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探析
——安定区三大产业发展的理论思考及其实践意义
2017-04-11付钟堂
付钟堂
(中共安定区委党校,甘肃 定西 743000)
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探析
——安定区三大产业发展的理论思考及其实践意义
付钟堂
(中共安定区委党校,甘肃 定西 743000)
农业产业化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安定区三大农业产业发展为例,从安定区三大产业发展的实践和探索入手,分析产业发展的经济学、政治学理论基础,为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探析安定区农业产业发展在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发挥政府调控职能和实现产业富民目标等方面,对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实践启示。
农业产业化;欠发达地区;实践;理论
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产业富民,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是以农业为主的欠发达地区促进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安定区立足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马铃薯、草牧业、劳务三大产业,持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15年,全区农业总产值23.13亿元,比上年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6 037元。其中农民人均马铃薯产业收入2 019元,占人均收入的33.45%;劳务产业收入1 628元,占26.97%;草牧业收入1 580元,占26.17%,三大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6.59%。笔者认为,安定区在实现农业产业化中做出的有益尝试,为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有其经济学、政治学的理论基础,也有其对农业产业化实践的指导意义。
一、安定区三大产业发展的实践和探索
安定区是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区,全区正常年降水量38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秋季,蒸发量却高达1 500多毫米。1876年陕甘总督左宗棠上书朝廷奏折中称“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当时就指现在安定区一带;1972年,周恩来总理听到定西人民生活极度困难后黯然泪下,他深情地说:“定西群众生活还这么困难,政府有责任”,并迅即派国家有关部委调研施救;198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专家来安定区考察后,得出了“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的结论。从1983年开始,安定区(当时的定西县)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三西”建设重点县,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领导的亲切关怀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历届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充分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区农村经济发生了全面深刻变化。马铃薯、草牧业、劳务三大产业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农业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
马铃薯产业蓬勃发展。马铃薯产业是安定区的传统产业,也是战略性主导产业。生产总量不断增加。安定区顺应自然规律和市场需求,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积极引导群众调整农业结构,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增加生产总量。2008年以来,安定区马铃薯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总产量连续在100万吨以上。2013年,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07.2万亩,分别占定西市320万亩的34%、甘肃省1 042万亩的10.3%、全国7 842万亩的1.3%;总产量196万吨,分别占定西市506万吨的38.7%、甘肃省1 300万吨的15%、全国8 163万吨的2.4%。生产技术不断提升。在多年马铃薯生产中,安定区因地制宜,探索总结了“黑色全膜覆盖+脱毒种薯+配方施肥+机械耕作+专业化防治”的马铃薯标准化种植模式,重点示范推广黑色全膜覆盖技术、机械耕作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种子处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安定区首创并从2010年开始推广马铃薯黑色全膜覆盖技术,2013年面积扩大到85.6万亩,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80%以上,全膜马铃薯亩产可达到1 927.6公斤,较露地1 480.1公斤增产30%以上;大力推广应用机械旋耕、机械深松、机械铺膜、机械点播、机械挖掘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耕作水平,2013年机械播种面积达到15万亩,机械深松24万亩;坚持重施农家肥,氮、磷、钾配合施用的原则,按南、北、川不同地域特点,搞好配方施肥;大力推广旱地宝、宝大森、高锰酸钾溶液等拌种及消毒技术;区内已建成定西市农科院、甘肃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马铃薯变性淀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加强以早、晚疫病为主的各类疫病的防治,开展马铃薯品种研发及技术攻关,为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工增值不断升级。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的引领者。安定区大力发展马铃薯产品加工企业,并不断强化升级,实现了马铃薯及其产品的转化增值。先后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市级3家,拥有变性淀粉、精淀粉、全粉和薯条生产线等马铃薯产品生产线22条。形成了以马铃薯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和休闲食品为主的比较完整的加工体系。市场营销不断壮大。安定区在抓好马铃薯生产的同时,不断壮大营销队伍,拓宽销售渠道,形成了区内外、省内外、国内外不同的销售网络。现在有综合交易中心1个、区乡(镇)、村市场78个、遍布村社的收购网点304个,并在上海、广东、成都等省市建立直销窗口52个。现在正在积极探索电子商务、期货市场、农超对接等现代销售方式。安全监测不断强化。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安定区成立了马铃薯脱毒种薯检测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对马铃薯从种子处理、田间管理、收获贮存等各个环节全程监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草牧产业方兴未艾。草牧业是安定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安定区高起点谋划,确立了打造“中国西部草都”的目标定位,坚持“政府推动、政策引导、市场拉动、项目扶持、主体参与”的原则,按照把安定区建成优质牧草种植、标准饲草加工、饲草分类储备、商品饲草物流集散、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国家级草产业科研试验“六大基地”格局,走出了“种草-养畜-秸秆饲料化利用-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生产和生态循环发展路子,全区草牧产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15年,牧草总产量达180万吨、产值达10亿元,农民人均草业收入800元;全区各类畜禽饲养量达415.24万(头、只),出栏各类畜禽262.93万(头、只),畜牧业增加值3.15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780元。饲草饲料资源丰富。近年来,安定区抢抓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历史机遇,大力种草种树,在控制水土流失、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储备了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目前,全区培育饲草种植大户2 000多户,组建草产业合作社81个、牧草种植收获服务队19个,建立牧草收购点123个。