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剖析

2017-04-12

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精英高校教师事业单位

人事管理权转移,对高校是好事

为什么高校要取消编制?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主要是这种管理方式已经远远脱离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实际。不利于这些单位根据实际需要聘用人员,反而在所有高校均造成同一单位内因有无编制几种身份人员之间的诸多矛盾。”

对于取消高校编制这项改革,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北京市京悦律师事务所劳动法专家王向前律师称“是好事儿”。他说,取消编制,就是政府把定编权力转交给了高校,实质上是扩大了高校在人员使用方面的权力,意味着高校用多少人、建立什么样的教师结构队伍,完全由自己确定了,对于高校控制成本、提升教育整体质量是非常有利的。

在他看来,取消编制将有助于高校建立三个机制:一是建立事业单位编内编外人员同工同酬、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调动所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实现人员的优胜劣汰;二是建立全社会体制内体制外人才的合理流动机制,保障事业单位能够从社会上吸收精英人才,也能够及时便捷地裁减不需要的存量人员,从而建设更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三是建立事业单位职员数量自主调整机制,确保事業单位能够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职员数量,从而既能确保实际工作任务增加时的人员需要,又能在工作量减少时及时压缩人工成本。

编制没了,教职人员担心啥

“取消编制后,我们用人政策可以更灵活了,这是值得高兴的事儿。但我们担心,收回编制是否意味着对高校的财政拨款也会相应减少?不按人头来拨款了,会按什么标准来拨?”这是湖南某大学人事处处长王林最为关心的问题。

早前有专家解释,取消事业单位编制,并不改变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性质。由于高校的公益属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责任不能推卸,只不过是在责任方式和方法方面可以更加多元化、社会化。在财政拨款方面,取消编制并不意味着政府对于高校的拨款就要减少,反而还会持续增加。只不过拨款方式将由传统的按编制“人头”拨付,改为综合经费核算办法和拨付标准,拨款标准主要是考虑高校的专业性质、社会服务等综合因素,与教职员工规模没有多大关系。

“铁饭碗”没了,高校教师如何看待这项改革呢?调查发现,一些取得高级职称或在学术研究上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的教授,对于此项改革并不在意,而一些年轻教师则称压力很大。王向前最近也发现高校教师对这一话题很敏感,一些年轻教师已经感受到了编制管理改革带来的竞争压力。“以前是没有这样的担心的,因为编制实际上是国家给你的‘铁饭碗,不是单位给的,比较稳定。但是取消编制后,人事管理权更多的放在学校,学校管理层将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发展需要,来决定要哪些人、不要哪些人。这样必然会加剧教师之间的竞争。”不过他乐观地表示,竞争会带来好处,将导致我国高校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和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

制度设计要跟上,防止精英人才流失

取消高校编制将是一种趋势,建立政府与高校的新型治理关系,打造高素质、高绩效、能自由流动又相对稳定的高校教师队伍,将是政策和制度的导向所在。有专家提醒,虽然高校取消编制后仍会享受政府补助,对于如何消除教师们因取消编制而带来的心理不安定因素,相关部门必须加以重视。

王向前也提醒,变革要防止高校精英人才流失。高校固然需要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但同时也要能够吸引和留住精英人才,尤其是最尖端的人才,应该留在高校。如何留住精英人才?是否可以划定一个标准,当教师达到一定的工作年限、专业能力达到一定水准后,就能和学校签订一个长期合同,顶尖人才甚至可以被聘为终身教授。“国外很多大学都采取这样的办法留住人才,这一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广东海洋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主任雷晓凌说。当然,也要及时做好人才分流措施,如何分流人员,学校要形成机制。

猜你喜欢

精英高校教师事业单位
它们都是“精英”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