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路径选择的若干思考
2017-04-12朱晓俊
朱晓俊
摘 要 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带来了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社会就业压力的持续增大,创新创业型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战略资源,市场需要一流的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已成为必然。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着重重申: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稳增长、调结构”和民生持续改善。而高职院校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多样性人才,传承技术技能和促进创业就业的重要使命。因此,认真分析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而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创业教育 问题
1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创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认识失当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在我国的高校教育评价体系中,就业率的高低一直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得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这种不恰当的导向导致许多高校把就业率的高低当作创业教育的着眼点,从而以此彰显高校服务于社会经济的水平程度。无疑,这种由就业的严峻形势所派生出的所谓的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打通了教育与就业的通道,但事实上却背离了创业教育的宗旨,将创业教育简单地演绎成了一般的就业指导,创业教育成了就业“伤口”上的一张临时止血的创可贴。很显然,这种简单化、机械化的创业教育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含义,即对人的教育或者说忽略了被教育者的人格养成、灵魂塑造等全面发展的诸多因素。恰恰相反创业教育的本质是根据现代社会的时代要求将创业教育的受体培养成真、善、美统一的自主的人。这种“自主的人”不仅符合现实社会发展的“真”要求,而且符合未来社会理想的“美”的要求;不仅符合适应现代社会的“真”标准,而且能形成服务现实、超越现实的“美”的理想人格。
1.2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
创业教育不是高校教育的旁门左道,一所成功的高校,一种科学的教育从来都是把创业教育当作一种学科来建设的,换言之,只有把创业教育置于主体教育中,创业教育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回观我国高校的教育,虽然已经开始重视创业教育,已然认识到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创业教育尚处在过于务实的就业层面。创业教育被歧解、被实践成了一般性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材形似简约的“手册”,教学内容零乱不成体系,也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尚未建立起科学的教学模型,在认识领域和实践层面,创业教育清空处在附属位置。因此,可以说,当今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尚处在起步摸索阶段,其立意、课程的创设、管理,离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还有不小的距离。
1.3创业教育的师资存量和品质与教育需求严重不对称
似乎可以说,我国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不是教育的自觉行为而是就业高压下的产物。教育认知上的缺失和偏颇必然导致创业教育中教学内容的先天不足和师资储备的欠量欠质。当我们意识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高校教育一门不可或缺的教学门类时,我们只能仓促上马,不得不让一些与此稍有专业关联的老师“滥竽充数”。不难发现,许多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老师大多没有接受过特别的专业训练,他们要么是有过就业指导经历的老师,要么是具有企业管理教学经验的老师。这种跨界操刀的现实和教学内容的不完整、不严谨、不科学,必然会导致创业教育非驴非马的尴尬局面。
1.4创业教育的支撑体系不健全
学校的创业教育只能完成学生创业意识的养成和创业技巧及风险防范能力的一般性形成,他们的创业行为的发生、发展的舞台在社会。因此,不管是学校的创业教育还是创业主体的行为发生,必须有一套健全体系的支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创业、勇于创业。目前,政府一方面大力提供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另一方面却少有系统性的关于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出台。其次,社会还没完全形成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政产学研协同创业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尤其是生产企业、金融企业,他们所关注的是录用更优秀的毕业生,承揽资金的存量和体重,却没有更多的积极性参与学校的创业项目。
2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
2.1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创业素养的培养
情发于意而达于行,是意识臻于行为的过程。创业,既是发展事业,也是一种就业途径,更是发展人的过程,因此,创业教育素养的培植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2.1.1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
对于创业者来讲,其政治素养包括: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强烈的创业意识和顽强的进取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业的愿望往往产生于个人对现实的不满足感,这种不满足感促使创业活动的产生并改变自己的处境,进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走向富裕。因此,创业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担当觉悟当作第一要务。这种担当反映在当一个人在遵从政策和法律为改变自身的状况而艰苦创业、积累财富时,他的自身价值也更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其次,强烈的创业意识和顽强的进取心是创业者坚定信念的表现,所以,创业教育应该把它作为本来的内容透渗到创业教育的各个环节,教育学生不仅具有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同时也还具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不达目的誓不休的英雄气概。再者,教育学生不仅具有创业的胆识,更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不仅要求创业者不妄自菲薄、盲目自信,更应该把它当作一种道德要求,只做阳光下的事,只谋求“阳光利润”。