以紫花苜蓿、高粱、燕麦、饲用玉米等饲草饲料为主的多年或一年生牧草留床面积稳定在每年150万亩以上,年产鲜草总量300万吨,可载畜量达到180万个羊单位。规模养殖不断扩大。以发展大型养殖企业、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大户和养殖专业村的模式稳步推进牛羊规模养殖,牛羊产业基地不断壮大。目前,全区累计建成大型养殖企业21家、养殖场334家,培育建成以牛羊养殖为主的养殖专业村28个、牛羊标准化圈舍5.2万间。暖棚养畜、青贮氨化、饲草加工等综合配套技术已进入千家万户,群众舍饲养殖的习惯已全面形成。繁育体系基本形成。加快优良畜种引进和调剂步伐,紧密结合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和整村推进示范点建设,培育省级种畜禽生产场13家,市级重点种畜禽场10家,区级良种繁育户遍及全区19个乡镇,全区羊常温人工授精改良点达到13个。羊、牛、猪的良种化程度分别达到75%、80%、85%以上,规模养殖户的良种化程度达到100%。产业投入不断加大。安定区将资金投入作为夯实产业发展后劲的主要抓手,2009年以来,全面整合国家财政投资项目、世界银行贷款牧业发展项目和全球环境基金项目、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机制政策、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肉羊产业项目等重点建设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育强奶牛、育耕种羊、西泰生猪、子峰肉羊、天辰奶牛、亨旺仔猪、民祥草业等大型养殖加工龙头企业,吸引带动民间资本投资草牧产业,投入资金达7.8亿元。加工体系初具规模。目前,全区已建成牛羊肉制品生产、草块草粉草颗粒生产、优质苜蓿生产、饲草加工厂、配合饲料生产等草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10多家。牧草年加工利用110万吨,秸秆利用率达50%以上。注册打造出“黄河源”牧草、“永丰”配合饲料等品牌。全区累计建成不同标准的青贮氨化窖(池)16 504座、56.29万方,购进投放各类加工机械1.4万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兽医体制改革,安定区组建了动物卫生监督所和草原监理站两个执法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畜牧技术推广站两个技术支持机构,在全区19个乡镇设立了基层兽医站,全区292个行政村选聘村级动物防疫员296人,为全区草牧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安全保障坚强有力。严格落实“政府保密度、业务保质量”的“双轨”责任制,严控动物疫病,着力抓好畜禽免疫接种、疫病监测、消毒灭源、应急处置工作;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积极开展监督检查,全区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及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有力地保障了全区草牧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劳务经济持续增收。安定区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县(区)。全区总人口47万,农村总户数为89 827户,农业人口为37万,现有总劳动力26.7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4.05万人,有城乡富余劳动力10万余人。为了将这种人力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近年来,安定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调整思路,顺应市场、下移重心,把抓劳务经济由起初的以政府推动为主,逐步转向为以市场多元化驱动为主,坚持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调控、一体化服务的工作理念,形成“政府搭建平台、部门规范管理、协会统筹运作、能人带动发展”的劳务产业新模式,充分发挥劳务输转行业协会的主渠道作用,全面实行用工信息、职业介绍、基地对接、技能培训、组织输出和维权服务为一体的劳务产业链,确保劳务经济可持续发展。“十二五”以来,全区累计培训城乡劳动力13.7万人,其中完成劳务品牌培训2 600余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3.4万人,其中主要通过劳务中介机构、民间能人带动和劳务经济人引领组织输转35.6万人,占总输转的82%;新建稳固性劳务基地12个,实现劳务总收入40亿元以上,年人均劳务纯收入近2 000元。2012年“薯都保安”和“薯乡牛肉拉面师”两大劳务品牌得到国家工商总局的批复。
二、安定区三大产业发展的经济学、政治学理论基础
安定区三大产业从产生到不断发展壮大,有其经济学、政治学理论基础,为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立足自身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理论是指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各国或地区的农业生产由于气候及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差异较大,从而使国别或地区之间生产同一产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差别很大,最终造成综合生产率的差异,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增加一种农产品的生产,就必然减少生产其他农产品的生产资源,减少生产其他农产品的机会,从而形成比较优势[1]。作为欠发达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区域特色明显、比较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实施产业聚集,锻造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在马铃薯产业方面,安定区从自然地理区位出发,依据定西马铃薯块大、皮光、薯型整齐,干物质含量高、口感好,耐运输、易贮藏等特点,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在草牧业方面,安定区利用退耕还林草修复植被、恢复生态,利用标准化圈舍搞养殖,利用“121”和集雨节灌窖种植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利用太阳灶节约能源,利用牲畜粪便和秸杆搞沼气,利用沼液沼渣发展无公害生产,形成了“种草-养畜-沼气-肥田-增收”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安定区劳动力数量多,价格低,具有勤劳善良的良好品质和苦干实干的精神意志。选择发展马铃薯、草牧业、劳务三大产业,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科学选择。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作用的发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根据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信号和自身的经营条件,自主决定扩大或减少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需求,市场就像“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着人、财、物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特征表明,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主体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2]。市场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任何产业要取得较大发展,关键在于巨大的市场需求。农业产业化是把千千万万农户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结起来,把农业生产改造成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社会化大生产[3]。因此,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营方式,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将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证。安定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证明,“农户+基地+协会+公司”的产业链条的形成,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形式。草牧产业的发展也是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畜禽产品市场紧缺且价格上涨的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
