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综合教学改革 构建多元化通识教育发展路径
2017-04-11郑珍珍
郑 珍 珍
(扬州大学 教务处,江苏 扬州 225009)
0 引 言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属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并行开展的教育教学模式,但高等教育的过度专业化导致人才综合素质较低和创新能力不足。为克服专业教育中存在的弊端,高等教育界提出了在开展专业教育的同时加强通识教育,希望通过提升通识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过近20多年“政府主导”和“高校自主”的通识教育实践[1],国内教育界已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成了高度共识[2],《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提出“探索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推行模块化通识教育”[3]。但到目前为止,如何开展通识教育在我国多数高校中仍处于摸索之中,而且在这方面,不同高校的情况差异较大。在当前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有效提升通识教育质量,仍然是需要深入思考探讨的问题。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基础[4],本文结合通识教育理念,对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扬州大学教学实际,对通过综合教学改革提升通识教育水平的策略进行探讨。
1 开展通识教育的意义
在大学教育中,专业教育是以学科和专业为基础开展的知识学习和专业培养,在具体的学科专业内,知识具有专业化和集中性,不同专业领域之间甚至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知识“隔离性”,这也造成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跨专业交流困难,不利于全面人才培养。通识教育的提出和发展正是为了弥补专业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缺陷和精神缺陷[5]。与专业教育相比,通识教育注重的不是具体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是注重提升学生对人类通识化知识的理解和通识化技能的掌握。通过通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开放发展的通识化知识体系,厘清人类不同类型知识之间的通识化内在逻辑,掌握对事物进行知识化和技能化的基本思维方法和处理手段,并在学生的心灵中培养出针对知识和技能的良好态度和精神力量。在近年来有关通识教育的研究中,有的学者将通识教育的源头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由教育[6],实际上强调通识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培养学生对人类整体知识的通识性认知,而不是像专业教育那样仅将学生的知识和体验局限在某一个狭窄的具体专业领域内。当前我国高校积极发展通识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专业教育,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更加“心明眼亮”,在学习和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更具有方向感,在理解知识技能与人的关系中更具有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因此,现代通识教育自19世纪30年代开始在美国哈佛大学诞生之日起,在人才培养中就收到良好效果,引起了中外高等教育专家学者们的重视,研究和探讨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建设和具体教学方式也成为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7]。
2 我国高校通识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和质量提升都受到传统专业教育体制的挤压,在推行通识教育理念和开展通识教育实践两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2.1 通识教育的课程空间严重不足
高校本科教育的课程结构一般由三大课程模块构成,即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以及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虽然多数高校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将原来的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都归属为所谓的“通识课程”,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通识课程”中,真正能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比例并不高。在三大课程模块中,最能充分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公共选修课程,其学分在本科整体课程总量中只占10%左右[8],课程空间很小。而且在通识教育改革走在前列的一些高校中,对通识课程的学分要求一般在10~16学分,相对于150~160的毕业最低学分,显然是比较低的。通识课程空间狭小是我国目前高校课程的结构现状,真正意义上的通识课程很难去挤占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的空间,导致通识教育发展困难。
2.2 高质量的通识教育课程不多
通识教育需要从通识教育的根本理念出发,打破各个学科专业的壁垒进行通识课程建设,但当前多数通识课程还带有浓厚的专业色彩[9],能够开发和挖掘学生个人潜质的优质通识课程不多。近年来,在通识课程建设方面,也有不少学校,比如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花费大力气规划和建设通识课程,力争使现有的通识课程精品化和规范化,但是与必修课的强制性和专业课的有用性相比,通识课程的“选修性”和“无用性”仍然影响它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多数高校在通识课程建设方面还缺少统一规划和深入研究,不同类型通识课程之间也普遍缺乏协调和沟通。整体来看,“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仍然是我国大学通识课程的通病[10],则反过来又导致通识课程“边缘化”和“次等化”,形成了恶性循环,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缺少高质量的通识课程也影响到通识教育质量的提升。
2.3 通识教育师资不足、教学方式单一
通识教育课程要由对学理有真知、真信和真行的人来担当[11]。在开展和推进通识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多数高校都很重视授课教师的作用,提出通识课程的教学任务要由教学骨干和各领域的专家来承担,并努力探索有效的通识教育教学方式,比如将专家报告、专题讲座、启发式教学等创新性教学组织形式引入到通识课程教学中。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多数从事通识课程教学的教师本身曾经接受多是专业教育,他们固有的专业背景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的通识课程仍带着专业因素,即在通识课程授课过程中或多或少偏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通识课程的跨领域、跨学科的通识性。另一方面,通识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弱势地位,也很难让教师投入更多精力去研究和探索创新性的教学方式,理解和贯彻通识课程的核心价值,导致通识课程的授课方式整体上仍比较单一,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较少[12],这反过来也影响了学生对通识课程的学习兴趣。
2.4 通识教育机构的管理地位尴尬
在当前高校以学科及专业教育为主的组织管理模式下,没有学科归属的通识教育发展面临着根本制度困境[13]。以课程的组织和管理为例,本科课程体系中的两大课程模块即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分别是由教务处或专业所在院系进行组织和管理,而通识课程由教务处管理、专业院系组织的课程管理模式,在学科和专业占主导地位的高校中,在教师高度追求得到专业研究领域的成就和同行认可的环境中,院系及教师是很少花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来精心规划和执行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近年来,国内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高校专门成立了负责通识课程组织与管理的机构,但如何让这些传统院系之外的机构真正承担起规划和统筹通识教育课程的重任,在推进通识教育方面赋予他们怎样的课程规划和管理权限。在专业院系林立的高校管理模式下,没有学科专业归属的通识教育机构尚处于“无权无势”的尴尬地位。
