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测量的本土化思想与实践

2017-04-12卢明燕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本土化实践发展

卢明燕

摘 要 随着心理测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心理测量已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是对心理测量的定义以及心理测量的本土化发展和心理测量的实践研究和对我国心理测量的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 心理测量 本土化 实践 发展

1问题的提出

心理测量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特质的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它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通过一定的测量方法来对被试对象进行测量来判定被试的特征等,它所进行的是一个量化的过程,具有效度和信度。对于我国前期引入西方的测量量表的使用,发现各国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性,不能很好的运用,所以我国需要不断加强本国的心理测量,以便更好的适用于我国人们的心理测量方便人们的生活。

2我国心理测量的本土化发展

2.1本土化的定义

何为本土化,这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就狭义来说,本土化就是“中国化”。即这两者是同义词。用本土化的眼光,以本土人的文化价值体系和社会结构制度为依据研究本土人,而不带有研究者自己民族与文化色彩。

2.2心理测量本土化的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心理测量的本土化。(1)学习西方的心理测量量表的编制和使用。(2)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量表的编制和心理测量的实验。(3)组建具有权威性的心理测量机构。(4)需要各院校都加强心理测量的学习和培养老师的专业性。对于心理测量的方法使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制定不同的方法。

2.3心理测量的本土化发展历史

20世纪20年代,我国开始了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心理测量。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近代的心理测量是由西方传入的。1916年樊炳清率先介绍了西方的“比纳-西蒙”测验。1918年俞子夷编制了“小学生毛笔书法量表” ,这是我国最早的标准化教育测验。1921年廖世承、陈鹤琴合著《智力测验法》,这是我国最早的心理测量专著。1984年,在第五届全国心理学年会上,成立了测验工作委员会,这标志着我国心理测量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1990年秋,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在无锡召开第一次学术会议。当前国际上最通用的十个测验在我国都已修订,说明我国心理测量已取得很大进步。

3我国心理测量的实践

随着心理测量的不断发展,心理测量不仅仅适用于学术性问题,它逐渐的与市场相结合,心理测量的应用对于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帮助学生更加健康的发展,同时对于企业的员工的招聘的测量以及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测量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测量我们可以更加了解人们的心理变化以及心理的隐性的想法,有利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特质的展现。

3.1心理测量在学校中的实践

心理测量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首先学生在入学的开始会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于以后的教学,更加的具有针对性,同时也会测量学生的性格特征,来判别学生的性格,寻找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教育者还可以通过心理测量了解学生的差异,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内在动力。当前,心理测量的各种量表可以有效的测量出学生的性格特点,使得教师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环境,来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

3.2心理测量在企业中的实践

心理测量对于在职业的选择时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对于职业选择时具有困惑性心理的学生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判断比较适合的工作类型从而为学生选择就业的方向、目标、职业定位提供指导。心理测量目前在企业的招聘中也经常的使用,企业招聘不同的人才,对于每个求职者是否适宜提供的岗位没有一个很好的判别,所以在企业的招聘中运用心理测量来判别求职者是否适合企业的需求。同时心理测量在企业员工中的心理健康也存在实践性。伴随着经济发展的迅速性,当前的企业的员工的一个流失性,企业比较关注于员工的心理健康。应用比较普遍的心理健康问卷有:症状自评量表- S C L 9 0 、焦虑自评量表、抑郁状态量表、康奈尔医学指数(CPI)、心理适应性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等。

3.3心理测量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中的实践

我国农村存在着一部分留守儿童,由于在儿童的整个人生发展阶段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在校的表现都存在着可能出现的问题,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也比较的高,通过心理测量的技术可以对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估,有利于通过实验的对比,来判别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得到及时的维护。测量可以分析个体的智力、能力倾向、创造力、人格、心理健康等;确定个体间的差异;评价个体在学习或能力上的差异,人格的特点以及相对长处和弱点,评价儿童已达到的发展阶段等。通过心理测量的数据来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的预防和实施心理健康的教育。

4结论与展望

目前心理测量在我国的发展越加的本土化,我国的各方面的测量量表也在不断适宜我国测量的需要,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能够使用到心理测量来判别,心理测量也越加的受到各方面的重视,通过心理测量为人们的心理提供一個科学化、可信化的论据。同时,由于我国的心理测量发展还是相对比较的迟缓,未来心理测量需要加快速度发展,在心理测量这方面需要培训样出一批新的人才,学校也应该要学会使用心理测量来帮助学生维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

参考文献

[1] 戴海琦,张锋,陈雪枫.心理与教育测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2] 章竞思,王福兰.关于心理测量本土化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

[3] 杨国枢.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层次与方向[Z].

[4] 牟新博.浅谈心理测量在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0.

[5] 尹冀蓉.关于心理测量技术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的研究[J].中国商界,2010.

[6] 崔静,黄鹤冲,谭利斌.心理测量技术在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分析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5.

[7] 顾海根.学校心理测量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8] 张厚粲,余嘉元.中国的心理测量发展史[J].心理科学,2012.

猜你喜欢

本土化实践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