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管齐下:促进特需儿童健康发展

2017-04-12徐良玉

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特需动作康复

徐良玉

特殊教育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使用一般或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组织形式和设备对特殊儿童(青、少年)所进行的达到一般的和特殊的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山东省青岛仁爱学校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多年的特殊教育实践使学校清楚地认识到:有效的教育干预和课堂教学支持,可以更好地帮助特殊需要儿童减少克服障碍造成的不良后果,使其缺陷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和矫正。因此,学校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实施多种康复策略,激发了特需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启动语言康复,激发表达欲望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表达方式。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

对于特需儿童来说,言语和语言发育迟缓是其显著的表现,也是康复训练的一个核心问题。学校根据学生现状,重点训练他们的发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注重发音训练,培养言语能力 学校通过三种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一是开展拼音练习,如a,o,e,i ,u,v等,培养发音能力。二是增加语言刺激,结合康复治疗仪,观看动画片,聆听儿歌,与学生进行言语交流。三是进行口腔和呼吸器官训练,如练习打响、吹纸条、吹哨子等,通过多种方式的发音训练,学生逐步产生说话的兴趣。

注重语言训练,培养沟通交往能力 在自闭症学生的言语训练过程中,学校特别重视培养他们产生一点基本的“理解”,如呈现大量直观的形象,反复给予迁移的机会,在认识一些简单的词和短语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概念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

运用肢体康复,体验动作乐趣

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使双手用于劳动制造工具,这样促使人类大脑的容量增大,使人变得聪明,人类才有了今天的一切。可以说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是人类进化中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但是,对于特需儿童来说,由于脑部受损造成了运动性神经功能障碍,出现行走困难、基本动作不协调、小肌肉群发育缓慢等症状。因此,学校根据现有康复器材和课程设置,主要从三个方面予以实施:

加强日常生活训练,提高自立能力 本着“一日生活即课程”的思想,从生活环节入手,利用课间训练学生独立上下楼梯、如厕盥洗,反复训练后,从走路晃晃悠悠到能自己扶着栏杆上下楼梯,从不会穿衣到能熟练自如地穿脱衣裤,从不会大小便到独立如厕。独立的基本生活能力使学生能够正常参与学校活动,树立了生活的信心,提高了肢体协调性。

强化精细动作训练,提高肌肉张力 在美工、劳技等课中通过指导学生穿珠子、缝十字绣、做丝网花、摘菜,训练学生手指的肌力和小肌肉群的灵敏性。我们还自编了手指操,通过手指功能练习,锻炼了手指的运动功能和灵活性,促进了大脑皮层的活动。

拓展粗大动作训练,提高活动能力 在体育与康复课中因材施教,训练不同的基本动作和能力。如在低年级中主要进行了站立、行走、钻爬训练,结合皮球、垫子、跳圈等康复器材巩固练习;在中、高年级进行跑跳、投掷、跨跳训练,通过接力赛、投篮游戏、障碍跑激发活动兴趣,发展粗大动作。

妙用音乐康复,感受活动情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影响年轻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对于正常的孩子如此,对于特需儿童音乐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康复作用。

音乐作为一种有效的康复方法能调动全身各器官的功能,对大脑起到不同程度的连续刺激作用。因此,学校将音乐也作为康复手段加以应用:

在唱游课中体现音乐 通过生活化的情境教学和游戏教学,引导学生演唱、演奏、律动及表演,充分體现音乐学科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节奏感、肢体协调能力,促进学生听觉、视觉、言语及身体动作的发展。

在一日生活中渗透音乐 根据学生一日作息时间安排,在不同时段有目的地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将音乐贯穿在学生的一日生活中。清晨入校时,学生们随着活泼欢快的校园歌曲走进校园;大课间时,《健康歌》《喜洋洋与灰太狼》等学生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歌曲回荡在校园;午休时,舒情优美的轻音乐就像潺潺溪水,抚平了学生狂躁的情绪,使学生愉快地度过进餐环节……

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入音乐 在“康教结合”专题教研活动中,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将背景音乐融入到各学科教学环节中,以此烘托出温馨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语文课中,配乐示范朗读增加感染力;数学课上,在学生稍显疲劳时引领学生伴随音乐玩起数字手指操;美工课中,学生一边聆听优美的音乐一边绘画制作;体育课中,伴着动感十足的进行曲学习走步。背景音乐令学生情绪愈加高涨,也使课堂气氛愈加生动。

今后,学校将深入研究心理康复等多元化康复策略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开发特需学生的潜能,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努力探索一条适于特殊需要儿童健康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仁爱学校)

猜你喜欢

特需动作康复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动作描写要具体
特殊需要儿童融入幼儿园生活的环境创设策略探讨
特需医疗何去何从?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患者眼中的“特需门诊”
关注医改:为公立医院参与高端医疗指个路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康复治疗对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