3 多元通识教育发展路径构建
在推进通识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同学校在课程资源、师资力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针对性地探索通识课程建设路径。我校作为江苏省属重点高校,在通识教育工作中起步较早,在通识教育学时性课程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以研究性教学改革为抓手,积极拓展通识教育的非学时课程空间,形成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构建出多元化通识教育发展路径。
3.1 规范通识课程建设要求,提升通识课程质量
我校在通识课程建设方面明确要求要建设真正的通识课程,以规范标准指导通识课程建设。规范标准要求通识课程要具有基本性、整合性和深刻性[14]。①基本性,要求每门通识课程都应让学生无需预先学习任何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即可修读,能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讨拓展知识面和提高思维水平;②整合性,要求通过对不同领域知识的整合和建立学科关联,激发学生创新思维;③深刻性,强调通识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分析问题的多种视角,启发学生的心智,有助于学生发展完备理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优美情感和健康人格。同时学校对课程申报、师资团队、课程管理等建立起一整套的教学制度和规定,以保证通识课程建设质量。学校成立通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帮助教师领会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审定教师们提出的通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考察课程设置的逻辑是否清晰、是否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是否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对课程的通识化内涵进行把关。
3.2 依托综合教学改革,释放通识教育非学时空间
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融合,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是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15]。在受本科整体刚性课程结构的限制,纯粹的通识课程很难挤占其他课程空间的情况下,为提升通识教育比重,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到原有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成为扬州大学研究性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全校已有1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6门省级精品课程和113门校级精品课程被纳入研究性教学改革的试点范围,学校还在2014年启动了研究性教学专业改革。通过研究性教学改革,在不改变原有课程结构的基础上,为通识课程释放出更多的非学时空间,促进了学校通识教育发展。
3.3 创新通识教育模式,构建多元化通识教育教学体系
我校积极推动通识课程教学方式创新,一方面,鼓励教师依托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通识课程教学相结合,扩大了通识课程教学的受众面。另一方面,注重实践性通识课程建设。自2010年起开设了通识实验课程,并逐步作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通识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指导。目前,通识实验课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得到显著提高,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现有15门通识实验课程向全校学生开放。结合地方高校特点,全面实施综合教学改革,强化知识与能力并重、校内与校外联手、课内与课外协同、理论与实践并举、专业与行业接轨、共性与个性结合等多元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校企共构”的培养方案、“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耦合联动” 的教育课堂、“多维立体”的实践体系、“ 动态适应”的专业结构、“ 多元激励”的评价机制等六位一体的通识教育体系。“多元融通、六位一体”的通识教育体系路径创新、内容全面,实现了学校基于专业又不局限于专业的通识教育模式。
4 结 语
课程空间不足、课程质量不高、创新性教学方式有限等是制约当前高校通识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显见问题。为充分发挥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学校依托综合教学改革,在不打破本科课程刚性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加强通识课程建设提升了通识教学质量,通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释放通识教育的非学时课程空间扩充了通识教育效果,并通过构建“多元融通、六位一体”的通识教育路径,有效推动通识教育发展。
[1] 王洪才,解德渤. 中国通识教育20年:进展、困境与出路[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 21-28.
[2] 张 亮. 我国通识教育改革的成就、困境与出路[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6): 80-84.
[3] 国务院.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Z]. 2017.
[4] 陈小红. 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的探讨[J]. 复旦教育论坛,2010(5): 40-44.
[5] 张益新,魏 坤. 关于大学通识教育出发点的思考[J]. 高教论坛,2010(7): 47-50.
[6] 易红郡. 英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及路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4): 89-95.
[7] 刘银妹. 从广西民族大学通识教学现状谈高校通识教育的改革[J]. 大学教育,2015(6): 153-155.
[8] 李会春. 中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现状研究[J]. 复旦教育论坛,2007(4): 21-27.
[9] 肖 云,王 骥. 行业特色高校通识教育改革:定位与实践[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 43-47.
[10] 庞海芍.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 江苏高教,2010(2): 63-66.
[11] 王义遒. 推进通识教育,催生一种新的教师模式[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191-197.
[12] 刘 晖,兰应飞. 两岸高等学校通识教育课程比较——以屏东大学和广州大学为例[J]. 高教探索,2016(2): 40-46.
[13] 郑志磊.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评价体系研究[J]. 科技视界,2015(15): 51-52.
[14] 陈三平,谢 钢,杨 奇,等. 如何将一门理科基础课程建设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以“化学与社会发展”课为例[J]. 中国大学教育,2010(5): 28-30.
[15] 刘菊青. 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J]. 教育探索,2015(10): 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