探究。将班级分为六组,大概4-6人一组,每组发放钟表盘一个。以记忆游戏为起始点,开始课堂教学。给学生5分钟时间,观察探讨钟表上的信息,然后收回钟表盘,给与5分钟时间试着绘画出钟表盘。小组内部学生合作完成钟表盘绘制,然后全班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以钟表盘为道具,说说每组获取的信息,组间讨论每组的不足。这样,就能够有利地进入钟表盘的认识,为“时、分、秒”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师有效把握课堂节奏,保证小组讨论的内容在教学范围之内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学生讨论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自制力有限、思维分散等特征,很容易出现讨论走题、课堂纪律混乱等问题。教师在把握讨论内容及教学内容的同时,应该采用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将精力集中在讨论的内容之上。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非常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获得数学学习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其成效的高低,在于真正地进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而非形式上的改变。

参考文献

[1]马腾飞. 对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深入探讨[J]. 学周刊,2012,(33):41.

[2]赵秀珍.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J]. 好家长,2016,(43):106.

[3]黄晓红.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3):125.

[4]丁文丹.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 考试周刊,2015,(15):80.

猜你喜欢

苏教版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