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乐”现,上善至美
2017-04-12景作人
景作人
用音乐歌颂水,古今中外佳作不断,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我国作曲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我国作曲家王世光的《话说长江》,都是大家百听不厌、脍炙人口的名篇,几百年至今,它们的美丽旋律始终在人们的脑海中徘徊与回荡。
水的题材是最美的题材,亦是最自然的题材。近日,又有一部借用“上善若水”而来的交响音乐,它就是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青年作曲家杨晓忠创作的交响套曲《上善蜀水》。该作品于2016年12月17日由四川交响乐团(以下简称“川交”)在成都特伦苏音乐厅首演。
《上善蜀水》是“川交”委约杨晓忠创作的一部五个乐章的大型交响套曲,它凝聚了四川当地艺术家的大量心血,集中了四川当地人民的精神追求,是一部充满了政治与艺术正能量,贯穿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原创作品。
杨晓忠于1985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师从宋名筑教授及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埃德尔音乐学院的彼得·布莱德沃克教授。1990年毕业后,同年他攻读作曲硕士学位,师从四川音乐学院黄虎威教授和上海音乐学院何训田教授,1992年毕业,现任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来,他在完成平日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所写的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剧等屡受好评。因成果突出,他获得过“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中国音协“金钟奖”等国内重要音乐奖项,是一位既有才华,又有经验,既有艺术想像力,又有艺术责任心的作曲家。
《上善蜀水》是一部拥有庞大思维和深刻寓意的交响乐作品,其结构完整,构思不凡,五个乐章分别体现了“水韵”“水律”“水润”“水势”“水德”五种形态,并在这五个“隐性”化标题中,相应加入了《青流闻道》《江河脉动》《春夜喜雨》《川江放歌》《生生不息》的写实化标题,使这部交响套曲的各乐章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和清晰性。
作品在成都首演期间,我与杨晓忠教授有过一次交谈,他说他对这部作品的创作始终有着相当缜密的准备与安排,其中包括思想上的梳理和艺术上的筛选,还有风格方面的借用和技法方面的实验。在他看来,《上善蜀水》首先应该是一部歌颂中华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作品,同时又是一部拥有别致的意境和特殊气质的交响音画套曲。作品创作中的“以水为借”“以水为纲”,实际上是宏观的艺术着眼点,其中最为本质的是通过歌颂蜀水,表现水的不同形态,反映出细腻、微观、核心的精神内涵。
我听《上善蜀水》时,首先被它所包容的恢宏思想所震撼。这部交响套曲通过对水的描写,特别是对蜀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至上美德的描写,结合道家清高雅思、天人合一的境界,表现出“传承中华文化根基,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的中心思想。我对作曲家大胆的创作构思深深钦佩,亦对他那开放的、不拘一格的艺术想象力由衷赞叹。杨晓忠在创作时很有魄力,他打破了以往交响套曲的西洋交响化或民族“点缀”化的老套路,在各个乐章中灵活地采用了以民族器乐为主,附加西洋弦乐、混声合唱、混声四重唱等形式,表现了东西方音乐“融”的意境以及民族音乐独特的“魂魄”韵味。
