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中的一曲壮歌
2017-04-12王超
摘要:安史之乱中,叛军为了打开唐王朝的东南门户,切断唐王朝的赋税来源,派大军向交通要冲睢阳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为了阻遏叛军南下,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一批唐朝的将领、官员在缺兵少粮的恶劣条件下,坚守城池十多个月,有效的阻遏了叛军,打破了叛军南下的企图,为朝廷平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虽然睢阳城最终被攻破,张巡等人惨遭杀害,但是这种舍生取义的情怀、不屈无畏的爱国精神将成为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安史之乱;睢阳保卫战;张巡
公元755年,范阳城中的一声鼓响,震碎了大唐王朝的盛世之景,敲响了李唐王朝走向衰败的警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正如中唐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写“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1]181叛乱之后的安禄山,势如破竹,短短35天打败大将封常清、高仙芝,占领东都洛阳,自封为大燕皇帝,随即出兵攻下潼关,俘虏名将哥舒翰,不久又拿下长安,逼得唐玄宗慌忙西逃。安史之乱第二年,安庆续弑其父安禄山,自立为帝,为了打开东南门户,切断唐王朝的经济命脉,叛军不顾一切地向睢阳发动进攻,从而拉开了历史上著名的睢阳之战的序幕。在国家存亡之际,真源县令张巡没有望风而降,而是募兵千人,转战雍丘、宁陵,最后在睢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情况下,以几千人背城而战,抵抗叛军十几万人,虽然最终壮烈殉国,但是在睢阳保卫战中所涌现出地爱国精神将长存于天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一、战前序幕
公元712年,二十八岁的李隆基接受父亲唐睿宗的禅让,成为大唐王朝新的统治者,史称玄宗。他继位一年就除掉了权利路上的最大障碍,他的姑姑太平公主,稳固了自己的皇位,之后他励精图治,任用贤良,拨乱反正,将他治下的大唐王朝推向高潮,迎来了唐王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这一时期国泰民安,万邦来朝,经济繁荣。然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唐玄宗晚年荒于政事,志得意满,陶醉于他早年勤政所取得的成就之中,放縱于声色,流连于歌舞。他在强娶自己的儿媳杨玉环后,更是尽情于情爱欢乐,将朝廷大小事务一并交与杨国忠,然而杨国忠不具宰辅之才,只知打击贤良正直的官员,拉拢培植一批溜须拍马,不具真才实学的无能之辈,壅塞言路,将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再次,由于唐王朝在军事上实行虚内守外的政策,边镇的军事力量日益超过中央,渐成尾大不掉之势,然而玄宗毫无察觉,过分信任安禄山,竟让安禄山一人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见唐王朝腐朽不堪,有可乘之机,便谋生造反之心。终于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联合契丹、突厥、奚等族,组成声势浩大的二十万大军,以清君侧、讨伐杨国忠为名,从范阳发兵攻唐。然而当时唐王朝对内久不用兵,各地州县武库中的武器早已“皆穿朽钝折不可用,持挺斗,弗能亢”[2]6417,叛军仅用半年时间就一扫黄河南北,逼得玄宗狼狈地逃往蜀地成都。在叛军攻下城池后,往往纵使将领士兵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所到之地变成田园寥落、人烟稀少。