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其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农业产业化从形式上看是不同经济主体的合作。它不仅是不同生产经济活动的组合,也是各经济利益主体的组合。经济利益是各微观主体追求的共同目标[4]。就安定区马铃薯产业而言,农户、加工企业、销售企业是经营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交易关系,利润由各方共同实现。利益矛盾客观存在,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也是不可避免。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服务、帮助、监督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十分重要。在目前市场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外地客商、本地收购大户及龙头企业共同面对市场中的弱势主体——农民,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户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为此,安定区在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同时,分区域、分乡镇组建了代表种植户、养殖户利益的种植协会、养殖协会,代表中介收购商利益的运销协会,代表龙头企业利益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服务、帮助、监督和牵引带动作用,通过各方达成利益分配的协议或契约,形成了良好的一体运行环境。同时,作为产业组织者的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改变销售格局中不公平的强弱态势,对销售环节利润进行合理再分配。
党的宗旨意识和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群众利益无小事”,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三大产业的发展中,安定区委、区政府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服务、组织、协调、运作三大产业,实现了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比如: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进程中,政府通过搭建交流交易平台、信息发布平台、物流配载平台、价格监控平台等“四大平台”,有力地打击不法商贩的压级压价行为,维护了市场的正常运行,保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2015年马铃薯农民人均收入达2 019元,占到了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再如草牧业的发展过程中,依托有关项目建设,全面配套“121”雨水集流工程、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卫星地面接收器、太阳灶、圈舍改建、沼气池等,全面提高致富能力和水平,提高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
三、安定区三大产业的发展,对于以农业为主的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涉及到市场信息预测、提供技术培训、贮运加工服务、发展订单农业、订立销售合同、保障合法权益、开展农业保险等等内容,不仅牵扯到涉农部门,如农业、畜牧、农办、农技、种子、农机等,而且还牵扯到科技、金融、经贸、供销等部门和行业,通过建立社会服务体系,突出解决分散生产与规模效益的矛盾,家庭经营与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的矛盾,调动和组织广大农民发展农业产业方面的积极性,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安定区在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建立中介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的做法,是在产业发展链条中建立社会服务体系的有效措施,实现了服务过程中各微观主体利益的均衡最大化。在草牧业发展中,安定区组建执法机构、技术支持机构,在全区乡镇设立基层兽医站,行政村选聘村级动物防疫员,为草牧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完善市场营销体系,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涉及到加工、保鲜、储藏、运销等方方面面,是把生产者与市场、生产与需求之间通过有效的中介组织联结起来,使农产品有效地从生产者手中流转给消费者,增加生产者收益、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安定区在马铃薯鲜薯营销过程中,走出了一条“深挖窖、广积薯、均上市、保加工、稳价格、增收入”的路子,形成了以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为龙头、以集中产区大乡镇马铃薯市场为骨干、以定点收购网点为辐射的三级市场体系,在完善市场营销体系方面做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有益探索。在劳务经济中,安定区坚持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调控、一体化服务的工作理念,“政府搭建平台、部门规范管理、协会统筹运作、能人带动发展”,充分发挥劳务输转行业协会的主渠道作用,形成用工信息、职业介绍、基地对接、技能培训、组织输出和维权服务为一体的劳务产业链的做法,是劳务营销的有效途径。
发挥政府调控职能,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农产品全面放开以后,如何做到产销衔接、供求稳定,单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是做不到的,需要加强和改善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的调控必须以不排斥或限制市场机制正效功能的发挥为前提,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市场供求状况,使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微观主体及时地对变化了的市场条件做出反应,促使资源的最优配置。安定区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中搭建“四大平台”的做法、在草牧产业中依托项目全面带动发展的做法、在劳务经济中注重职业技能培训的做法具有借鉴意义。
实现产业富民目标,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终归宿。农户单个的家庭经营在最大限度地释放其生产潜能的同时,面临着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组织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小等问题,很容易在市场中处于不利状态。加上市场信息传递途径不畅或失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使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成为整个产业链条中的一个个有机环节而不可缺少,建立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以实现农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这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终归宿。
[1]吕蕾莉,司睿,王雅琼,2015.西北欠发达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分析[J].生产力研究(4):40-44.
[2]陈东,付雨鑫,2014.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的创新方略——以甘肃定西为例[J].生产力研究(10):113-116.
[3]郭润宇,寇敏婕,赵景峰,2014.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探析[J].理论导刊(8):85-87.
[4]周维现.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
(责任编辑:C 校对:T)
F320.1
A
1004-2768(2017)05-0043-05
2017-02-22
付钟堂(1966-),男,甘肃定西人,中共安定区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