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长春西汀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早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17-04-12景尤彪
景尤彪
【摘 要】 目的:研究长春西汀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早期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应用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增加长春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生活能力评分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患者应用长春西汀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改善脑水肿、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效果明显,未见再发出血,脑水肿加重等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长春西汀 高血压 脑出血 急性期 疗效 安全性
脑出血指原发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临床死亡率较高,在卒中发病中要占到20~30%[1],脑出血后1个月病死率达30~50%[2],而且脑出血患者临床致残率较高,与心血管、癌症等疾病一起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疾病。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应用长春西汀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70例研究对象经CT检查均符合脑出血相关诊断标准,排除了脑出血量30ml以上患者,血压220/120mmHg以上患者,合并严重肝肾疾病患者、有微创或外科开颅术史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2~80岁,平均(62.5±7.1)岁;出血部位:26例在基底,3例在脑叶,6例在丘脑;出血量在5~28ml,平均出血量(22.5±2.7)ml;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3~80岁,平均(63.1±6.9)岁;出血部位:25例在基底,2例在脑叶,8例在丘脑;出血量在5~29ml,平均出血量(23.1±2.5)ml;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甘露醇脱水和降血压、指导功能锻炼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长春西汀注射治疗,取20-30mg长春西汀静脉滴注,每日注射1次,连续治疗10d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根据卒中量表(CSS)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根据Barthel指数量表对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情况;治疗效果分为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及恶化。治疗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生活能力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生活能力改善情况(ADL)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2.3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基本痊愈3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14例,无变化7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基本痊愈2例,显著进步6例,进步10例,无变化15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51.43%,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脑出血发病治疗1月后仅有1/10患者可以恢复生活自理,治疗6个月后有2/10患者可以恢复生活自理,大部分患者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3]。长春西汀屬于新型脑血管扩张剂,能增强患者脑血流量,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与脑代谢。长春西汀可以经血脑屏障进入到脑组织,有选择性的增加患者的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凝聚,从而增强红细胞的变形力,使患者血流动力学与微循环得以改善[4]。可见,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患者应用长春西汀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改善脑水肿、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效果明显,未见再发出血,脑水肿加重等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玉轩,卢竟.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9):31-32.
[2]张涛志,冀建伟.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2):70-71.
[3]庄武平.奥拉西坦联合长春西汀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3):494-495.
[4]刘胜武,吴瑞.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8):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