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中“捞金” 大棚“育金” 瓜地“刨金”

2017-04-12程树仁白艳许介明

中国火炬 2017年3期
关键词:瓜地关工委大棚

程树仁 白艳 许介明

水中“捞金” 大棚“育金” 瓜地“刨金”

程树仁 白艳 许介明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朱桥乡关工委多年来坚持开展“脱贫攻坚、关工助力”活动,充分发挥“五老”科学致富能手的独特优势,积极配合党政有关部门,精准结对帮扶青年农民和群众水中“捞金”、大棚“育金”、瓜地“刨金”,助力治穷致富奔小康,到2016年底,全乡1339名青农和群众均实现脱贫目标,年人均纯收入达1.36万元。

水中“捞金”

朱桥乡辖8个村(社区),其中有半数村河塘密布,沟渠纵横,是水产养殖的天然宝地。近几年来,乡关工委利用当地水利资源,动员水产养殖大户“五老”科技会员积极主动为青年农民和群众传经送宝,科学指导他们“水中捞金”,助力实现蓝色脱贫致富梦想。

“五老”科学致富能手指导科学养蟹

魏村“五老”科技会员许坊青,年过六旬,早在1983年,许老就率先承包了村里一口150亩水面的当家塘从事鱼类养殖,2008年又将30亩十年九涝的低洼田深挖改造发展养蟹,在反复实践学习中摸索出一整套经验技术。他养殖的成蟹成活率高,体质肥壮,亩产150斤左右,30亩水面累计创收达45万元,获纯利3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水产养殖富裕户。许老致富不忘党恩,带头响应乡、村关工委的号召,积极履行一个“五老”科技会员的责任和义务,主动与本村民组青农王泽武结对帮扶。小王家是乡里出了名的扶贫户,每年耕种几亩低洼田,产量低,收入少,生活极为困难。许老上门找小王谈心,建议他搞螃蟹养殖。缺少蟹苗,许老就将自家培育的120万只蟹苗赊账送到小王家的田头;缺钱买饲料,许老又及时帮助。小王初次养蟹技术上是两眼一抹黑,许老面对面做示范,教技术,传经验,热情耐心指导。小王很快从一个养蟹门外汉变成了养蟹技术通。到了收获季节,小王两口子养殖的14亩水田螃蟹获纯利达13万多元。几年忙活下来,不仅还清了全部外债,还告别了土墙草屋,住进了漂亮宽敞的二层新楼房,如今一家老小日子越过越甜蜜。

在结对帮扶小王一家养蟹生财、走上致富路的同时,近几年,乡关工委和有关部门每年组织全乡近百名从事鱼、蟹养殖的中青年农民到许老家水塘搞实地培训,他毫无保留的传授自己多年水产养殖“绝招”,指导这些中青年农民圆了“水中捞金”的致富梦。

大棚“育金”

朱桥乡四合村原党支部书记石光富利用自己种植蔬菜的一技之长,结合当地实际和市场行情,发展种植钢结构温室大棚蔬菜。经过半年多学习和摸索,石光富较好掌握了大棚科学搭建、菜地土壤改良、选种育苗等一整套生产技术。他还引进国内外蔬菜新品种,回来试种。他种植的大棚蔬菜总产量达300多万斤,而且周期短,产量高,种类全,品质好,年获纯利近40万元。石光富在全乡干部群众口中就多了两个名字:一个是“科学种菜状元”,另一个是“百万富翁”。石光富打心眼里感激党的富民好政策。2013年,已年过五旬的老石主动要求加入到村关工委“五老”队伍,结对帮扶本村回乡青年农民陈军,引领他圆脱贫致富梦。过去,小陈一家5口人仅靠几亩承包地搞传统耕作,年年入不敷出,日子一直过得很苦。石老亲自带着他挨家挨户协商,帮忙流转土地50多亩。小陈身无分文,是石老陪同他到银行,亲自担保为其贷款20万元,又和他一起选购搭建大棚材料。石老登门当常客,面对面、手把手,热心教,细心传,耐心带,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都传授给了小陈,在石老指导下,小陈种植的50亩大棚蔬菜长势喜人,第二年就还清了银行贷款和外债,累计获纯利40多万元,一家人多年期盼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2015年因龙卷风袭击,有2户村民大棚蔬菜遭受严重损失,石老无私资助,帮忙重建大棚,无偿提供菜苗突击移栽,让大棚蔬菜生产起死回生,灾年仍获较好收益。近几年,石老先后帮扶带动20多户青农和群众发展温室大棚蔬菜生产,解决全乡中老年闲置劳动力就业620多人,每年为这些农民工家庭实际增收累计达1330多万元。

瓜地“刨金”

在朱桥乡朱家桥社区,乡亲们广为传颂着西瓜种植大户、村“五老”会员李德春心系下一代、倾心尽力科学帮扶青农和群众瓜地“刨金”、圆治穷致富奔小康梦想的真实感人事迹。现已年过五旬的李老,18岁就光荣入党,1998年和妻子到上海市郊流转了600亩土地种植水稻和西瓜。整整苦干了12年,获得了近300万元收入回报。2010年初,李老在“我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真富”的思想驱使下,回到家乡,主动指导务工返乡青农余春水和18户村民发展大棚西瓜种植产业,要利用自己在外地学到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助推大家共圆“瓜地刨金”脱贫致富梦。小余和另2户村民家庭最为贫穷,拿不出钱购买薄膜、钢架,李老二话没说,把家中存款取出来送到他们手中。他先在自家瓜地进行小面积试种新品种,成功后再推广给年轻瓜农。他搞好先期培训,此后又一家一户上门钻瓜棚,蹲瓜地,面对面指点迷津。小余等18户瓜农培育种植新品种大棚西瓜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到7000斤左右,小余种植的15亩地西瓜,总产量达10万斤以上,获纯利近11万元,。几年下来,小余等18户瓜农终于摘掉了“穷帽子”,家家过上了住有新房、吃讲营养、花有存款的富裕日子。难怪如今他们逢人便说:“今天的小康生活可都是在党的改革富民政策指引下,李老用心血和汗水帮助我们从瓜地里刨出来的。”

猜你喜欢

瓜地关工委大棚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买西瓜
瓜地迷宫
帮助种瓜的意外收获
赤水市召开企业关工委2018年总结表彰会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