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心化春雨 新绿满江淮
——滨海县关工委开展中小学生“带法回家”活动纪实

2017-04-12盐城市关工委

中国火炬 2017年3期
关键词:滨海县关工委法治

盐城市关工委

爱心化春雨 新绿满江淮
——滨海县关工委开展中小学生“带法回家”活动纪实

盐城市关工委

“法制伴我进校园,我把法律带回家”。每逢星期五下午放学后,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三里小学关工委的老教师便将有关关爱青少年的法律条文印成一张纸,由班主任分发给每个学生带回家,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家长一起学习,下星期一由家长签名再带回学校交给班主任——这就是由东坎镇三里小学关工委发起、并已在全县推广的中小学生“带法回家”活动。

编织“普法网”

“在校园内受了欺负怎么办?”“在路上遇到坏人怎么办?”“父母在家赌博怎么办?”……打开东坎镇三里小学的“带法回家”宣传册,就像打开了一本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小百科全书。

档案室里,一本本“带法回家”的资料整齐归档,清晰地记录着历届学生和家长亲笔写的学法内容和体会。校长韩庭楚说:“我们学校是最早开展‘带法回家’活动的。经过16年的探索,这项活动就像一根根线把一个个小家庭串起来,形成一张普法网。” 东坎镇三里小学关工委主任沈益民告诉我们:“青少年容易受到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通过‘带法回家’等活动,使我们真正占领了学校这个对青少年开展法治宣传、加强法治治理的重要阵地。”

“带法回家”到底带哪些法回家呢?滨海县教育局原局长、现任县关工委副主任李成雄告诉我们:“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学生在学校学习有关条文,回家后向家长转达,并完成‘法律知识作业’。”在东坎镇三里小学教室,我们翻阅这些“作业”,每篇作业学生对问卷所提法律问题的解答都非常认真,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其对法律问题的思考和体会。

滨海县关工委在组织“送法回家”活动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成长规律,按照“分类指导、按需施教”的原则,小学阶段重点开展法律启蒙教育,中学阶段重点开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教育,并做到每周法治一题、每月法治一讲、每学期法治一报、每学年法治一赛、唱法治歌曲一首。正如县关工委副主任李成雄所说:“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有法可带、有法可学,还增强了可操作性和趣味性。”

让“法”入耳入脑入心

“当第一缕阳光投进我的视线,法来到我的身边。它是双桨,我是一条漂泊的船。只有撑好双桨,我才能渡过激流险滩……”这首题为《双桨与船》的儿童诗,在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法治儿童诗创作比赛中获一等奖。校长陈建银说,在滨海县开展的“带法回家”活动中,该校创新普法方式,通过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儿童诗创作比赛,来提高学生和家长的法律素质。

“带法回家”活动教材

“带法回家”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如何才能丰富?县关工委副主任杨修松介绍说,不单单是法律条文和法治题目,也可以是法治故事、法治诗歌,甚至是法治小说。“关键是要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加,在互动中学法知法,养成懂法守法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滨海县各中小学校建立了家庭联系卡,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听取家长对“送法回家”活动的意见和建议,探索出多种“带法回家”活动方式。东坎镇三里小学通过编写法治读物《我身边的法治小故事》、开展法治知识竞赛,丰富了活动载体。实验小学等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政法机关单位、办案场所、看守所、法治文化园、法治长廊,旁听审判机关庭审,参与执法单位举办的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

学法“用”是关键

不久前,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4年级学生杭书玄和奶奶一起来到学校附近的一个路口。马上就要上课了,奶奶着急赶时间,拉着孙子就要闯红灯。这时,杭书玄的一句“奶奶,红灯不能闯”,阻止了奶奶闯红灯的脚步。“我在学校学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知道闯红灯是违法行为,所以宁可迟到,也不能知法犯法。”杭书玄说。

东坎镇三里小学5年级学生史某,因父母在苏南务工,随祖父母生活,放学后经常到城南网吧玩耍,没钱上网就偷家里的废铁卖钱,有时替祖父母买菜从中“赚钱”上网。同班同学严某跟随他一起进网吧,也渐渐着了迷。校关工委副主任龙邦和退休老师、关工委委员孟庆惠、何素珍、杨正林,与这两名学生一起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有关规定,并到城南网吧宣传这一规定。校关工委老教师、家长与班主任老师联手相帮,使这两名同学改变了不良行为,再也不进营业性网吧了,学习成绩明显上升,学期结束时均获得了“进步奖”。小严的父母春节返乡时,专门到学校向校长和关工委老同志表示感谢。

东坎镇三里小学遵纪守法主题队会

东坎镇三里小学开展这项活动期间,校关工委先后印发交由学生带回家的法律条文8.2万余条,家校互动,入户到人,法治教育收到了实效。全校500多名学生达到“三无”,即青少年无一人违法犯罪,无一人辍学、失学,无一人不尊敬老人,获县政府授予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目前,“带法回家”活动已从东坎镇三里小学推广到滨海县260所中小学校,有11万名青少年参与其中,成为“法治滨海建设”的一个品牌。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对滨海县关工委开展的中小学生“带法回家”活动予以充分肯定,并亲笔为东坎镇三里小学法治读物《我身边的法治小故事》题词:“爱心化春雨,新绿满江淮”。

猜你喜欢

滨海县关工委法治
读迷作品
捉龙虾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赤水市召开企业关工委2018年总结表彰会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滨海县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