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研合作框架下构建实习实训基地平台的探索研究

2017-04-12屈增杨丽军郝巍

理论观察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实训平台产学研构建

屈增+杨丽军+郝巍

[摘 要]“二十一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人才。”一部知名的电影在影片中提出了这句话。现在的社会科技发达,社会进步,文明的种子播撒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但是这个社会最缺少的就是人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现在社会中也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就是高分低能。通过在产学研合作的框架下构建一个实习实训的基地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篇论文主要对现代社会在产学研结构下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了解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行构建中国社会的产学研合作框架下的实习实训基地平台。

[关键词]产学研;构建;实训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186 — 02

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中国出现的时期并不断,有史料记载的就可以发现,其实在中国的民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产学研的合作模式了。关于产学研合作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十八世纪的欧洲,随着社会的进步,西方一些国家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我国在这一模式上也提出了相应的任务要求,以适应国家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的教育改革上,中国的大学采取扩招的方式,吸引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走进大学的校园,但是相应的师资力量并没有随着增加。一些课堂之上,一个讲师有时会面对几十名甚至一百名以上的学生,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质量往往不会太高,学生的接受知识的情况就不能得到保障。这样就会造成社会缺失大量的高素质、有技能的人才。

因此,培养一批技术能力过硬,素质过高的人才成了高校的教学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要通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得以加深,学校通过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实践的方法,不仅可以加深课堂上的知识的理解,还能使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目前产学研模式所面临的困难

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是一些高校目前所面临的严峻的问题。现在的高校需要的是知识与技能双双具备的教师人才。但是现实中,一些教师虽然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但是往往不具备高超的技术能力,使得一些学生在学习中难以掌握知识的真谛。

企业部门缺乏积极性也是当前产学研模式面临的一大问题。虽然一些高校已经建立了产学研的模式,但是一些企业往往会为了自己的企業利润或者一些工作中的安全问题,不能认真的与学校进行合作。一些实习生到企业进行学习时,企业往往采取忽视的态度,认为实习生都是实习一段时间就离开,费劲精力去教授知识,又不能将人才留下,浪费精力和时间,又不能真正的带来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想法的驱使之下使得一些企业对于这种模式产生忽视甚至于厌烦的心理。

高校本身对于产学研模式的不重视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产学研模式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给社会提供人才。一些高校认为产学研模式就是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培训,学生培训以后就和学校没有关系了。就直接将学生推给企业进行管理,而企业通常情况下重视的是自己的经济利益,在没有看到实际的利益之下,企业也不会真心投入到产学研模式中,在学校没有系统和理论的管理方法,企业只顾追求自己的利益的情况下,往往使得学生在产学研模式下难以学得到真正的知识。

另外,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也是一个原因。在我国政府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一个宏观调控的作用。如果政府能够重视产学研模式的运行,重视人才的培养,也会是推动产学研模式运行的一个重要的力量。但是我国的现状是政府并没有重视产学研的模式管理,在相应的制度方面较为缺乏,产学研模式没有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也无法进一步健全模式的建立,培养技术高超的高素质的人才。

二、国外产学研模式的先进的经验

因为国外一些国家在发展产学研模式上比我国发展的较早,经验上也比我国要丰富。

比如说美国,在发展产学研模式上,比较重视政府的调节能力和企业的资金的周转的保障。详细的说就是:美国政府十分重视产学研的模式的推广,颁布了多条法规支持产学研模式的运行,同时在资金的投入方面,政府还大量的投入资金,支持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另外在美国全体社会都十分重视产学研的模式,不仅是政府、企业甚至于一些民间的团体组织也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而美国的大学类型多种多样,在与社会各界相互联系的同时也促进着美国各类大学的发展;除此之外美国还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的利用,为广大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的舞台。

