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工程专业“3D”人才创新创业培养机制

2017-04-12杨业令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杨业令

摘 要 本文以重庆工程学院为例,对民办本科网络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从教育理念、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网络工程专业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1现状调查并分析

目前我国有近 500 所院校开设网络工程专业,很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开设了网络工程方向的课程。本科毕业人数达5 万人左右。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方式,对重庆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不同年级在校和毕业三年的学生发放问卷,了解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意向,以及了解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并分析反映出来的问题。

调查结果分析:网络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现状,从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40%的学生参加过本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但是都是选择的选修课程中学习的。

仅有10%的学生参加过学校以及其他部门、单位组织的创业竞赛,比例较低。被调查的学生中,50 %的学生对所学创新创业课程基本满意,满意程度不高。对创新创业课程不满意的原因中,52 %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没有与专业课和实训课紧密结合,44 %的学生认为课程较少,缺乏多样性。

根据问卷的反馈,被调查的学生中80%希望成功创业者、企业管理者、思科、华为、等大企业的专家到讲授创业经验;70 %的学生觉得创新创业课程应多关注人际沟通;68 %的学生希望创业者或本专业专家以定期讲座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60 %的学生希望开设实践或模拟分析课程。对于网络工程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存在的问题,70 %的学生认为师资力量不足以及课程设置不合理。

2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

近年来,重庆工程学院通过多模式构建创新平台,积极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合作,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人才,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2.1深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重庆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在理论实践学习当中,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专门开设了创业教育的必修科目,为学生植入创新创业基因。

在完善课程设置的同时,网络工程系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讲座、模拟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此外,学院积极搭建校内交流平台,定期开设创新创业论坛,邀请校内外创新创业典型人物与学生尽心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思维的开拓。

2.2共建协同创新平台

重庆工程学院积极寻求政府支持,瞄准市场需求,与产业进行深度融合,依托政府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助力学生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优化。

学院与地方政府、工业界共建有重庆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重庆工程学院物联网创新创业园、云计算与虚拟化、VR实训基地。平台的建设坚持 “三延伸”原则,向上延伸聚集国际高端技术资源与人才,向下延伸对接产业转型升级重大求,向内延伸激活校内多学科创新资源联合攻关和培养人才。

多个平台的建立为学校引进许多产业、行业专家资源,并提供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基地,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

2.3共建协同创新平台

校企培养创新型人才借助与政府建立的协同创新平台,重庆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寻求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的途径,建立 30多个校企创新平台。

平台从创新育人的角度出发,结合企业和市场需要,邀请行业、企业、专业专家共同为学生打造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多样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其中包括H3C网络工程师班、工作室培养班、创业班等模式。

学生通过双向选择之后以多专业的方式编入成班,有助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有助于多元化思想的培养,激发创新思维的开发。

同时在该平台下,学生在校内进行一定课程学习之后,投入到企业进行实践体验,有利于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2.4发掘社会资源促成才

学院积极利用校友资源,引进优质校友企业参与创新创业人才模式的培养。

此外,学校聚集高校资源,先后与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签订联合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协议,整合师资、课程、资金等资源,协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人才。

在资源共享方面,与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相互开放平台供学生学习、实训和孵化,互派骨干教师联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团队,同时引进重庆邮电大学创业中心等创新创业课程。

2.5建设多元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民办本科院校可以采取培养和引进并重的方式,加强网络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学院每年利用假期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和科研单位参加实践,或直接挂职顶岗,或参加技术改造,或合作研发,形式多样。学院良好的政策制度有力保障教師参加工程实践锻炼,使得教师夯实理论知识之余积累工程经验,了解专业动态,丰富知识内涵,促进工程教学改革。另外还应积极引用“双师型”教师,并从企业及政府中聘请一些具有实际管理经验的行业精英和成功的创业者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兼职教师,分享一线实战经验,激发学生热情,为创新创业教育注人鲜活的血液。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体制改革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是否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否能够承担起振兴民族大业的重要课题,全面开展切实有效地创新创业教育,使更多的大学生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优先选择,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积极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越来越成为地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赵争.“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J].高校辅导员学报,2016(3):66-67.

[2] 柯婷.“实践育人共同体”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交际,2016.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