叛军攻下长安后,主要分兵三路,西线向甘肃、四川进兵,想要歼灭流亡的朝廷势力,中线向襄阳、南阳进军以打开江汉门户,东线向雍丘、宁陵、睢阳发兵,借以切断唐朝的东南赋税来源。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庆绪杀掉其父安禄山后,为了东略江淮,打开新的局面,命大将尹子奇率领十三万叛军,兵临睢阳城下。睢阳靠近运河而建,为东南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当时的睢阳城中只有三千多守城士兵,形势十分危急,太守许远便向张巡告急,张巡深知睢阳对于唐军平叛的重要性,留下少数人马留守宁陵,亲率三千士兵驰援睢阳。
张巡,邓州南阳(今河南邓县)人,《旧唐书》中称他“聪悟有才干”[3]4899,《新唐书》说他“博通群书,晓战阵法。气志高迈,略细节,所交必大人长者,不与庸俗合,时人叵知也。”[2]5534由此可见,张巡是一个通谋略,具有军事才能的杰出将领。正是他,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大小战斗四百余次,将十二万叛军拒之城外,坚守睢阳达十个月之久。
睢阳县令许远,他久闻张巡大名,知道张巡智勇兼备,自己的军事才能不及张巡,便主动让位,以避贤能。他对张巡说:“远懦,不习兵,公智勇兼济,远请为公守,公请为远战。”之后他与张巡精诚协作,主要负责后勤保障,而“战斗筹画一出于巡” [4]7016-7017。
二、艰难守城
睢阳地处今商丘市,处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扼江淮富庶之地,而江淮地区又是唐的财赋来源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张巡一到睢阳,便命人加强了城墙的高度,并且训练士兵,以待叛贼来攻。但是城中兵力只有六七千人,不到叛贼的十分之一,形势极其严峻,张巡身先士足,带领将士们浴血奋战,一天打退敌人们十几次的进攻,就这样坚持了十六昼夜,叛军因久攻不下而暂时退兵,唐军取得了睢阳保卫战的首次成功。这一次的成功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打击了叛军的嚣张气焰,提高了唐军士气,同时也为朝廷调集兵马收复失地赢得了宝贵时间。
公元757年三月,尹子奇重整旗鼓,再次率大军来攻睢阳。张巡料想贼势虽大,却人困马乏,而且并没把唐军放在眼里,只要率军突击,必可大获全胜。于是登上城楼,拔剑在手,慷慨激昂的地对守城将士说:“吾蒙上恩,贼若复来,正有死耳。诸君虽捐躯,而赏不值勋,以此痛恨!”[2]5537众将士听后,无不感慨,群情激昂。于是杀牛设宴,犒劳将士,之后张巡、许远亲自为将士擂鼓助威,唐军无不以一当十,杀得敌军丢盔卸甲,向后败退数十里。
尹子奇碰了两回钉子,恼羞成怒,增加了围城的兵力。对此,张巡采用了疲敌之计,他经常命人半夜在城中击鼓,敌人一听鼓声,以为有人要来攻击,大为紧张,严加戒备,结果直到天亮城内也没有动静,便卸甲休息,刚一躺下,张巡便率领人马从城中杀了出来,横冲直撞,打得敌人军中大乱。如此数日,叛军被折腾的焦头烂额,却无半点办法。
张巡见睢阳久被围困,粮草殆尽,便决定射杀尹子奇,从而迫使叛军退兵。无奈,唐军中无人识得尹子奇,张巡心生一计,令士兵将蒿草削做箭头射向叛军,又让身怀百步穿杨绝技的南霁云潜伏在暗处等待时机。敌军见对方的箭射到自己身上竟然没事,惊愕中发现是蒿草,以为唐军弓箭射光了,便拿着箭头朝主帅尹子奇走去,尹子奇刚把头转过来,一枝白羽箭如流星般穿进了他的左眼,尹子奇翻身落马。张巡见状,令人打开城门,带兵杀了过去,叛军因主帅受伤,顿时大乱,最后以尹子奇带伤败兵而退,睢阳之围暂解。
七月,尹子奇卷土重来,再次攻打睢阳,经过数次交战后,守城兵力只剩下一千余人,也都是“癯劣不能彀”,而且城中的粮食已经消耗殆尽,“士日赋米一勺,齕木皮、煮纸而食”[2]5538,战斗到最后,连一粒米的影子也见不到了。尹子奇知道城中缺粮,在城外深挖战壕,竖起木栅,围而不攻,想要把城中军民全部困死。张巡眼见被饿死的士兵越来越多,没有饿死的士兵也大都气息奄奄,把自己的爱妾唤出,对将士们说:“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 [2]5538张巡忍痛将爱妾杀死,将妾肉分食众人,在场的士兵无不落泪,张巡强令众人食之。除此张巡外,许远也杀掉书童,做成干粮充军。最后,城内一切可以吃的都被吃光了,“茶纸既尽,遂食马;马尽,罗雀掘鼠·······然后括城中妇人食之,继以男子老弱。”[4]1787睢阳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唯一的生路就只有向友军求援。
