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背景下苗族村寨踢毽运动的流变研究
2017-04-11扈诗兴戴晓敏
扈诗兴,戴晓敏
社会变迁背景下苗族村寨踢毽运动的流变研究
扈诗兴,戴晓敏
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重庆永川,402160。
运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变迁视角对罗家坨苗寨踢毽运动的流变进行个案考察。研究发现,每当苗寨社会发生变迁,都会对踢毽运动的开展产生明显影响。分析认为:社会变迁是民族传统体育变迁的前提;满足参与主体的需求是其得以延续的基础;生产方式改变是其变迁的关键。在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中,必须根据社会变迁及时对其进行适应性调整,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才能充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潜力。
社会变迁;苗族村寨;踢毽;流变;研究
踢毽运动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 000多年前的西汉砖墙上就绘有踢毽者的形象。踢毽具有场地易择、老少皆宜、器械简单、娱乐健身等优点,是一项典型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曾在民间广为流传,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近代社会的变迁,踢毽运动的传承和发展受到巨大冲击,部分地方踢毽运动几近消失。罗家坨苗寨是中国第一批“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踢毽运动在该苗寨具有悠久历史,曾是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近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苗寨踢毽运动几经流变,发展跌宕起伏。对此,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对苗寨踢毽运动的流变进行考察,探寻促使踢毽运动流变的深层次原因,从而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罗家坨苗寨位于重庆市彭水县鞍子镇,距今约500年历史,是重庆市内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家族式苗寨,共居住有56户,356人。由于偏僻闭塞,地形复杂,苗寨受外界社会的影响相对较少,村民长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较好的保存了苗族传统的生活习惯。但是,从新中国成立至今,苗寨在外部社会变革的冲击下,亦发生了明显变迁,为从社会变迁角度考查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宝贵的个案。
1.2 研究方法
在文献研读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深入苗寨,进行实地调查。通过与当地村民同吃住、同劳动,全面了解其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等的改变;并采取登门拜访的方式,对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掌握大量研究信息的苗寨老人开展访谈。
2 踢毽运动变迁的个案考查
2.1 平稳期(1949年以前)
2.1.1 平稳期的罗家坨社会 传统的罗家坨有以下特点:(1)偏远封闭。罗家坨距县城约60km,距最近的鞍子镇约8km,是典型的偏远闭塞之地。(2)古朴美丽。苗寨三面环山,中间低,东南方开敞,50余栋依山而建的传统吊脚楼均朝向苗寨中心,错落有致的分布于三面山体的缓坡上,形态优美。
苗寨人口发展缓慢,居民人数稳定。“寨老”是各种事务的核心组织者,有维持村寨制序和管理事务的权力。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农业,是一种典型的小农经济生活方式。
2.1.2 平稳期的踢毽运动 在苗寨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踢毽的欢乐场景;每逢节假日,特别是春节从初一至十五,整个苗寨的居民,人人都会参与踢毽,是一项深入到苗寨生活的传统体育项目。
(1)组织形式:参与人群:整个苗寨的人,无论男女老少,均是踢毽活动爱好者,都亲自参与踢毽活动;平时以少年儿童参与较多,农闲和节假日期间,成年人亦会参与踢毽活动。运动方式:不需要专人组织,全凭当时兴趣所至。踢毽活动既可单人以自娱自乐的方式开展,也可多人以竞赛的方式开展。运动时间和地点:少年儿童踢毽依其心情、兴致而定,随时开展;成年人因承担生活重担,要干农活,因此,参与踢毽主要是在农闲和节假日。踢毽只要有块空地就行,下雨天在室内、屋檐下均可踢毽;但多人参与的踢毽一般选择在较开阔的院坝中进行。
(2)运动内容:罗家坨苗寨村民所踢的毽由公鸡羽毛和铜钱做成,毽的下端为外圆中方的铜钱,外面用两层厚布缝合成布包包裹,上面用线缝上一截来自鹅、鸭或公鸡的大羽毛前端的中空毛管,然后在其上方插上精选的公鸡羽毛做成。踢毽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当地称盘毽儿,主要是单人踢,用下肢踢毽,使毽不落地,并计算连续踢毽次数。另一种形式当地称踢毽儿,多人参与,踢毽时围成一圈,一人手握毽,将其抛向另一人(称贡毽),接毽人用脚将抛来的毽高高踢起,然后大家一起去抢落下的毽,抢到者再把毽抛给下一人;如没人踢到,就将毽还回给贡毽人,由其再扔一次,如此反复。
(3)运动功能:娱乐功能——苗寨在这一时期娱乐活动较少,在闲暇之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踢毽这种娱乐性强、容易开展的项目。婚恋功能——传统时期的苗寨很封闭,平时难以与村寨外的人见面;同时因封建礼仪影响,社会比较保守,年轻男女来往机会较少。参与踢毽,年轻人可以通过将毽踢到高处,向异性展示自己的技能;同时,适龄异性还可通过踢毽,相互取悦对方。踢毽时,如果单身男性看上了单身女性,就可将抢到的毽交给女方,如果女方接受了毽,就表示对男方也有好感。健身功能——踢毽虽然动作较简单,却是一项全身运动,参与人必须要将速度、力量、耐力、灵活性、协调性等素质完全融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但此时的苗寨居民在主观上并没意识到此功能,是一种无意识的健身活动。
2.2 衰落期(1949-1979年)
2.2.1 衰落期的罗家坨社会 这一时期苗寨的人口增加较快,在人民公社、生产队组织下,村民们每天共同从事生产劳动;并经常农闲时间共同参与民兵军事操练、劳动生产竞赛、做劳动操等政治色彩浓厚的活动。
2.2.2 衰落期踢毽运动的变迁 参与踢毽的成年人数量明显下降,仅在春节期间少量参与;少年儿童成为踢毽的主力军。虽然全年都还能在苗寨内见到少年儿童踢毽,但参与频率和参与规模明显不如以前。由于非政治色彩集体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主要开展的是自娱自乐的盘毽,以集体活动为主的踢毽很少开展。
2.3 重温期(1979-1992年)
2.3.1 重温期的罗家坨社会 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居民成为把握自家命运的主人,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苗寨的人口数逐渐增加,年轻人和少年儿童数量比例增高。村委会是村寨各种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者。居民通过副业生产来贴补家用和改善生活;打工逐渐成为很多村民的主动选择。留守人员的作息时间又逐渐恢复农忙和农闲划分。