2.1.2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
创业者不仅禀持精神之道,还要有创业之术。创业教育的创业之术应包含以下方面:创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较为娴熟的实际操作技能及一专多能的能力素养;比较丰富的科学管理知识、精于理财的能力,善于搜集、消化、分析处理信息,并根据市场变化正确决策的能力;了解与创业有关的法律、政策、工商、税收、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储备。
2.1.3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
(1)决策才能
决策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表现,一个创业者首先要成为一个决策者。创业者的决策才能通常包括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所谓创业,就是从众多的创业目标及方向中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创业路径和方法,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提出新目标、新方案,不断开拓新局面,闯出新路子。
(2)组织指挥才能
创业者往往也是领导者,需要一定的组织和指挥才能。这种才能具体表现为精明果敢,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最佳的组织结构形式,根据组织结构中的岗位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做到量才用人、用人所长、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指挥调度得体。
(3)灵活应变能力
市场是创业活动的舞台,市场的多变性需要创业者随机应变,及时沉着地做出正确的处置。遇到突发事件,创业者应冷静,应付自如;遇到不利于自己的变化,不能固步自封,应及时调整,把握机会,创造机会以获取最大效益。
2.2创建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最主要的工具和手段,是围绕创业教育目标而选择和设置课程内容与方式的总称。它具有指向性、综合性、活动性、多样性的特点。创业教育课程门类(科目)的设置,首先应考虑到全面完整地实施创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其次,要考虑到某一领域所采用的课程方式的领域特征,并根据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分类设置课程门类:即创业意识类、创业个性类、创业能力类、创业知识类。按课程方式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创业实践活动。这种课程体系框架体系的建立,不仅能将受教育者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加倍还给他们,彻底解放受教育者的“眼晴、嘴巴、双手和大脑”,使受教育者既是学习主体,又是实践的主体,在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的自然状态中,不仅获得健全的发展和健康的个性,而且能形成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
2.3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
創业教育的评价是对创业教育目标、任务实现和完成程度、水平、状况所作的价值判断。在创业教育评价所包含的“区域性评价”、“创业教育的办学水平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评价”和“创业教育个体发展评价”中,“区域性评价”属于政府评价,其他三个评价侧重于校内评价,尤其是“教学评价”中,学校的评价体系能否考虑到创业教育的特点,设计出一套适合创业教育特点的评价机制,直接关系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创业教育的评价,必须达成以下四点共识:
(1)切忌“一刀切”的评价,评价体系必须适合创业教育的特点。
(2)尽可能地将评价的规律性原则与可操作性原则结合起来,使评价方案在科学的基础上具有可操作性。当规律性与可操作性在局部发生可调和的冲突时,则必须“牺牲一些合理性,换取一些可行性”。确保评价方案在创业教育实践中得以实施。
(3)为了使创业教育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必须将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内容科学地理解为评价内容和指标,使评价内容具体化为可观察、可测量的评价指标。
2.4建立良好的专业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教育、管理、心理、经济等学科。学科的特殊性学术教育必须是“全能”性的。因此对当下创业教育师资严重缺乏的困境,就需要我们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依笔者见:解决当下师资匮乏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有条件的高校尽早开发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的课程,师范类学校可发挥其权力功能,在教育专业中增加创业教育方向的专业,逐步解决创业教育“师出无门”的问题。
(2)通过专业培训和自修创业课程的形工,强化创业教育队伍的建设。
(3)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引进和聘请既有实际管理经验又有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理论素养的企业家、咨询师、投资家等创业型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4)广泛开展校校合格,互请教师共享优质创业教育的资源,有效缓解师资短缺的局面。
(5)学校在经费保障、职称晋升考核、培训进修方面为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提供更多的方便。
2.5完善创业教育的社会支撑体系
科学管理、运转有序的管理体系是创业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从创业教育的社会性来看,创业教育的实施不仅包括学校、教师,还包括政府和产业部门。只有各方协调统筹、齐力并进,创业教育才能顺利、有效进行。因此,除了高校自身的修为外,政府必须有相关的扶持政策,对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和积极参与创业教育活动的企业给予支持和鼓励。当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正处在一个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对于承载着创业教育重大使命的高校来说,如何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水平,已是备受关注的课题,只有正视创业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认真研究创业教育的内在规律,找到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高校的创业教育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