当时,御史大夫许叔冀拥兵彭城,贺兰进明坐镇临淮,是睢阳军民最后的希望。张巡先派勇将南霁云突围向彭城求援,然而许叔冀连城门也未打开,只是从城墙上扔下一千多匹布,气得南霁云大骂,因为睢阳现在最需要的是粮食、是援兵,再多的布也是无用。无奈,张巡只有再派南霁云带领骑兵冲出重围,向临淮的贺兰进明搬救兵。贺兰进明早知睢阳被围,却一直观望,想要保存实力,拥兵自重。一见南霁云便知其来意,又见南霁云英雄了得,想要录为己用,便丝毫不提救援一事,反而歌舞美食宴请南霁云,南霁云急如星火,心念睢阳,难以下咽,泣道:“昨出睢阳时,将士不粒食已弥月。今大夫兵不出,而广设声乐,义不忍独享,虽食,弗下咽。今主将之命不达,霁云请置一指以示信,归报中丞也。”[2]5539说完,拔刀斩断一指,掷于贺兰进明之前,满座皆惊,无不为之泪下,然而贺兰进明却低头不语,显然没有发兵之意。南霁云随手抽出一枝箭,用力射向墙中,发誓道:“吾破贼还,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2]5539说完话绝骑而去,路上从真源和宁陵守将处得到军士三千人,马百匹。在南霁云的带领下,战士们趁黑夜冒矢血战,进入睢阳城后只剩下不到一千人。望着伤痕累累士兵,众将士都无奈地低下了头,知道待援无望,相持而泣。
三、城破人亡
当夜,张巡、许远、南霁云、雷万春一干人等在张府议事,有人建议向东突围还有一线生机,但是张巡与许远认为,睢阳是江淮的保障,睢阳不保,则江淮必亡,况且现在城中残留士兵也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突围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不如坚守城池,守得一日,便为早日平叛增加一分可能。布置好城防后,张巡登上城楼,极目远望,苍茫夜色,今夜却显得愈加悲凉。远处忽然传来一阵笛声,两行热泪竟情不自禁地从这铁血汉子的脸上滑落。是对远方亲人地思念?是即将城破人亡地无奈?还是友军见死不救的愤怒?自古英雄多情怀,怀着一腔报国热血与无奈,他向西朝着朝廷所在的方向行君臣大礼,说:“臣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无以报陛下,死当为厉鬼以杀贼!”[2]5539其言慷慨悲壮溢于言表,千载之下读来,依旧让人嗟叹不已。
公元757年十月初九,睢阳城陷落,张巡、许远、雷万春、南霁云一干人被执,叛军主帅尹子奇问张巡:“闻公督战,大呼辄眦裂血面,嚼齿皆碎,何至是?”[2]5539张巡答道:“吾欲气吞逆贼,顾力屈耳。”尹子奇听后大怒,便将张巡嘴用刀挑开,发现其中只剩三四颗牙齿,然而张巡并没有屈服,摇尾乞怜,依旧大骂不止。尹子奇被张巡的气节所折服,想要留为己用,因部下劝阻,最终将张巡、南霁云等三十六人杀害,而许远作为睢阳太守,叛军为了邀功将他押往洛阳请赏,后来叛军从洛阳逃跑时,在半道将许远杀害。张巡等人死后第三天,中书侍郎张镐代替贺兰进明成为河南节度使,不久就带领大军重新占领睢阳,逆贼尹子奇和令狐潮也先后被杀,“安史之乱”的覆亡己成定局。
四、睢阳保卫战的影响及意义
由张巡和许远共同领导的睢阳保卫战,最后虽然失败了,但是能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坚持十个月,这在中外战争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其影响不仅波及当时更远及后世,其意义非凡,影响深远。
(一)保证了唐王朝的后方补给,保障了平叛胜利。
