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要览

2017-04-11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服务型机器人消费

经济要览

宋晓梧:去产能要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近期在某论坛演讲时指出,必须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要摒弃地方政府的GDP竞争,如果我们的去产能研究只停留在财政、金融、环保标准这些方面,不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产能过剩可能会死灰复燃。

宋晓梧指出,国际上发达国家经历的产能过剩一般分为三类,我们现在也在经历。一是投资消费失衡型产能过剩。我们国家投资和消费,这个比例曾经长期的失衡。十八大以后,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发生很大变化,但总体来说我们投资消费失衡的情况还是没有改变。二是经济发展阶段的产能过剩。这十几年,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发展很快。但是随着这一阶段的结束,就出现产能过剩。这个产能过剩和一般的经济波动的产能过剩性质不一样,并不是说经济周期性以后,钢铁、水泥企业还能继续上涨。根据日本的经验,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再也上不去了,而且还会下降。进一步的经济发展,要求的是经济结构的大调整,是新经济形态的发展,是服务业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继续发展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这不是周期性的,这是阶段性的,中国也在经历。三是资源环境型的产能过剩。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环境不能支持产业发展的时候,就会制约钢铁、水泥产能的发展。宋晓梧认为,中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尤其是地方政府间的GDP竞争,大大加剧了上述三种产能过剩,是去产能研究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王微: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近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从高增长向高质量阶段的转换,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调整显现,消费驱动增长的趋势显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从1980年的65.5%下降到2010年的49.1%,下降超过了16个百分点。自2011年开始,最终消费率出现企稳和逐年回升态势,至2016年超过73%,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王微认为,加快推动消费驱动增长格局的形成,需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加快分类指导,多渠道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第二,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创新消费供给。第三,加大投入,着力建设和完善服务新型消费的基础设施。第四,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市场监管。第五,加大消费领域对外开放。第六,加快构建和探索促进消费创新的政策体系。

王晓明:服务型制造发展要构建三个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王晓明近期在服务型制造50人论坛首次研讨会上作主题报告时表示,服务型制造发展要构建好理论基础、实践探索、政策创新这三个基础。

王晓明指出,服务型制造要有理论的前沿性研究,要对未来的新趋势和新问题进行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还要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包括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服务型制造的商业模式设计、服务型制造的网络组织设计、传统企业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路径等。王晓明认为,要把政策创新建立在对服务型制造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政策要发挥助力,而不是产生阻力。服务型制造是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混合体,需要设定好政策目标和好与不好的评价标准。

李佐军:形成绿色发展内在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近期撰文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美丽”这个目标,体现了对生态的重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应起来。

李佐军指出,发展绿色产业可实现绿色与发展的兼容,是各地在推进绿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抓手。目前,发展绿色产业最需要解决的还是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会助力于形成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

李佐军认为,绿色生活(含绿色消费)已有很大进步,但还有很大潜力。当前,人们的绿色生活意识已大大提高,很多人都很在意好的空气、水、食品等,选购商品时都关心其是否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但总的来说,我国人民的绿色生活潜力仍然十分巨大,还需要我们通过完善制度和政策大力引导和开拓。

苏州:初步形成机器人产业链

据《新华日报》报道,苏州目前在机器人行业参与制修订的标准数量、企业采标数量,以及拥有的专业标准化工作组织数量等,均在全国城市前列。数据显示,苏州机器人产业初具规模,200多家骨干企业中,既有机器人本体开发和系统集成企业,也有服务机器人与特种机器人企业,还有核心零部件厂商,初步构成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去年,苏州机器人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浙江:制造标准提档升级

据《浙江日报》报道,今年,浙江省已制定发布“浙江制造”标准100项。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发布“浙江制造”产品标准265项,全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60%以上聚焦高端装备和消费品,并引入国际知名标准化机构实质性参与制定39项标准。

今年以来,围绕“10+1”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浙江省逐一开展与国际先进标准比对分析,发布了纺织、服装、皮革、化纤等产业对标报告;建立了国际、全国标技委对接浙江的产业机制,打通了先进标准供需渠道,推动企业制定实施先进标准,加快产业迭代升级;围绕纺织服装产业改造提升等领域,浙江省实施了标准化重大示范试点10大项目,探索出产业标准提升的新路径。目前,全省121个块状产业已制定并实施221个团体标准,采标企业达5.4万家,带动技改项目近3000项,技改资金投入近120亿元。

惠州:22002200年前建成3300个特色小镇

据《南方日报》报道,惠州将斥巨资重点培育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生命健康等特色小(城)镇,力争到2020年建成30个左右特色小(城)镇。

惠州特色小镇将大力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新材料、生命健康、文化旅游、时尚创意及高端服务七大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类和科技创新类特色小镇要达到3A级景区标准,历史文化类(综合文旅类)特色小镇要达到4A级景区标准。惠州将努力实现全市特色小(城)镇3~5年内新增有效投资超过1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创新创业团队15个、高端人才300名的目标。

猜你喜欢

服务型机器人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40年消费流变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新消费ABC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