再比如日本,日本在对人才的培养方面是十分重视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日本的大学采取的是开放式的教学方法,除了大学的教师外,还会到其他地方的企业里聘请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教师进行授课,同时也随时欢迎企业中的人员在大学中进行进修。通过互相合作、互相促进的方法,拉近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使学习与企业共同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而英国最有名的产学研模式就是“三明治”的培养模式。一般的英国本科大学都是三年的时间,而通过“三明治”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三年基本的学科教育上加上一年的带薪实习的机会和毕业论文,构成了大学学习的全部,如果要想顺利完成学业,学生本身就要注重对于实践机会的应用。

三、构建产学研模式实习实训基地平台的措施

就近实训和专业对口是进行产学研模式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对我国的产学研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了解了国外一些先进的方法后,我们可以看到进一步推进产学研模式时还需考虑到学校的经费问题和学生的个人开支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以采取就近学习的方式进行产学研培训,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学校的经费问题还能节约学生的实训的开支。另外,专业是否对口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学校将学生送至企业进行实训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日后的工作生活,如果实训的工作与学习和日后要做的工作没有联系,那么学生就不会在实践中了解理论知识的真谛,只有在对口专业上,了解工作的实际需要,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中的各项要求。

做好实训前的各项准备,做好沟通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既然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那么完成实训平台就不是单单依靠谁就能解决的。学校方面要做好对于学生实训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学生进行实训之前做好专业知识的培养,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及时与企业进行联系,做好学生培训期间的课程安排和学习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训工作。企业在实训之中也可以依照自己的企业文化进行培养学生的实际适应能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锻炼机会,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与学校一起建立一个适合学生实训的基地平台。

政府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其他的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产学研模式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首先在大的方向上政府要确定政策与方针。要以学生为主体,做好政策与舆论的导向,将社会的注意力都引导至产学研模式的建立上来,使整个社会在人才的培养上都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另外,政府还要做好资金的保障工作,企业与学习建立实训基地平台,需要更多的社会和资金的支持。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之下,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产学研模式的建立中来,鼓励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奖学金等政策进行鼓励,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牢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政府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吸引高科技的力量运用到产学研模式中来,让学生在高科技的帮助之下,较好的完成实训工作的进行。

对于教师的责任感和业务水平的提升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作为直接与学生进行接触的人群,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对于学生的知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教师也是学校各项政策传达的导体,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联系的枢纽,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能僅仅完成课堂上的教授任务就觉得完成任务了。教师一般情况就是代表着学校的,要做好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为学生的实训争取更多的福利。此外,学校还应该聘请更多的高素质的教师人员,不仅拥有高超的教学技能还拥有充沛的技术知识,能够在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培养上做好准备工作。

在实习中的教师也是十分重要的,实训中的教师要求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和超强的责任感。乐于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增强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做到让学校放心,让提升企业的积极性,为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长时间的合作做好基础。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开始渗透至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管是学校、教师还是企业,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时了解世界上关于产学研的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的畅通,及时互相沟通,改变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

四、结语

大学是大学生的梦想的摇篮,大学也是为社会提供人才的平台,通过在企业进行实践的方式学习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是对传统的素质教育方法的一个提升。在一些成功的国家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实训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对于课本上死板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能够发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离开了传统的说教式的课堂氛围,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产学研模式的成功离不开的是学校的政策支持,企业的基地与资金支持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我国在发展产学研模式上还有许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只依靠一方面的力量是无法完成人才的培养的。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够重视起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本文在一些构思方面还欠缺思考,希望批评指正。

〔参 考 文 献〕

〔1〕文峰,张苹,杨亮,等.产学研合作框架下构建实习实训基地平台的探索研究〔J〕.广州化工,2016,4(06):167-169,180.

〔2〕朱琰.基于政产学研合作框架的服装设计类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5,(03):123-123,125.

〔3〕张雷.自治区林业厅与三所林业大学在南宁签定厅校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J〕.广西林业,2011,(07):6-7.

〔4〕李蓓蓓.产学研办学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途径〔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2:7,48,50.

〔5〕李铁.校企合作与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J〕.理论月刊,2015,(01):117-121.

〔责任编辑:杨 赫〕

猜你喜欢

实训平台产学研构建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高职综合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开发与应用的思考
高校会计实训平台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会计凭证实训平台设计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转变分析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区域分布和地理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