自安禄山起兵以后,势如破竹,但是在叛军占领长安以后,唐朝各地军民开始反击,叛军进军速度大减。在关中,想要西进的叛军被郭子仪拦住,不能有所发展;在河北,叛军和李光弼互有攻守,不敢轻易调兵南下;而叛军如果想南下就要渡过长江,对于叛军而言,有两条向南进军的最佳路线,一条沿汉水而入长江,一条由汴河入淮河再入长江。而由汉水南下,就必须先攻克汉水上的坚城襄阳,然而襄阳被被鲁炅率领的唐军死死挡住,因此叛军不惜一切代价想要夺取睢阳,卡住运河,扫荡江淮,只要撕开这一个口子,叛军就会像洪水一般汹涌而入,淹没富庶的江南之地。睢阳保卫战成功地将安史的13万大军拖在了睢阳城的周围,他们既无法回师救援危在旦夕的长安城,也无法破城南下,这样极大地削弱了长安、洛阳方面叛军的军事力量,使长安九月得以光复,洛阳在睢阳城破十天后被收复。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睢阳保卫战曾有高度的评价,他说:“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5]164韩愈的这一评价可以说是十分中肯的。
(二)彰显正义的力量。
睢阳保卫战是一场正义之战,站在正义这一边的正是以张巡、许远为首的唐朝的爱国军民。面对围城的十三万大军,巨大的力量悬殊没有迫使他们投降,他们精诚团结、寸土不让,尽管粮食匮乏、援军无望,他们依旧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粮食吃光的情况下,他们为了能够继续和敌军周旋,“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2]5540后世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大规模的自相残杀、吃人肉的行为,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能视为理所当然的做法,认为杀妇女、儿童是禽兽行为。但是评价历史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过去一千多年前的事件。就是在这样一种常人想象不到的惨烈现象下,“人之将死,而莫有畔者”[2]5540,睢阳城的军民面对困境坚忍不拔,宁互食而不屈,这不是残忍,这是在正义的感召下激起的中华民族激昂奋发的精神。
(三)睢阳保卫战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张巡死后不久,唐肃宗就对睢阳保卫战中涌现的爱国将领下诏褒奖,追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许远为荆州大都督,南霁云开府仪同三司,立廟配享,并加封其子孙后代。后世的君王为了宣扬忠君爱国的思想,也纷纷下诏追赐封爵,令地方建庙供奉。如宋高宗追赐张巡、许远、南霁云、雷万春、姚訚等五位死节将领为国公, 建五国公庙以资褒扬。而且,在民间老百姓也为他们建立祠庙,四时供奉。后人曾有诗云:李唐社稷今何在?不及将军尚有祠!由此可见张巡等人的事迹在民间也具有很久远的影响。而且,张巡等人在睢阳保卫战中所体现出的爱国精神、高尚气节也激励着历代志士仁人。宋末宰相文天祥,在被捕后不屈不挠,坚决不向元朝低头,在狱中,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正气歌》,其中有一句“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就是表示自己要像张巡一样,宁死不屈。明末兵部尚书史可法,面对清军的屠城的威胁,带领扬州军民坚贞不屈,战斗到一兵一卒,也绝不开城投降。正是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面对外来侵略时,团结一致,奋斗到底,睢阳保卫战中所体现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久留传。
参考文献:
[1]白居易.白居易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2.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司马光.资治通鉴[ M] .北京:中华书局, 1987.
[5]韩愈.韩愈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王超,(1991-) 男 江苏徐州人,学生, 硕士在读,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研究方向:中国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