2.3.2 重温期踢毽运动的变迁 成年人又重新参与踢毽活动,苗寨又重新回到了全民踢毽时代。经过前10余年的人口增长,青少年数量明显增加,经常可在苗寨中看到一群人围成一圈踢毽的快乐场面。苗寨中随时都可见少年儿童踢毽,成年人不但在春节期参加踢毽,在普通节假日和农闲时间也参与踢毽。
功能改变:(1)有意识的健身。居民逐渐意识到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的用踢毽来健身。(2)婚恋功能逐渐减弱。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苗寨村民走出大山,在外界观念的冲击下,现代婚恋形式逐步进入苗寨生活。
2.4 后退期(1992-2005年)
2.4.1 后退期的罗家坨社会 苗寨里越来越多的人外出打工,导致大量年富力强的年轻人流失,且多数是丈夫外出,妻儿留守,平时仅剩妇女、儿童和老人。农忙季节,打工者回家帮助干农活;每到春节,多数打工者都回家与妻儿家人团聚。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和农业,两者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留守人员的生活仍有明显的农忙与农闲之分。休闲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如打麻将、打扑克、玩游戏机等。
2.4.2 后退期踢毽运动的变迁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苗寨踢毽运动的开展情况逐渐下降,在10余年时间内,踢毽运动几乎完全退出了苗寨居民的日常生活;到本世纪初,已很难在苗寨日常生活中看到居民踢毽的场景。
2.5 重回期(2005年至今)
2.5.1 重回期的罗家坨社会 重回期的苗寨不但社会环境发生改变,自然环境也发生显著变化:(1)通路。2005年,村寨修了通向地鞍子镇的公路;2011年,公路路面硬化处理为水泥路面。(2)通电。2006年,村里通电,不但解决了居民夜晚的照明问题,也为电视、电脑、手机等家用电器的使用奠定了基础。(3)特色村寨的建设。2009年,苗寨被列入全国100个试点项目,在5年的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投入1 000余万元对苗寨整体环境进行提升,使苗寨生活环境改善,具备了乡村旅游接待能力。
苗寨年富力强的年轻人,无论男女,基本全外出打工,人口流失比例占总人口60%以上,只有春节才部分回村短暂居住。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打工和从事副业收入,农业生产收入已处于从属地位。村里虽然已经启动乡村旅游项目,但每年接待游客有限,还未能成为苗寨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留守人员的生活仍有明显的农忙与农闲,但“忙”的程度明显下降,外出人员也不再在农忙时回家帮忙。休闲方式更加多元化,电视在苗寨已经普及,成为居民晚上休闲的主要方式之一,苗寨内的集体性休闲娱乐明显减少。
2.5.2 重回期踢毽运动的变迁 踢毽重回苗寨,但不再是全民都参与的项目,只是少部分留守人员临时聚集在一起,将其作为乡村旅游中民俗表演活动的一部分,表演给客人观看。由于目前到苗寨乡村旅游的人并不多,所以表演踢毽的机会较少。在表演中,盘毽形式很少出现,主要是观赏性较强、场面较热闹的踢毽形式。苗寨居民赋予踢毽一项全新功能——表演功能,但已消失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婚恋功能并没有得到恢复。
3 罗家坨苗寨踢毽运动个案反思
3.1 民族传统体育变迁的影响因素
3.1.1 社会变迁是民族传统体育变迁的前提 郑国华[1]在研究中指出,体育是依附于社会的,民族传统体育只有服务于社会,才能得到持续发展。周春[2]的研究亦认为社会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传统的兴衰存亡。从罗家坨踢毽来看,1949年以前苗寨的变迁是内部社会环境引起的比较温和、缓慢的变迁,因而苗寨社会保持相对稳定,使得踢毽平稳发展;在1949年之后,苗寨受到来自改革开放政策、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等外部社会的影响,使苗寨活动的组织形式、生产方式、人口结构、信仰等发生剧烈、快速的变迁,从而导致踢毽快速变迁。1992-2005年,是社会变迁最为剧烈、快速的阶段,交通、通讯、生活方式、信仰等方面的剧烈变化,使踢毽运动生存的“土壤”快速丧失,导致其逐渐从苗寨消失。从上述分析可得出,社会变迁决定民族传统体育的变迁,民族传统体育应根据社会变迁做出适宜调整,否则社会将淘汰民族传统体育,而不是相反。
3.1.2 满足参与主体的需求是民族传统体育延续的基础 如果没有真正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就不会主动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之中。罗家坨苗寨踢毽运动变迁历程显示,1949年以前和1979-1992年之间的踢毽运动,客观上满足了苗寨人民娱乐、婚恋、健身等方面的需要,因而得到平稳、快速发展;2005年之后,踢毽运动重回苗寨,也是因其新功能满足了苗寨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需求。在1992-2005年这段时间,踢毽运动的功能客观上要么丧失,要么被替代,对于苗寨人民失去了意义,因此,逐渐退出苗寨生活。满足参与主体的需求,使运动变得有价值、有意义,是民族传统体育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旦丧失功能、价值和意义,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将受到影响,甚至被淘汰。
3.1.3 生产方式变迁是民族传统体育变迁的关键 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制度,影响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罗家坨踢毽运动变迁显示,1949年以前,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时代,生产方式保持相对稳定,因此,踢毽活动平稳开展。1979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被打破,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向工业化时代转变。生产方式的快速改变,进一步带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及自然环境等的变化,从而引起苗寨踢毽活动的快速变迁。生产方式的改变将最终引起社会的全面变迁,并进而引起民族传统体育的变迁。
3.2 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中应注意的问题