在大的整体框架下,一部交响套曲的结构往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各个乐章犹如单独的交响诗,集中表现着各自很强的音乐内涵,然后通通汇总在一个统一的逻辑线上。就像斯美塔那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一样,著名的《沃尔塔瓦河》只是其中的一个乐章),《上善蜀水》同样也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乐曲一开始很有神妙的“诗性”味道,第一乐章《青流闻道》和第二乐章《江河脉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还有感官上的新奇色彩,前者采用民乐组合加混声合唱的手法,音乐清雅飘逸,悠韵深深;后者采用阮族乐器与弦乐的组合,音乐以静雅加动感,时隐时现,神韵悠悠。
第三乐章《春夜喜雨》写得最为出色,其中的混声合唱、古筝与弦乐组合,将杜甫的《春夜喜雨》表现得惟妙惟肖,歌唱家蔡红演唱的川剧高腔音调令人回味。乐章的配器虽很清淡,但意境尤为深邃,特别是混声合唱写得非常精彩,整首的吟唱曲调,诗的感觉清晰可辨,而曲中乐与诗的融合则显得十分清新和亲切。
第四乐章《川江放歌》是一首双琵琶协奏曲,它采用了两把琵琶与交响乐队的组合,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形式。在这个乐章中,作曲家希望体现出“水势”的感觉,他将“船歌”“号子”“闯滩”作为协奏曲的三个部分,借用了川江号子中“大筒筒”“边音”“帮腔”“板桡节奏”等素材,以两把独奏琵琶为主要载体,呈现出了“水势”的强大气魄。
第五乐章是一个歌颂性的、礼赞式的乐章。由混声合唱、民乐小组、交响乐团合力组成的庞大阵容,共同演释出一种水的动感,它生机勃勃,清澈透明,既有柔情的温和之力,又有骇人的洪荒之力。最后,乐章的弱结束呈现出了江河终归大海、蜀水渐渐远去的背景,而在这个背景之上,则是一种伟大民族文化的无形延伸与扩展。
在我看来,《上善蜀水》创作者艺术想象力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够以思想内涵、艺术境界和音乐内容为目的,巧妙地采用灵活的音乐表现形式,使作品摆脱了固有的套用模式,回到了顺其自然的轨道之中。
《上善蜀水》是一部成功地将交响乐团与民族乐团结合在一起的作品,两者的融合已经达到了一体化的程度(有的乐章以民族乐团为主,有的乐章以交响乐团为主,还有的乐章运用了灵活的组合方式,同时伴以混声合唱、地方戏曲领唱、混声四重唱等形式)。看得出,作曲家在创作技法上动了很多脑筋。杨晓忠是个很有想法的作曲家,写作时,他并没有盲目赶“时髦”,刻意外在地滥用现代技法,也没有死抱僵硬的传统“裹足不前”,而是在民族民歌旋律及民间戏曲音调的基础上,大胆地以西方新技法的形式来架构及烘托音乐。从大的结构上看,整部作品有着以中为主、以西为辅、中西合璧、形神兼顾的特点。
实践证明,每一项艺术创作的开启都是最艰难的,然而一个好的开始会为该作品日后的继续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更加成功的条件,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上善蜀水》的创演,是“川交”2016年的一个重头戏。它代表了“川交”全体音乐家向上、向善的人生价值观,体现着川蜀大地人民大众对民族、对家乡、对蜀水的亲切之情。
首演当晚,“川交”全体音乐家(含“天姿国乐”二十余位女演奏家、混声四重唱及独唱演员)和成都教师合唱团的歌唱家们在邵恩的指挥下,顺利地演出了这部作品。不过,我在总体上感到满足和欣慰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艺术上的欠缺,或者说是不够如意、不够精致、不够均衡的地方。
首先,前三个乐章的音乐过于“静止”,配器也略觉“写实感”强,有些“白”的感觉和“滞”的现象存在。我建议增加一些“雅”的气氛和“玄”的感觉,要使道家空灵、飘逸、潇洒的意境与中国古代文学的诗意更加突出。此外,三个乐章中音色的丰富及音响的均衡亦有不舒服的感觉,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调配和改进。
其次,第四乐章写得太单薄了,双琵琶的音乐欠缺复调化的处理,全曲的音樂展开不够,戏剧化的高潮亦未能尽情体现。可否考虑将这个乐章改为双琵琶与筝的三重协奏曲,借以加强音响和音色的变化,亦可将惊涛骇浪的效果及闯滩的生死搏斗感表现得更加鲜明和突出。
第三,第五乐章也有“写实感”过强的痕迹,音乐缺乏色彩的变化和起伏的跌宕,继而使礼赞的神圣感和幻想境界受到了限制。如果作曲家将这个乐章写得再细致些,配器的色彩和层次再向“印象派”靠拢一些,如此便会使音乐的隐性内涵表现得更加深刻。
《上善蜀水》,赞美水的优雅,吟诵水的流长,渲染水的姿态,歌颂水的无私,它是人们献给生命、献给自然、献给蜀水的由衷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