3.2.1 民族传统体育的改革性保护 人类社会处于不断发展变迁过程中,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万义[3]在研究中指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不能仅仅考虑体育问题,应将其纳入社会发展变化的环境中来考虑。中国社会目前正处在快速变迁时期,及时根据新社会特点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适当改革,摒弃过时的内容,拓展新兴内容,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保持勃勃生机。在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方面,过分强调整体保护、原汁原味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是孤立的看待民族传统体育,是为了保护而保护,不利于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和发展。
3.2.2 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体现 赵苏喆[4]在研究中指出,传统瑶族长鼓舞现在仍能延续发展,与其功能的适应性变迁密切相关。踢毽在1992年以前都能在苗寨内持续发展,是因为这一时期踢毽是一项对苗寨居民有价值的活动。当苗寨居民意识到踢毽活动缺乏价值或价值可被替代时,踢毽活动就在后退期逐步退出苗寨生活。当踢毽活动被赋予新价值后,又重新回到了苗寨中。因此,当社会变迁时,及时赋予民族传统体育新的时代价值,才能保持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生命力。
3.2.3 政府在保护中的作用 在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中,政府具有历史责任,可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如果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干预的措施和方法不恰当,反而会阻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由于政府在文化大改革时期对罗家坨社会的过多干涉,导致包括踢毽在内的民族传统体育受到限制。郑国华[5]的研究指出,政府的不恰当行为主要表现为行为的随意性、短期性和不协调性。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中,既不能忽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更要注意政府参与的方式方法。
4 结 语
在社会快速变迁过程中,以罗家坨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村寨也经历着快速变迁,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导致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一系列变迁。通过从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维度对变迁进行研究发现,社会变迁是民族传统体育变迁的前提,必须根据社会变迁不断地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适应性调整;生产方式的改变将导致社会结构、生活方式、自然环境、精神信仰等全方面的改变,因而是民族传统体育变迁的关键;参与主体的需求是民族传统体育得以延续的基础,应在新时代应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
[1] 郑国华,付大鹏,李志向.对西部典型村寨体育变迁的个案考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39~47.
[2] 周 春.村落讲述传统与社会变迁[J].民间文化论坛,2006(2):100~105.
[3] 万 义.村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生态学研究-“土家族第一村”双凤村的田野调查报告[J].体育科学,2011,31(9):41~50.
[4] 赵苏喆,李金梅,余卫平.岭南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及期影响[J].体育学刊,2015,22(2):115~119.
[5] 郑国华.禄村变迁中的传统体育流变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10):80~96.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Shuttlecock Game in Miao Villa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Change
HU Shixing, DAI Xiaomin
Institute of P.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Yongchuan Chongqing, 402160, China.
With the method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expert interview, this paper made a case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shuttlecock game in Luojiatuo, one of Miao vill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hange. The study found that every social change occurring in Miao village would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huttlecock game.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social change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change of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Meeting the main demand is the basis for the continuity of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And the change of production mode is the key for the change of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I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it is necessary to adjust them to social changes in time, and endow them with new value of times constantly. Only is this way can we fully tap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in modern society.
Social change; Miao Village; Shuttlecock; Evolution; Research
1007―6891(2017)02―0084―04
10.13932/j.cnki.sctykx.2017.02.22
G80-051
A
2016-09-19
2016-10-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类),项目编号:13BTY021。